尚潔 程雨菲 劉琪
摘 要:證券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中最具發展前景的行業之一,其一直受到經濟學、數學領域諸多學者的關注。我國政府致力于維護證券行業的穩定,希望該行業能有結構性突破,并以此帶動我國其他經濟行業尤其是實體經濟的發展。通過對中國證券行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我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提供一點理論幫助。
關鍵詞:證券行業;發展;中國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3-0085-01
一、中國證券行業發展史及對外開放的不利因素
從全球范圍內來看,證券行業起起伏伏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17世紀初至20世紀20年代為自由放任階段,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末是法治建設階段,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為迅速發展階段。
中國證券行業國際化雖已取得顯著成績,但在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的形勢下,要看到中國證券行業對外開放目前還存在以下四大不利因素:證券行業是在資本項目下不可自由兌換條件下運行的;相關法律、會計準則還沒有完全與國際慣例接軌;缺乏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一流投資銀行和其他中介機構;監管水平還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二、中國證券行業的前景及未來發展的影響因素
未來三大行業前景是:互聯網金融+場外市場+大資管。互聯網金融引發行業革命,變者勝出;新三板開啟爆發式增長;未來三年掛牌公司數量有望突破萬家;大資管時代,券商資管將成為全方位資產配平臺[1]??傊袠I趨勢為以下兩點:第一,回歸金融本質;第二,直接融資的提升行業空間。
未來發展影響因素主要可以分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分別是明確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有利的產業政策導向;持續快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和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行業發展的制度基礎發生根本性變革。不利因素是資本規模偏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弱;人才儲備不足,難以滿足行業發展需要;行業開放加速,國際化和混業化競爭帶來巨大壓力。
三、中國證券行業競爭結構及未來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行業內公司數量越多,競爭往往會越激烈。證券行業是一個知識、資本密集型行業,隨著創新的不斷深入,證券行業的競爭不僅僅只體現在現有業務的競爭上,還將體現在未來創新業務的競爭上。
證券行業的替代品威脅主要來源于基金公司,商業銀行,以及信托與保險業帶來的競爭,可以將替代品歸結為兩大類:一是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各類基金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等等;二是間接融資,主要是銀行信貸,信托類產品。如果把社會當作一個整體,作為一個需求方,作為供給方的證券業、基金業、銀行業、信托業及保險業之間的競爭將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證券業很大程度受到此類替代品的威脅[2]。
目前,我國證券人才市場總體狀況是:需求總量日趨增大,迫切需要新型人才。證券業發展的良好態勢帶來了證券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從而需要大量金融人才;而金融開放和競爭要求各類人才涉及的專業知識面將更寬,具有一技多能,跨學科復合型知識結構的人才更是備受歡迎。
高端人才備受青睞,中低端人才競爭激烈。隨著交叉業務的不斷增多,業務的廣度和深度也不斷增加,這就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減少中低端人員的數量。與其他行業相比,證券行業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較高,行業選拔人才的標準也較高。
四、小結
證券行業的發展和完善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水平相比于發達國家還有一些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證券行業發展過程和對外開放的不利因素,其次是我國證券行業前景以及未來發展影響因素,最后得出中國證券行業競爭結構及以及未來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徐嵐.券商是金改背景下最大的受益者[N].信息時報,2015-02-14.
[2] 湯文仙,李娟.我國證券行業的市場結構與證券公司并購[J].管理科學,2003,(6):40-45.[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