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到1984年,丁雪松先后在荷蘭和丹麥做大使,她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大使。時值改革開放之初,丁雪松想,作為使館的一把手,不僅要抓政治,而且要下大力氣抓經濟。當時,丹麥對外貸款數額雖不大,但對急需資金的中國來說不無小補。使館積極為國內各省市牽線搭橋,利用第一筆無息貸款,在黑龍江省安達建起了一座乳品廠。兩年后,安達牌奶粉即上市,并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與此同時,引進丹麥嘉士伯啤酒生產技術一直縈繞在丁雪松心頭。當時,人們為了能喝到一點啤酒,頂著烈日在飯館門前排長龍。
經丁雪松的努力,北京將建一座年產10萬噸的啤酒廠。丹麥提供優惠貸款,并在關鍵車間開展中丹經濟技術合作,同時還提供一筆無息貸款用來建造一個食品研究中心。至此,一個中國當時最現代化的北京華都啤酒廠終于破土動工了,北京啤酒奇缺的問題終于解決。為此,丹麥啤酒廠的老總詼諧地稱丁雪松為“啤酒大使”。
(摘自《老人報》張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