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退伍老兵董貴生如今榮譽加身:“成都榜樣”、“四川好人”、“中國好人”等等。央視“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評選,董貴生以高票名列前茅。直到另一位老兵、收復老山的主攻營營長臧雷發文,質疑董貴生履歷作假、人為拔高。但質疑反倒給董貴生引來了為數不少的支持者。
儀式?表演?
從外表上看,53歲的董貴生還停留在1984年。一身65式綠軍裝,領章和帽徽鮮紅,一雙黑皮靴,每日早、午、晚走3遍正步,到烈士靈堂祭奠。靈堂位于他自己開的農家樂里。
成都市郊永寧鎮,一條通往村莊的水泥公路旁邊,就是董貴生開的“聽濤園”農家樂。他是成都市青羊區人,曾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攻打者陰山的戰斗。
農家樂經營農家飯食,規模不大。每個餐廳房間都以連、排、班等軍事單位的稱謂命名,房間里放置著一個作戰沙盤,院里四處張貼著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照片,十多名服務員身著統一的綠色迷彩服。農家樂最東側,是一處名叫“軍魂”的靈堂,里面供奉著老山和者陰山作戰犧牲的烈士姓名。
在2015年4月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董貴生講述了自己的歷史———1981年12月參軍,1983年6月奔赴前線。節目中,董貴生說,自己是昆明軍區11軍31師92團特務營偵察排二班班長,“負責敵前方火力和兵力部署的偵察”。1984年4月30日,攻打者陰山當日,董貴生所在的團隊攻下幾個高地,但22號高地因為偵察疏忽,誤判了越軍火力分布,造成后續進攻部隊傷亡慘重,戰友當場陣亡9人,受傷30多人,讓他痛心無比。
董貴生說,1984年5月,一心想退伍的他領到了一個新的任務:送陣亡通知書。歷經短暫培訓,他和其他兩個戰友組成三人小組,給每家烈屬送815塊撫恤金、400斤糧票和3包白糖。一共送了84封,歷時9個多月。
在鳳凰衛視這段節目中,董貴生哽咽著說,陣亡的9個戰友中有一位李立普烈士,他的母親31年來從沒看過兒子的墳。“我發誓不管出任何風險,也要帶她去麻栗坡,見一下她的兒子。”在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節目中,董貴生說,從1989年開始,他開始陸續帶著27位戰友父母去麻栗坡烈士陵園。
名氣逐漸大起來的董貴生,迅速成為中國公益總會四川分會聘請的“公益愛心大使”、“四川好人———首屆感動四川十大年度人物”提名獎獲得者、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等。
調查:假如他是真的
隨著董貴生的事跡見諸媒體,當年的另一位參戰老兵、老山戰斗的主攻營營長臧雷看到后,感覺不可思議?!岸F生當時是一名普通戰士,怎會由他負責送達戰友遺物和陣亡通知書?而且一連送了9個月?”
董貴生的戰友、被中央軍委授予“戰斗英雄”榮譽稱號的安忠文說:他曾向92團政治處核實,送達犧牲通知書應當由副師長帶隊、營連以上干部參與,地方副縣長、民政局、武裝部一起送達。安忠文說,董貴生退伍后一直在攀枝花做小生意,兩人私交甚篤。1999年左右生意慘淡,董貴生回到成都郊區開農家樂。2015年夏天,他打電話批評董貴生過于夸大:“他給一些烈屬買禮品、祭掃陵園,是這兩年才開始的?!?/p>
“董貴生在電話里說,我也知道這不好,開始只是想說說這些事讓生意好一些,現在鳳凰衛視也夸大了,我剎不住車了?!卑仓椅恼J為,道德模范首先要真實,否則讓整個老兵群體蒙羞。
媒體報道中,在鳳凰衛視節目中,董貴生稱自己是昆明軍區11軍31師92團“特務營偵察排二班班長”;而在四川文明網的道德模范系列報道中,董貴生的職務又成了“特務連偵察排一班班長”。
董貴生稱,1984年4月30日攻打者陰山當天,因為自己偵察失誤導致戰友李立普犧牲。但諸多公開資料顯示:李立普是1984年7月12日犧牲在老山陣地的烈士,與董貴生并不在一個師。兩人的作戰位置相差約70公里。
2015年底,央視“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開始投票評選,董貴生成為候選人之一,并以高票數名列前茅。臧雷公開撰文,用列寧的名言作為標題:《吹牛撒謊是道義上的滅亡》,將質疑的炮口瞄向董貴生。此文迅速在網絡上掀起熱潮,不少參與對越反擊戰的老兵大罵董貴生是騙子。
面對輿論的疑問,董貴生選擇了沉默。
成都一名當地媒體記者表示,他們彼時的報道材料是由郫縣文明辦提供的。為此,郫縣文明辦發出一篇回應:《關于參戰老兵董貴生事跡的調查和澄清》。文中核實了一些事情,如數位戰友回憶,董貴生確實參與過送達烈士通知書。同時,該澄清文章也間接承認了一些宣傳確有不實之處。如李立普確為老山作戰烈士?!半m然董貴生不曾和李立普在一個陣地,但曾經去看望過李立普父母”;董貴生從1999年開辦農家樂后才有經濟能力對烈士家屬進行幫助,2009年方開始4次組織烈士父母赴陵園祭掃,等等。
出現在澄清文章中的董貴生戰友之一、時任11軍31師92團3營7連2班副班長鐘全海說:92團是攻打者陰山的助攻團,董貴生當時是3營7連60迫擊炮班副班長,并沒有在偵察排待過。不過,鐘全海記得,董貴生確實參加了“烈士遺物處理工作組”,送過犧牲通知書。當年擔任92團政治處組織股的劉股長回憶:“我對董貴生有印象,但是他不可能送了84份通知書。因為92團總共犧牲30多人。他只能送所在3營的烈士通知書,人數就更少?!?/p>
給了老兵一點被記起的希望
臧雷沒有想到的是,他質疑董貴生的“炮彈”,竟在老兵群體間炸響。如今,每天有近百個老兵給董貴生打電話聲援。他們組成的“全國參戰老兵協會”等一個個自發聯誼組織在微信群轉發通知,要求停止一切活動,全力為董貴生“感動中國”投票。一些人甚至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然而,“感動中國”的投票頁面對董貴生的介紹也發生了微妙變化,稱“當農家樂生意有了好轉后,董貴生開始照顧犧牲戰友的父母”。組織烈士父母去烈士陵園的起始時間,也改成2012年至今。
2016年1月8日,臧雷再次發文《投票、質疑皆良知,莫負錚錚參戰人》。2016年1月12日,郫縣文明辦工作人員楊小紅透露,“感動中國”投票網站對董貴生的介紹確作了修改,“勇于承認存在的瑕疵,但基本事實沒問題”。
不過,更多個參加對越反擊戰老兵的投票熱情,覆蓋了臧雷的憤怒。
一名激動的老兵甚至給臧雷寫了一封斷交信:“……好不容易有個董貴生出來,勾起人們對這場戰爭的回憶?!绷硗庖晃焕媳f:“董貴生靠一己之力,腳踏實地地為戰友的父母做一點實事。這種戰友情結就應大肆宣揚。我在這里想對批評董貴生宣傳擴大化的人說一句:請問你又做了些什么?為什么你要吹毛求疵!”
曾參加對越反擊戰的老偵察兵、作家解永敏理解這種情緒。他說,當年參戰士兵退伍后,又趕上下崗潮,生活大多不如意?!岸F生進入感動中國,給了老兵一點被記起的希望,無論有沒有水分?!?/p>
(摘自《南方周末》2016年1月16日,王瑞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