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片段】
在我們家里,母親是至高無上的守護神。日常生活全是母親料理。三餐茶飯,四季衣裳,孩子的教養,親友的聯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常和病魔作斗爭。能夠不斷戰勝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我有母親……有一次高燒昏迷中,我覺得像是在一個狄窄的洞中穿行,擠不過去,我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親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后來我經歷名目繁多的手術,人贈雅號“挨千刀的”。在挨千刀的過程中,也是母親,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醫院。我過了四十歲,還是覺得睡在母親身邊最心安。母親的愛護,許多細微曲折處是說不完、也無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這些細微曲折才形成一個家。
——宗 璞《我的母親是春天》
【技法借鑒】
在我們的記憶中,母親好像總是忙忙碌碌的,而嘮嘮叨叨的母親做的事情也總是瑣屑細碎的。可在宗璞的筆下,母親的一針一線、一衣一食,卻顯得溫暖綿長。文段中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件,但母親的愛卻如涓涓細流,溫暖了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可見,要想寫活母親,寫清楚自己對母親的感情,就必須做生活的有心人。換句話說,寫作文就是要選擇那些能觸及自己靈魂的東西,將某個片斷、細節或某一句話提煉為習作的“動情點”,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將自己對母親的感情予以升華。
【仿寫片段】
媽媽斜躺在沙發上,睡得很熟。她的頭發有些零亂,幾縷發絲緊緊地貼在額頭上,右手搭在白色的沙發靠墊上,微微彎曲,左手垂在沙發上,手指有些滑膩,是還未洗干凈的泡沫嗎?我輕輕碰觸了一下媽媽的手,有些涼。我轉過身,躡手躡腳地走向房間,為媽媽抱了一床被子。當我再次回到客廳時,媽媽還在熟睡。我輕輕地走過去把被子放下,小心地給媽媽蓋好。一瞬間,我發現媽媽的頭上居然又多了好多根白發,眼角也多了好多條皺紋……(《那一刻,讓我讀懂了你》湖北省松滋市南海中學 隗欽琳)
點評:本段從小處切入,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細膩動人,以“媽媽熟睡”這一鏡頭寫活了個人體驗與感悟,表達出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之情,使得文段情真意切,易引發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