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總結推廣我省駐村干部在扶貧實踐中創造出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凝聚奮力推進脫貧攻堅的堅定信心,本刊從本期起推出“駐村故事”專欄,深入發掘并宣傳干部駐村幫扶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
“老黃,感謝你啊!要不是你的幫扶,我從未想到這把年紀還能過上好日子!”岳池縣普安鎮新廟子村的孤寡老人田奶奶緊緊抓住老黃的雙手說。老黃本名黃陽,是廣安市銀監分局監管一科的一名業務骨干。因響應銀監會“金融扶貧”號召,于今年年初主動請纓加盟新廟子村駐村扶貧工作組,助力第一書記,全力參與扶貧攻堅工作。
新廟子村位于岳池縣普安鎮西北部,為縣定重點貧困村,“偏、遠、窮”是它的代名詞。一個多星期老黃跑遍了全村100多戶人家,對該村的基本情況有了深刻的認識。隨后,老黃切實開好了扶貧“四劑藥”。
第一劑藥:專注“產業扶貧”,助力“新廟子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老黃立足村情幫扶,在幫扶單位市紀委為村上爭取到省福彩中心捐助的30萬元后,出謀劃策配合駐村工作組制定了《新廟子村2016年產業扶貧工作方案》,參與組建以“黑雞養殖”為特色產業的“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并通過免費發放雞苗、免費技術指導、入社分紅和承購統銷等措施吸納村里68戶農戶入社,共建村集體經濟和發展支柱產業。目前,村里第一批2860只黑雞即將上市銷售,市場前景看好。
第二劑藥:巧用“撂荒地”,讓農民依靠土地鼓起“錢袋子”。面對村里的大片“撂荒地”,老黃建議村委會招聘村上的留守勞力對“撂荒地”進行統一管理,根據市場需求,科學選擇種植經濟作物,并積極爭取到縣上秋季蔬菜種植每畝100元的扶持政策,待形成規模效應獲取利潤后量化給村民。該村現已改良柑橘1300株,擬栽植新品種柑橘、橙子30畝,種植時令蔬菜200余畝,預計可實現產出效益10萬余元。
第三劑藥:精準信貸投放,全力改善貧困戶居住條件。當前,新廟子村脫貧攻堅最大的難點在于部分貧困戶的房屋仍為C、D級危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村民苦于缺乏資金而一直未修葺。為了破解這個難題,老黃立即向單位領導反映情況,其“娘家”廣安銀監分局充分發揮監管指導金融扶貧的職能作用,協調村民與農村信用社對接。信用社通過實地調查,逐戶進行評級授信,為建卡貧困戶貸款開辟“綠色通道”,通過財政資金貼息等措施降低貸款風險,加大對建檔貧困戶的信貸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信用社共為新廟子村22戶貧困戶進行了評級授信,擬發放信用貼息貸款30余萬元。
第四劑藥:多措聯動形成合力,助推貧困村面貌改善。為解決下雨淹沒道路學生上學受阻、村民出行難的問題,老黃積極配合第一書記和市交投集團溝通協調,為村上爭取到10萬元資金用于修建“便民橋”和“便民路”。為解決村上文化活動匱乏的問題,老黃積極配合鎮政府爭取到文化室建設資金 5萬元,新建50平方米標準文化室1間,硬化100平方米村文化廣場,安裝休閑體育設施11件。為養成良好的村風民俗習慣,老黃組織全村每月開展一次創先爭優評比,評出“環境衛生標兵”“尊老愛幼典型”“升學先進”和“產業帶頭人”等,為建設美麗新村家園注入了文化活力。
供稿:廣安銀監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