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園園
摘要:本文的研究課題意在淺析音樂治療在心理障礙兒童教育中的方法與運用。從音樂治療的起源與發展開始講述音樂治療是什么,音樂治療在針對不同心理疾病時應注意的方法是什么,臨床效果是什么樣的以及音樂治療的前景展望共四個方面展開研究。通過剖析音樂治療的起源與發展讓我們正確認識音樂治療,通過了解方式方法以及運用認知如何正確使用音樂治療這一"特殊教育"中面對的課題,通過臨床案例療效尋找日后相近病例的規律,通過對音樂治療的市場前景展望樹立對這一行業的信心。以求達到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工作者走向這一行業,越來越多的患者認可這一行業,從而為"兒童特殊教育"行業帶來更為開闊的思路和更加光明的未來。
關鍵詞:音樂治療 心理障礙 兒童 特殊教育
兒童教育影響著整個人類的文明發展,兒童心智是否健全和兒童教育時相對應的方式方法會給兒童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影響。放眼國內外各大音樂院校,都開設了相應專業和相應課程。音樂治療相對于普通醫學治療較為保守,無論是從生理上來說還是從心理上來說都不失為一種形式新穎、效果明顯的治療方式。而如何正確的運用這一醫療方法成為國際上的新興課題,正確的認識音樂治療,正確的使用音樂治療,筆者對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音樂治療的起源與發展
(一)音樂治療的起源
早在20世紀中期的美國,人們把音樂治療就當作一門專業學科來進行研究和學習。可人類文明的歷史上認為音樂可以對人的精神世界進行深刻影響則可以追溯至人類發展史的早期。在人類早期的部落文明中,一些巫師及宗教就使用音樂對人類精神世界進行“教化”,以達到凈化心靈,驅除妖邪的作用。
(二)音樂治療的發展狀況
時至今日,音樂治療在醫學界已經占有重要的地位。全球有200多個國家都擁有獨立的音樂治療組織。每隔兩年,都會如期召開音樂治療相關的學術研討峰會。
1.國際發展狀況
早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就提出“音樂對人的身體是有影響的”這一論點。而真正將此論點加以運用的應算是古希臘人。古希臘人認為“音樂可以驅除人心靈上的病痛”。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都對音樂對人們情緒的影響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音樂是人體健康的預防性藥品”這一觀點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由Robert Burrton所提出。那時的醫生用音樂去治療人和動物憂郁、自閉等心理疾病。音樂治療的實踐性大幅度提升,為日后的理論積累留下了寶貴財富。
到了17世紀,人們不再把音樂治療單獨作為一門學科來進行實踐,而是更多的加入了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科學理論。音樂治療的理論性進一步進行擴充,作為治療焦慮、惶恐,使人放松的重要手段。
18世紀后直至20世紀末,音樂治療的主要發展國家在美國、英國和法國。
2.我國的發展狀況
音樂治療方法在我國起步較晚,據資料記載,在1980年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講座活動中,“在6月27日的最后一次講座中,劉先生(美籍華裔音樂治療專家劉邦瑞)介紹了‘音樂治療學,第一次將音樂治療介紹到中國”。自此之后,音樂治療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高等院校教育方面,多個院校開設了音樂治療課程,為音樂治療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各個醫院也在臨床治療時關注到音樂治療這一治療手段,在對于治療患者的心理疾病、減輕患者生理痛苦等方面都開始著手運用一些具體的治療方案。而在學術界,眾多有關音樂治療的研究相繼問世,也為其在臨床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音樂治療在心理障礙兒童教育中的方法與運用
(一)心理障礙兒童病情簡介
常見需要進行治療的兒童一般分為智力障礙和心理障礙兩種。智力障礙,就是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導致的智力低下;而心理障礙,則一般是說孩子由于家庭、學校等環境因素而導致的某些自閉、自卑、抑郁等心理現象。在對待這些孩子時,我們作為治療人員應該有區別的去對待不同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是不同的,而其在日常中的表現也是不同的。如有些孩子會沉默不語,不與他人交流;有些孩子會在教室來回走動,情緒波動較大;而有些孩子則會時而沉默寡言,時而熱情活潑。因此,我們在面對不同孩子的時候,都應通過他日常的行為去分析他深層次的內心活動,然后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
(二)音樂治療的方法簡介
由于音樂治療在我國起步較晚,因此還沒有形成非常體系化、系統化的治療模式。又因為在面對不同患者時治療師對于整個的治療過程有著自己的獨特理解,因此音樂治療的方法可謂是多姿多彩,各有不同。在下文中,筆者將就其中主要的三種治療方法進行探討。
1.歌曲治療
歌曲治療是在音樂治療中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我們知道,嗓音是由我們的聲帶振動帶動空氣振動而發出樂音的,它不通過任何外在的樂器,是我們人類直接發出的聲音。因此,歌曲演唱相對于器樂曲等其他形式來說會給患者帶來更加親切,更加適應的感覺。同時,又因為在歌曲中含有歌詞這一特殊的音樂內容,這就使得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也可以在歌詞上面做文章,通過敘述、描寫等多種修辭手法,來引導患者進入美妙的音樂世界。在具體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會帶領患者聆聽音樂、理解音樂、講述音樂,然后通過回憶、探討等多種手法幫助患者緩解壓力,獲得愉悅。
2.樂器治療
相比于歌曲治療,樂器治療顯得覆蓋面更廣。我們知道,不同的樂器有著不同的音色,因此,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就會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樂器對其進行引導。如患者精神壓力大,需要進行疏導時,就可以欣賞優美流暢的提琴、長笛等音樂;而當其精神萎靡時,則可以欣賞鋼琴、交響樂等熱烈、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以此來振奮精神,重拾信心。同時,通過對某樣樂器的學習還可以建立患者的自信心,這尤其適用于經歷挫折、信心受挫的患者。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當有一天患者可以把一件樂器很好的掌握,去演奏樂曲時,他的內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同時自信心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3.音樂教育法的應用
相比于之前的兩種音樂治療方法,音樂教育法的應用為音樂治療的整個體系增加了非常重要的一環。前兩者不管是歌曲治療還是樂器治療,主要就是以對音樂的欣賞為主,這對于幫助患者舒緩心情、排解壓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它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方面,如在面對創造力、想象力較弱的患者時,上述方法就無法對他們進行幫助,這時,音樂教育法作為綜合性的、自然的教育方法,就可以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例,其強調的是解放人們的天性,提倡用即興性、原創性的音樂對患者有所啟發,使得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體驗,去創造音樂。同時,由于音樂教育法中運用的音樂通常是很多患者一起進行協調創造的,因此這對于一些在交際方面有困難的患者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治療方式。
(三)音樂治療的方法選擇與所要達到的效果
音樂治療方法的選擇對于音樂治療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一個好的方法的選擇對于治療過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治療方法選擇錯誤,則會使得治療的效果下降,過程延長。因此,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治療師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況選擇不同的音樂治療方法。這就是說,我們應該結合患者具體的心理問題來選擇適當的音樂治療模式。如對于一個存在自閉、自卑、不善與人交往等現象的兒童,我們就應該多讓他進行即興性、創作性的群體音樂活動,使其在音樂中找到樂趣,并能夠融入正常的生活當中。音樂治療師還要在治療過程中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多給予其鼓勵,讓他在鼓勵中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從而擺脫心理問題。其次,音樂治療師還應選擇孩子所熟悉的音樂形式對其進行治療。因為一個熟悉的歌曲或器樂可以給其帶來舒適感,容易使其與治療師進行良好的配合,而一個陌生的治療環境不僅會使孩子毫無興趣,更可能導致其產生抗拒心理,拒絕治療。
我們應該明白,音樂治療并不是為了使孩子們都成為音樂家或具有很高的音樂欣賞能力,而是通過音樂的引導來幫助他們擺脫心理障礙的困擾,給他們一個舒適自然的內心環境。因此對于音樂治療師來說,正確方法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他是音樂治療能否達到預定目標的關鍵。
三、音樂治療的前景展望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壓力逐漸增加,社會迫切需要能夠排解壓力的治療方式。音樂治療作為心理治療的一個分支,以其簡單易行的可操作性、溫柔自然的舒適性及效果卓著的實用性,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也在社會上逐漸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種心理咨詢方式。然而,由于音樂治療法進入我國時間較短,我國高等院校對于相關人才的培養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這就使得目前的音樂治療市場紛亂嘈雜。一些沒有經過合格培訓的音樂治療師責任心缺失嚴重,為了一己私利對患者進行盲目治療,不僅破壞了整個行業的風氣,更重要的是對患者的病情產生了一定的延誤。因此,筆者認為,就音樂治療這一行業來說,整體的前景是良好的,值得人們期待的。但是,對于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培養,需要從學校教育中就開始抓緊。同時,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整個行業的標準,讓人們能夠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去正確的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治療模式,而不會被某些沒有良知的治療師所欺騙。
四、結語
在本文中,筆者以音樂治療的方法與應用為核心,從音樂治療的起源與發展,在心理障礙兒童教育中的方法與應用,音樂治療的方法選擇與所要達到的效果及對其在未來的展望等幾個方面做了初步探討。通過分析筆者認為,音樂治療對解決兒童心理障礙問題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其在未來的發展也是值得人們所期待的,但音樂治療能否達到效果的關鍵在于正確治療方法的運用,此外對于行業系統化與標準化規則的制定也應盡快實行。
參考文獻:
[1]劉東青.音樂治療對智障兒童情緒障礙的干預研究[D].濟南:山東藝術學院,2011年.
[2]張鴻懿;周為民.音樂治療在智力障礙兒童中的作用[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01).
[3]張旻琰.音樂治療的傳入及在中國的發展[J].中國音樂,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