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溪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逐漸朝著"社會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影視藝術專業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在培養影視藝術人才中,必須優化傳統教育機制,轉變教學理念,優化利用教學方法,營造一種“自主、寬松、開放”的人才培養環境,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影視藝術知識與技能,多角度、多層次挖掘學生個性、創造力,促進他們德、智、體等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等院校 影視藝術 教學方法
在視聽元素風靡的現代社會中,影像功能的魅力是任何介質都無法比擬的,逐漸走進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隨之,影視藝術教育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但也需要面對更多的挑戰。在高等院校中,影視藝術是一門綜合學科,綜合了其他藝術門類優點、各種科技力量。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極其低下,必須優化傳統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善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逐漸提高他們的藝術鑒賞水平,使其具備較強科技知識素養、人文藝術素養等,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一、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教學方法
實踐性、綜合性是高等院校影視藝術課程的顯著日特點。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影視屬于工業制作藝術、大眾消費藝術,創作到制作包含眾多程序、職業、藝術門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將實踐環節放在核心位置,優化利用各類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方式、手段的總稱,是多種教學方式組合下的操作對策,可以順利實現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方法是師生間的關鍵性紐帶,也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增加師生、生生互動,增進師生間的友誼,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比如,整體性、雙向性、實踐性。
(二)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不同于教學方法,是指課堂教學中,傳遞一系列教學數據信息,吸引學生,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他們更加準確、客觀地理解新的知識點。語言、教學工具是其關鍵性載體,前者由口頭語言、書面語言組成,后者包含普通教具、現代化教具。教育手段和人類文明演繹歷程大致相同,由最初的粉筆、黑板、教科書等到現代化的錄音、技術投影、錄像等,“開放型、超時空”是其顯著特征,標志著教學手段逐漸走上現代化道路,而傳統與現代化與現代化教學手段都屬于教育教學服務狀態。總的來說,教學手段必須服務于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增強課堂教學表現力、感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確保影視藝術教學目的順利實現。
以“影視藝術教育”為例,影視欣賞室、影視欣賞課件都屬于有效的教學手段。一是:影視欣賞室。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浪潮中,影視欣賞室具有多樣化的功能,電視機、投影儀、電腦等都是其重要組成元素。影視欣賞室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更加客觀、準確地理解、掌握影視藝術作品的內容,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并提高各方面資源利用率,減少這方面的運營成本。二是:影視欣賞課件。就影視欣賞課件而言,在制作過程中,必須全方位分析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明確影視藝術教學目標,客觀分析影視藝術教學內容、教學方向、教學活動環節等,合理制作課程軟件。多媒體影視欣賞課件、網絡影視欣賞課件是特別常見的影視欣賞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借助課件制作軟件,在電腦演示過程中配上一些動畫、圖像等,便會使所呈現的課堂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從而刺激學生感官,對新課題知識留下初步印象。教師也不需要過多的板書與講解某知識點,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比較高。對于網絡影視欣賞課件來說,是一種作用于網絡環境的課件,借助網絡客觀呈現的教學內容,開展一系列的影視藝術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師生、生生間溝通、交流的機會增多,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斷強化,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高等院校影視藝術教育教學方法
(一)基本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法、觀摩法
在眾多教學方法中,課堂講授法是最基礎的方法,屬于學校教育中的“大眾法”,要以教師為中心,優化利用啟發式教學、談話式教學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增加師生、生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迅速融入到新課題學習中。課堂講授法對教師的要求特別高,必須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較高的專業技能,注重反思與總結,不斷完善講授法。就觀摩法而言,是以理論學習為基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顯現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梢院彤數氐挠耙曋谱鳈C構長期合作,教師可以根據影視藝術章節內容,組織學生到當地的影視制作基地觀摩,組織他們觀看一些紀錄片,比如,影視劇制作現場花絮,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逐漸提高他們自身的實踐能力,以便畢業后更好地勝任對應工作崗位。
2.實驗實踐法、拉片法
就實驗實踐法而言,需要轉變師生角色,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協作者、輔助者等角色,充分挖掘學生各方面潛能,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全方位分析影視藝術章節內容,客觀分析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心理特征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選擇一些他們熟悉而感興趣的素材,設計一些具有代表性、層次性的題目。根據班級學生的水平,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充分利用業余時間,特別是節假日,拍攝不同類型的DV劇,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促使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的實踐能力都有所提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到影視攝影基地,以小組為單位參觀、考察,更好地了解影視攝影基地各方面情況,更好地學習影視藝術課程內容。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不同途徑查閱關于影視藝術方面的信息資料,再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題目,根據查閱到的資料,寫影視鑒賞文章。在此過程中,可以極大地為提高學生查閱信息資料、分析與解決問題、寫作等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
就拉片法來說,是指在多次觀看影片的基礎上,全面、客觀分析影片的整體與局部細節,準確理解影片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動畫課、導演課、攝影課等都可以采用拉片法。教師需要根據具體課程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制作不同類型的影片,而課堂教學內容必須和影片密切相關,可以讓學生課后進行拉片。它是學好電影課程的基礎性方法,也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方法。
(二)綜合教學方法
1.話題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
就話題教學法而言,“話題”才是關鍵所在,是影視藝術課程的難點、重點。教師在講解完影視藝術章節內容后,巧設問題情境,并以某話題為中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根據已學的知識談一談自己對此的理解。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看法,多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更加全面地理解新的知識點。在設置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設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比如,港臺和大陸影視之間的差異,制作影像的特殊技巧,多引導學生探討一些新時期影視界的熱門話題,更好地了解新時期影視藝術動態發展情況,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就問題式教學法而言,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根據影視藝術教學內容,設置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根據學生已有水平,向他們提出不同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程教學目標、學習目的,結合題型與章節內容的難易程度,通過不同途徑適當點撥學生,幫助他們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簡單、清晰”地講解相關內容,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掌握理解新的知識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
2.任務驅動教學法、學術研究法
就任務驅動教學法來說,它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在自主學習、協作環境下,學習影視藝術知識,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用下,合理提出“任務”至關重要,可以讓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在實踐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點,培養他們的探索創新與實踐操作能力。就學術研究法而言,教師可以根據章節內容,開展一系列相關的影視藝術課外興趣課題活動,比如,欣賞并寫作影視劇,進行DV拍攝,甚至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撰寫學術研究方面的論文,申報校、院級課題等,逐漸提高他們的影視藝術實踐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影視藝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課程章節內容,班級學生已有水平,采用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法,比如,話題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觀摩法、實驗實踐法,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影視欣賞教室,制作“科學化、合理化”的影視欣賞課件,不要一味地采用單一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構建高效課堂,進一步提高影視藝術課堂的教學整體質量。同時,學生各方面技能得以提高,真正擁有個性發展的機會,能夠更好地詮釋各類影視藝術作品。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技能,優化創新影視藝術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促使高校教育事業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王艷玲,王一博.“互聯網+”態勢下高等院校影視藝術教育的新常態[J].電影評介,2015,(20).
[2]馬靜巖.我國高等院校影視傳媒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4).
[3]魏巍.高等院校影視藝術教育教學方法淺析[J].知識經濟,2012,(03).
[4]孫惠柱.當代中國高校藝術教學的方法與前景[J].藝術百家,2012,(05).
[5]高紅波,王婷婷.中國高校影視教育研究30年圖譜探尋[J].新聞愛好者,2014,(08).
[6]王艷.高等院校藝術教育中立體構成教學實踐對教學方法的探索[J].藝術百家,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