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
無效果“虛”、無基礎“弱”、無保障“空”的“三無”難題曾經一度是“兩新”黨建面臨的困局。去年8月,羅江縣成立了德陽市第一個網絡黨支部——羅江創客匯網絡黨支部,探索出黨建和創新創業雙向互動、同頻共振的發展模式,讓“兩新”黨建迅速鮮活起來。
黨建覆蓋“量身定制”
羅江縣著眼“兩新”組織散、多、活、小等特征,在全縣成立11個區域化的“兩新”組織綜合黨委,按照“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差異化定制黨建工作方案,確保黨建工作“兩新”組織認可、職工群眾歡迎、推進順暢有效。
羅江創客匯網絡黨支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強音全面奏響,60余名青年創客自發成立了羅江縣首個青年創新創業俱樂部——羅江創客匯,他們平均年齡26.4歲,19人具有大學本科學歷,1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正式黨員27人,預備黨員1人。建立黨組織勢在必行,可是面對現實情況怎么建?沒關系,見招拆招。
針對創客匯成員交流主要以QQ、微信、電話等媒介為主,沒有線下活動陣地的現狀,羅江縣決定建立網絡黨組織,由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牽頭落實活動陣地,突出線上線下雙向互動,并在發起成立創客匯的27名黨員中選舉產生支部委員會和支部書記,落實了5000元黨建工作經費補助,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志華結對聯系創客匯網絡黨支部,選派組工干部進駐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強化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號召力。
“我自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2015年8月,羅江創客匯成立兩個月之后,面向黨旗,在集體重溫入黨誓詞的宣誓聲中,羅江創客匯網絡黨支部正式成立。由28歲的劉良擔任黨支部書記,選舉產生了5名支部委員。
作用發揮“按需調配”
劉良說:“創客匯網絡黨支部的工作宗旨就是創客匯需要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政府需要什么,我們就干什么,目的就是突出黨建引領,凝聚創客、推動創業、服務社會。”
網絡黨支部協同創客匯出點子、出勞力、出資源,8名黨員帶頭自籌8萬元,加上向組織做匯報、獲支持,在今年元旦,創客匯與白馬關鎮政府聯合舉辦的羅江縣首屆庖湯(年豬)民俗文化美食節暨羅江縣創客匯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實現門票收入10萬元,庖湯開席300桌,游客量6萬余人,銷售特色農產品12萬元,不僅為羅江賺足了人氣,創客匯的隊伍逐漸壯大,招牌也在全國打響。
了解到創客們發展電商的熱情很高,創客匯網絡黨支部在摸排了基本情況后,通過逐一向組織部、經科局做匯報,最終由縣人社局牽頭的3期縣級電商創業培訓如期開班,從商品拍攝、圖片上傳、店面網頁設計開始教起。為了加強實戰,創客匯網絡黨支部還組織創客到內江安岳學習了特色農產品電商銷售模式,鼓勵20多名黨員帶頭開設網店,探索經驗技巧。
從理論到實踐,從自力更生到組織扶持,羅江創客電商創業風生水起。目前,100余名創客在淘寶、京東等平臺開設羅江特色農產品銷售網店150余家,整合渠道銷售推廣土豬、土雞、臘魚、貴妃棗、蜜柚等特色農產品,年銷售總額1800余萬元。1名黨員創客帶頭成立“羅江縣電子商務工作室”,著力“先進帶后進”,義務傳授電商銷售經驗。
創客匯中,從事種植養殖的創客居多,階段性臨時勞動力需求量大,創客匯黨支部組織創客優先聘請貧困戶投工投勞。返鄉創業的楊洪軍經營規模大,有6000畝青花椒基地,按照50元至60元每天的酬勞,在當地聘請了20多名貧困戶參與除草、修枝等花椒園日常管理工作,能夠保障貧困戶全年12個月,每月22天,每天8小時勞動創收。截至目前,19名創客共計為260余名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
黨建“雙創”齊頭并進
通過創客匯網絡黨支部一年多的實踐,羅江探索出黨建和創新創業雙向互動、同頻共振的發展模式,成績經驗可圈可點。
2015年之前,全縣能叫得出名字的創業明星只有創客匯理事長“蛋百萬”吳鑫一人,而現在年收入過百萬的“豬肉西施”周冬梅,年收入過40萬的“養蛇女”周紅梅,月營業額破10萬的23歲“最年輕的裁縫”王星星,培育的新品種葡萄售價高達120元/斤的返鄉創業代表曾兵等等一大批創業典型正在迅速涌現。下一步,“支部抓資源、創客匯抓服務、黨員做示范”的青年創新創業促進機制還將進一步深化發酵。
而創客匯網絡黨支部在實踐中摸索的“三建立”:把黨組織建立在網絡上,運用羅江黨建O2O、微信、QQ等新媒體拓展黨員教育新途徑;把黨組織建立在青年中,有效拓展優秀青年黨員孵化培育模式,加強黨員結構調整和村(社區)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把黨組織建立在產業上,有效引導業態聚集、發展配套、經營聯盟,推動產業發展,開啟了黨建引領創新創業的嶄新模式。今年,創客匯網絡黨支部收到創客入黨申請書4份,確定入黨積極分子2人,3名黨員創客準備將黨組織關系轉入,創客匯網絡黨支部的力量進一步增強。
同時,從今年起,創客匯網絡黨支部在羅江縣第三屆“創業在路上”大賽中,不再只是參與者,而是變成了引領者、組織者、推動者,黨支部書記劉良正帶領支委會成員圍繞如何優化賽制激發參賽熱情,如何整合資源加強創業扶持等新問題開始謀劃和思考。羅江創客匯網絡黨支部適應新常態、擁抱新媒體、覆蓋新領域的生動實踐還在繼續,羅江“兩新”黨建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的探索也在路上……
作者單位:羅江縣委組織部
本欄責編: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