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鑫 楊燕 張豫 廖昕宇
【摘要】為解小浪底水利樞紐金屬結構運行現狀及存在的安全隱患,小浪底水利樞紐于2012年度組織進行了小浪底水利樞紐排沙洞工作閘門的安全評價工作,文章主要講述了檢測和復核排沙洞工作閘門的方法,得出了可靠性的結論,對小浪底水利樞紐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小浪底水利樞紐;安全評價;超聲波探傷;閘門檢測
1、工程概況
小浪底水利樞紐排沙洞共三孔,位于發電塔進水口的下部,底檻高程175.00m,每條排沙洞進口平面上分為六孔,而后會合成二孔,前設檢修門槽,后設事故門槽,二孔事故門后又匯為單孔,直至出口。三孔排沙洞進口共設有檢修門槽18套,檢修閘門六扇,事故閘門及其門槽和啟閉機各六扇(套、臺)。出口閘室內各設一套偏心鉸弧形工作閘門及其門槽、襯護和主、副液壓啟閉機等設備。
排沙洞出口處孔口尺寸4.5·4.5m,底檻高程153.15m,設計水頭122.05m。工作門門型采用雙主橫梁直支臂偏心圓柱鉸結構形式。弧門啟閉采用轉動式液壓啟閉機操作。
2.閘門檢測方法
2.1 外觀檢查
現場檢查時三孔閘門均處于關閉擋水狀態,門后無水,經檢查外觀形態和銹蝕狀況如下:
(1)閘門外觀形態基本完好,門體無明顯變形,各主要構件無損傷和局部明顯變形。
(2)面板背水面涂層基本完好,局部有銹斑,屬輕微銹蝕。
(3)主橫梁、垂直隔板涂層基本完好,局部銹斑,屬輕微銹蝕。邊梁、頂梁、底梁和水平次梁整體涂層大部分完好。
(4)上下支臂、豎撐、斜撐及橫向聯結系表面涂層大部分完好,局部脫落,屬一般銹蝕。支臂與主橫梁連接處、支臂餃座鉸鏈涂層分離有銹皮,閘門固定螺栓普遍銹蝕,屬較重銹蝕。
(5)三孔閘門中除2#閘門底部右側輕微漏水外,其余部位止水密封良好。
(6)邊導板、底檻平整度較好,邊導板表面涂層大部分完好,局部有銹斑,屬輕微銹蝕;底檻表面涂層局部脫落,屬一般銹蝕。
2.2 蝕余厚度檢測
工程蓄水運行至今已經13年,銹蝕速率的計算年限為13年,抽樣選取3#排沙洞工作閘門采用超聲測厚儀對閘門面板背水面、主中梁、縱梁、邊梁、支臂桁架等構件蝕余厚度進行檢測,共獲得有效檢測數據250個。
由3#排沙洞工作閘門銹蝕量頻數分布的統計圖表可看出:
(1)閘門銹蝕量主要位于0.1mm~0.8mm,頻數為77.5%,頻數峰值位于0.5mm~0.6mm,其頻數為24.6%。
(2)閘門主梁、縱梁、邊梁、左支臂、右支臂總體平均銹蝕量分別為0.75mm、0.43mm、0.53mm、0.80mm、0.62mm,表明主梁和支臂銹蝕較嚴重,縱梁、邊梁銹蝕相對較輕。
(3)工作閘門總體平均銹蝕量為0.65mm,標準差為0.39mm,平均銹蝕速率為0.050mm/a;各主要構件的平均銹蝕速率為0.033mm/a~0.062mm/a。
2.3 涂層厚度檢測
抽樣選取3#排沙洞工作閘門采用QuaNix7500型涂層測厚儀對閘門面板背水面、主梁、縱梁、邊梁、支臂桁架等構件涂層厚度進行檢測,共獲得有效檢測數據255個。
所測工作閘門面板、主梁、縱梁、邊梁、頂梁、支臂桁架等構件涂層平均厚度在186μm~536μm間。根據金屬結構設計要求,深孔弧門(面板迎水面除外) 涂層厚度為260μm,所測涂層厚度低于設計要求的部位約占總測點均值數的19.6%。根據規范要求,弧形工作閘門涂層厚度應不小于220μm,低于規范要求的測點均值數約占5.9%,零星出現在縱梁和支臂。
2.4 閘門焊縫超聲波探傷
超聲波探傷采用ONEND5100型探傷儀進行,距離-波幅曲線利用CSK-ⅢA試塊實測。現場檢測3#排沙洞工作閘門。根據閘門受力狀況和焊縫類別,選定閘門面板、主梁為探傷構件。接受超聲波探傷的焊縫為面板對接焊縫、主梁腹板對接焊縫、主梁腹板與面板T形連接焊縫等。所檢閘門焊縫未見質量缺陷。
3、檢測結論
(1)閘門外觀形態基本完好,門體無明顯變形,各主要構件無損傷和局部明顯變形。
(2)面板背水面涂層基本完好,局部有銹斑,屬輕微銹蝕;主橫梁、垂直隔板涂層基本完好,局部有銹斑,屬輕微銹蝕;邊梁、頂梁、底梁和水平次梁整體涂層大部分完好。
(3)上下支臂、豎撐、斜撐及橫向聯結系表面涂層大部分完好,局部脫落,屬一般銹蝕;支臂與主橫梁連接處、支臂餃座鉸鏈涂層分離有銹皮,閘門固定螺栓普遍銹蝕,屬較重銹蝕。
(4)三孔閘門中除2#閘門底部右側輕微漏水外,其余部位止水密封良好。邊導板、底檻平整度較好,邊導板表面涂層大部分完好,局部有銹斑,屬輕微銹蝕;底檻表面涂層局部脫落,屬一般銹蝕。
(5)3#排沙洞工作閘門銹蝕量主要位于0.1mm~0.8mm,頻數為77.5%,頻數峰值位于0.5mm~0.6mm,其頻數為24.6%。工作閘門主梁、縱梁、邊梁、左支臂、右支臂的總體平均銹蝕量分別為0.75mm、0.43mm、0.53mm、0.80mm、0.62mm,表明主梁和支臂銹蝕較嚴重,縱梁、邊梁銹蝕相對較輕。工作閘門總體平均銹蝕量為0.65mm,標準差為0.39mm,平均銹蝕速率為0.050mm/a;各主要構件的平均銹蝕速率為0.033mm/a~0.062mm/a。
(6)3#排沙洞工作閘門面板、主梁、縱梁、邊梁、頂梁、支臂桁架等構件涂層平均厚度在186μm~536μm之間。所測涂層厚度低于設計要求的部位約占總測點均值數的19.6%,分布較分散,主梁、左支臂出現較多,其他構件較少。
(7)對3#排沙洞工作閘門進行焊縫探傷,選定面板、主梁為探傷構件。接受超聲波探傷的焊縫為面板對接焊縫、主梁腹板對接焊縫、主梁腹板與面板T形連接焊縫等。所檢閘門焊縫未見質量缺陷。
(8)經復核計算,工作閘門構件強度和啟閉力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
[1]段曉惠,汪術明. 水工鋼閘門安全檢測探討. 水電自動化與大壩監測,2004
[2]鄭圣義,郭建斌.水工鋼閘門腐蝕狀況評價方法及安全診斷技術.《水利水電技術》,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