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如拉
摘 要:語言和文化二者緊密相連,語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關鍵性載體,在文化交流過程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而不同國家、民族間文化交流的實現離不開翻譯,是實現跨文化交流的首要前提。在蒙漢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民族文化差異性原則,選擇適宜的翻譯方法,更加準確地傳達兩種不同的語言,促進蒙漢兩族的繁榮發展,促進國家的持續發展。因此,本文作者對文化交流視域下的蒙漢翻譯這一課題予以了探討。
關鍵詞:文化交流視域;蒙漢翻譯;分析
語言、文化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成為民族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在不同民族交往過程中,準確理解不同語言至關重要,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時代下,隨著國家間的經濟等活動日漸增多,不同民族、國家的文化滲透、交流都需要離不開翻譯。同樣地,在蒙漢文化交流中,翻譯是有效轉換這兩種不同語言的關鍵所在,有利于促進蒙漢兩族的交往以及國家的交流發展。
由于蒙漢兩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用語習慣等,在翻譯過程中,要從不同角度入手正確理解文化的差異性,提高翻譯水準,避免產生歧義,促進不同民族文化間的頻繁交流。
一、蒙漢翻譯的重要性
蒙漢翻譯能夠有效解決存在的語言障礙,促進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在人類語言形成初期,語言、文化便屬于相互依存的關系,也就是說文化交流的實現離不開語言的流通。在翻譯不同語言的時候,文化交流不斷增進,不同文化頻繁碰撞,極易激發人們的探索欲望,深入研究不同文化的內在價值,文化交流也隨之變得更加頻繁。在蒙漢文化交流過程中,離不開翻譯,利用思維層次客觀地展現了文化的差異,還向社會大眾展示了一個民族的整個發展歷程,所擁有的獨特文化,為實現不同文化的互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蒙漢翻譯中,以語法為例,站在宏觀的角度來說,譯者可以從這兩個方面綜合分析譯文組合,比如,主語、主題。在漢語中,動作的發出者、實施者都擁有決定權利,有著較強的主導作用。在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其中的主語、主題,能夠在不改變譯文意思的前提下,順利完成譯文翻譯。此外,翻譯還具有文化意,需要從宏觀、微觀兩個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站在宏觀的角度來說,主要是分析譯文的文化層次,采用多樣化的方法,比如,暗示、象形;站在微觀的角度來說,主要是深入探究譯文句子結構。
就我國而言,文字的運用手法較多,通常情況下,會利用不同類型的修辭方法強化表現效果,去抒發某種特別的情感,客觀地描寫相關的事物,深入闡述想要表達的觀點。在蒙漢翻譯中,譯者需要結合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等,準確解讀語言修辭手法,促使翻譯更具感染力,促使譯文在忠實原文意思的同時,更加生動、形象,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二、文化交流視域下蒙漢翻譯
(一)蒙漢翻譯下文化特色
在歷史長河中,不同民族都會流變出獨特的文化,具有本民族特色。由于民族各不相同,所處地域也不相同,所形成的歷史、文化各具特色,加上不同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語言,大大增加了認識、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難度,需要綜合考慮各種主客觀因素,深入了解一系列成語、諺語、俗語。主要是因為這些日常語言有著民族特性,很濃的民族色彩,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而這必須發揮翻譯的作用。
就翻譯而言,能夠實現不同語言的轉換,也是不同文化的一種轉換。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譯文特點,采用適宜的翻譯方法,比如,音譯、意譯,幫助讀者準確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信息,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障礙。以“守株待兔”為例,這是漢語中常見的成語之一,主要講戰國時期有個農民無意間發現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便心存僥幸,以為每天都會有兔子撞死在樹樁上,而不去田間勞作。后來,經常引用這個成語來說那些不想通過自身努力,心存僥幸想要獲取成功的人,等同于“天上掉餡餅”。就該成語來說,在翻譯的時候,如果譯者不了解漢族已有的文化歷史,將很難正確把握“守株待兔”這一成語的含義,將無法客觀地呈現出對應的文化作品,極易產生歧義,讀者也很難正確體會漢族的文化特色。
(二)蒙漢翻譯下文化社會教化
在傳播不同民族文化過程中,會受到所接觸文化的影響、感化乃至教育,逐漸轉變已有的觀念,接受并認同對應的思想內涵,遵循該文化的相關原則,而這正好是文化所具有的特色,社會教化功能。在文化交流過程中,翻譯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不斷傳播著不同民族文化。在蒙漢翻譯過程中,需要多角度、多層次入手分析蒙古族、漢族的文化背景、經濟地位等,準確翻譯文章內容,客觀地呈現出民族文化的精髓,讀者能夠從譯文中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內在魅力,受到影響。一般來說,譯者必須掌握兩種以上的語言,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扎實的民族文化理論知識,能夠正確理解不同民族語言具有的文化內涵。這樣譯者才能把翻譯的文化社會教化功能客觀地呈現出來,準確把握原文內容,認真做好翻譯工作。
(三)蒙漢翻譯下文化凝聚融合
在多民族國家中,文化的凝聚融合功能至關重要,在不同文化領域作用下,可以形成一樣的文化核心概念,產生一種重要的向心力,促進多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繁榮發展。而翻譯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紐帶,能夠有效轉化兩種語言,屬于兩種文化的翻譯。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浪潮中,蒙古族、漢族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多,蒙漢翻譯是其重要的橋梁,蒙漢文化不斷碰撞,存在的審美障礙、文化理解障礙等逐漸減少,兩民族之間的交流也更加順暢。從某種角度來說,蒙漢翻譯不僅僅局限于語言轉化功能,是促進蒙古族、漢族思想文化不斷交流的關鍵性工具,客觀地折射出其具有的文化凝聚功能。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浪潮中,民族間融合的步伐日漸加快。而對于蒙古族、漢族來說,蒙漢翻譯是文化交流得以實現的重要紐帶,能夠幫助讀者全面而客觀地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為促進翻譯實踐提供有利的保證保障,在促進民族團結、發展的同時,實現跨文化交流,促進國家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巴特爾.試論蒙漢翻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15,30:210+212.
[2] 烏恩巴雅爾.文化交流視域下的蒙漢翻譯之審視[J].語文學刊,2015,14:69+94.
[3] 烏恩巴雅爾.淺談蒙漢翻譯工作[J].青年文學家,2015,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