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李小鳳 曹廣蓮
【摘要】生態型護坡的建設對城市河道的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很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性。以往很多城市河道的護坡都采用的混凝土護坡的形式,在生態環境構建這方面并沒有起到促進的作用。河道護坡也屬于城市環境的一部分,能夠保護河道的功能,同時加強城市河道護坡的建設也能夠起到一種美化城市的作用。混凝土形式的護坡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態型護坡的結構,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生態型護坡;河道整治;分析;結構
很多城市有一些象征性的內陸河流,對這些河流進行整體治理,修建城市河道護坡,具有防洪、排澇以及水土保持的功能。以往城市河道護坡都是混凝土的形式,沒有起到美觀性的同,也不具備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建設這種混凝土的護坡忽略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因此需要加強生態型護坡的建設,對保護城市的生態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傳統型城市河道護坡分析
以往,采用混凝土形式的城市護坡只是注重了水利因素方面的內容,強調了護坡的防洪以及排澇的功能。采用混凝土硬化的方式,對保持水土流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保證了河道具有的穩定性。但是這種防洪護坡的形式,對環境景觀以及生態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破壞了生態環境,以往那種硬性的護坡采用的混凝土等硬質的材料,使整個河面都封閉起來,阻止了河道表面的一些土壤以及生物之間的能量循環,河道以及兩岸的生物鏈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原來生長在岸坡上的生物不能繼續的生長和生存,出現滅絕的現象。在這形式持續下去,會造成水邊環境不利于河流的功能循環,出現水體以及周圍生態環境惡化。
第二,居民的生活環境得不到改善,傳統的硬性護坡雖然具有很強的防洪排澇的功能,但是這種天然的河道中出現硬性的東西,嚴重影響了天然河道的水質和水環境,繼而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影響,甚至嚴重威脅人們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環境。同時,缺乏綠色植物的傳統護坡使河道失去了原有的生機,與現代城市的人文景觀不協調。
第三,景觀功能喪失。河岸采用硬性的護坡,使生物的多樣性逐漸轉向了單一,造成很多水環境的自然風貌不能全面的展現出來。雖然這種硬性的護坡具有整齊的效應,但是回歸自然相違背,城市居民也不能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影響了這種理念的產生。
2、生態型護坡的提出
生態行護坡屬于新型的概念,也屬于核心的概念。生態型護坡理念的提出,需要對河流進行合理的規劃,規劃工程要結合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實現環境友好與防洪治理相互融合在一起,屬于河道生態保護的重要內容。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河道的治理與資源的發展屬于雙向的概念。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升高,厭倦了勞累的城市生活,需要與城市的景觀以及文化理念結合在一起,向回歸大自然生活,對城市河道進行治理,建立生態型的護坡響應了人們發展的理念,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
所謂的神態護坡是將以往的硬性護坡恢復成自然性質的河岸,利用植物以及生態材料相互組合的方式。建立這種生態型的護坡主要目標在于改善河流的生態系統,改善人們居住的環境,解決了環境與硬性護坡產生的矛盾,也屬于現代合理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生態型的護坡營造了合理的生態景觀,是一種水利建設生態化的一種表現。
3、生態型護坡的類型
利用先進的方式,將城市河道建設中生態型的護坡,需要因地制宜使用生態護坡的材料和方法。目前常用的生態護坡有以下幾種:
第一,植被型護坡,是一種常見類型的護坡。這種護坡在建設中是利用草來代替混凝土,采用種草或者草坪平鋪的形式。這種方式比較簡單,不受河道局限性的限制,適用于坡度大的護坡。工人在播撒草子的時候應該盡量的播散均勻,否則很難形成規模化的植被,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液壓播草噴播草的護坡,比較簡單,播種也很有效率,是將草籽、肥料、以及紙漿、粘合劑等混混合在一起,利用機械噴射到邊坡上,這種做法解決了播種的不均勻性,提高了草籽的發芽率。平鋪的草皮型護坡也是常見護坡的類型,這種方式解決了草需要生長一段時間的空白。植被護坡能夠有效的解決硬質護坡存在的弊端,但是對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試用與坡面比較平緩的邊坡,另外草籽生長期間護坡也存在一定的空白。
第二,三維植被網,這種植被是結合植被的特點以及氣候特點,將樹脂做成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的網進行填充,使草籽生長以后形成三維立體的結構。目前三維土工植被網護坡正得
到廣泛的應用,是一種生態型護坡。近些年,隨著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逐漸增多,現在已經研究出多種無污染且化學性質穩定的高分子材料,如 PP 和 PE 的降解性網,它們在土
壤中可以分解為對環境無污染的小分子,起到復合護坡的作用。
第三,植被型生態混凝土護坡,這種護坡是在多種植被之間發展起來的,結合護坡的位置和綠色生態的技術,根據護坡的地理位置,巖石土壤以及綠化要求,來確定混凝土的成分。
一般這種護坡都采用混凝土、碎石以及適合植物生長的材料。例如綠化過程中,采用添加劑形成多空的混凝土,增強了護坡的抗沖刷能力,植物也可以在上邊生長。這種方式受水位的影響很小,能夠為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減少凍害的發生,因此如果生物鏈遭到破壞以后,可以采用這種形式的生態護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生態型護坡案例分析
某市屬于一座生態型的歷史名城,城市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這個地區的文化燦爛,屬于一座文化名城。這個地區有一條貫穿整個城市河流,河流和城市一樣具有幾千年的歷史。該市為了能夠提升市區文化形象,對該地區的河流進行改造,建造了生態型的護坡,護坡類型屬于三維植被網以及植被型生態混凝土護坡。一些列的護坡結構改善了城市的景觀,提升了城市的居住環境,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為該市以后的經濟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該市在河道的護坡處理中采用生態型護坡,保持了水、土壤以及生物之間存在的關系,實現了三者之間的能量循環。在保證河道原生態的基礎上,擴大了對生態型護坡綠化的面積,有效的提高了生態型護坡周邊的環境,使河道在整治以后,與周邊的生態環境融合在一起,實現了城市景觀的美化,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對城市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渴望回歸自然,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往的河道護坡處理方式破壞了周邊的生態環境。需要從根本出發,因地制宜的利用好水景觀,建設生態型河道,使人們回歸大自然,凈化心靈的需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 賈洪宇.概述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態護坡結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
[2] 范紅社.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態型護坡結構探討[J].山西水利,2005,21(4):50-51.
[3] 王均豪.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態型護坡結構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12(7):151-152.
[4] 季永興,劉水芹,張勇等.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態型護坡結構探討[J].水土保持研究,2001,8(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