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音
摘要:隨著我國鐵路事業進入發展黃金期,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愈發依賴于鐵路發展帶來的便利。但是近年來,我國鐵路事故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鐵路行車安全逐漸成為社會重點關注問題。影響鐵路行車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技術、設備、鐵路工程建設、鐵路組織管理等等,本文研究的是心理因素與鐵路行車安全之間的內在關系,通過分析我國鐵路行車安全管理現狀、心理因素與行車安全的相互關系,提出系列措施力圖促進鐵路行車安全的發展。
關鍵詞:行車安全;心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 U284.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b)-0000-00
一、當下我國鐵路行車安全管理現狀
1、重技術、輕管理
我國鐵路建設中很多技術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源于我國廣大科研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智慧和汗水的累積,每年,我國在鐵路建設關鍵技術上的投資可謂龐大,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術成果。但是,隨著時代地發展,國家經濟地改革,鐵路建設終將會以實體事業的形式融入社會群體之中,企業管理的模式和理念會越來越多地應用在鐵路建設之中。在鐵路行車安全管理之中,保障鐵路行車安全的技術已十分成熟,但是仍有很多事故發生的原因就在于絕大部分的管理者認為安全保障技術完善就能完全杜絕事故發生,他們忽略了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舉個例子,在技術條件充足、設備運行良好的情況下,由于職工操作不當或者是突發意外,有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2、重設備、輕人員
重物輕人是我國很多企業一直以來存在的嚴重弊端,很多企業會花很大的精力甚至代價去保養他們的設備,也不愿花時間去保養他們的工作者。鐵路職工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任務的崇高性和艱巨性,因此,他們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關懷。鐵路設備固然重要,但是同時要加強對于職工人員地管理,建立合理人事制度,加強人文關懷,提升職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3、事故頻發,缺乏綜合管理和風險管理
我國鐵路行業各類大小事故頻發,其中包括貨運列車出軌、客運列車追尾等惡性事故,國家和社會雖然對鐵路行車安全投入了很多地關注,但是沒有提供科學的指導方案,問責機制也不完善,對于鐵路事務缺乏綜合管理和風險管理,往往是當事故發生之后才后知后覺,沒有從根本上去防范、應對各類可能出現的問題,鐵道的偏行政化管理也為鐵道市場化進程設置了一定的阻礙。
二、影響心理狀況的因素分析
1、鐵路改革帶來的沖擊
近年來,鐵路建設的管理體制、組織方式、利益格局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這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譬如合并站段、人員流動的原因,很多職工將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并且無法理解這種大勢所趨事件推進的必要性,導致心理不平衡,心態調整不善。盡管一些職工對于鐵路改革抱有一定的期望,但是缺乏強大的信心,危機感較重,心理負擔過大,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就容易造成員工的抑郁、緊張、煩躁、抵觸心理甚至是過激反應和行為發生。隨著干部制度改革,優勝劣汰機制逐漸完善、普及,少數干部面對“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心理很不適應,面子觀念、自尊心上承受不住,而產生羞憤、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這些負面情緒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狀態,容易導致工作失誤發生,進而為鐵路行車安全帶來不良影響。
2、企業文化的缺失
企業文化在鐵路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企業文化凝聚了企業幾代從業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既對鐵路建設具有指導意義,也對職工實現人生價值具有促進意義。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但是目前部分鐵路站段還不太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還不能認識到企業文化的意義,同時也不知曉如何去實踐人文管理、企業精神的培養、企業形象的塑造,有的站段缺少科學的制度建設,禁錮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職工出現抵觸情緒,職工之間也缺乏凝聚力,人際關系緊張。職工對企業沒有產生親切感、歸屬感和自豪感,企業文化無法構建,得不到職工認可,企業文化地缺失在職工心理形成了一個明顯的真空區,容易造成職工的迷茫,不利于推動鐵路行車安全發展。
三、影響鐵路行車安全的心理因素分析
1、情感、意志、興趣與行車安全
當一個人對某項事業、某個工作的情感、意志和興趣集中于一點上時,才能全身心不顧一切地投身進去,奉獻所有。在對鐵路行車安全管理的研究中,我們發展,當鐵路職工真心熱愛他(她)的職業,愿意付出努力,并感覺能夠實現抱負的時候,發生事故的頻率要小很多;相反,當職工不是真心熱愛其所從事的鐵路行業,沒有將他的工作與個人發展、命運結合起來時,他的工作時敷衍的,發生或大或小的事故的概率要大得多。
2、注意、疲勞、僥幸心理與行車安全
注意是一項重要的心理活動,主要包括集中注意、注意分配、注意力轉移三個部分,鐵路職工在不同的階段,應對不同的工作任務時需要掌控的注意力是不一樣的,一旦發生注意力匹配不當的情況,很容易出現事故。疲勞是人體力和精力消耗超過正常限度所出現的生理心理機能衰退的現象,疲勞駕駛和疲勞工作是我國明令禁止的行為,疲勞狀態對于鐵路行車安全是十分強大的潛伏性阻礙因素。僥幸心理是由于人們對安全環境歪曲的認識,產生某種愉快的情緒體驗或發生某種不安全的行為傾向,主要表現在注意力減弱、偷懶心理滋生、臆測判斷,這三個方面有時會單獨出現,有時會組合出現,不論是各種形式,不可避免地都對行車安全帶來隱患。
3、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的關系
鐵路建設有著其特定的集體價值取向,鐵路工作者當然也有著其個人的價值取向,然而很多職工和管理者無法正確把握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之間的關系,造成了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地矛盾、沖突,從而導致鐵路行車事故頻發,安全得不到保證。個人價值的實現應該建立在實現集體價值的基礎上,當遭遇矛盾的時候,個人價值有必要為集體價值作一定的犧牲,反過來,集體或者是組織要為職工實現個人價值提供合適的環境和有效的途徑,當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能夠融合在一起時,員工會有為之奮斗的動力,鐵路行車安全才能有推動力。
四、建議和措施
1、加強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當下我國很多企業正在應用的一種管理方式,并逐漸受到大范圍的追捧,鐵路行車安全事務中加強風險管理的意義就在于提高抵御未知風險的能力,同時強化組織和人員管理,進一步提升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保證各項事務有序推進。鐵路行車安全事務從根本上講關乎鐵路列車存在之根本,雖然各項工作組成部分較為復雜,但是針對性而言,要明確列車安全事務的具體工作規劃、員工組成明細、完整的執行政策、合理的監督機制以及成套的應急預案措施。只有將整體的綜合性事務仔細布局并且抓住每一個細節才能真正做好風險管理,并能降低實質性的風險概率。
2、關注員工心理變化
要時刻關注員工的心理、情緒變化,必要時要建立心理咨詢室,對出現負面情緒和不良心理狀態的員工要及時加以輔導和情緒疏通,多組織集體活動,讓員工感受到組織和集體的關懷,于此同時,要加強員工間經常性地溝通和交流,通過員工間的相互安慰和比較能夠有效促進和諧氛圍下員工間的合作進步,進一步發揮集體的優勢和力量,推進鐵路行車安全管理和運行。
3、制定嚴格工作計劃,提升工作效率
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人的具體任務,責任到人。工作計劃要簡單明了,工作要求要細致入微,工作監督要步步跟進,工作評價要及時有序。嚴格合理的工作計劃有助于減少職工的心理負擔和工作壓力,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促進鐵路行車安全管理。研究發現,當職業人的工作計劃、工作程序明確的時候,他們的工作熱情會有極大提升,而且工作效率會進一步提高,工作成效較好。
4、建立完善的監督和獎懲機制,激發員工積極性
首先要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盡量做到優化、簡化、突出重點、適用、提高可靠度其次要實施有效的監控,強化關鍵環節的作業控制,加強監督管理,將每個員工的日常工作細節進行詳細地考核、記錄,并將其納入整體的員工審核評價之中,以此為基礎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建立合理的晉升通道,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只有當員工在心理層面看到了在本崗位上實現個人價值和人生目標的希望時,當他們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時,才會傾其所有去真正投入到這項事業中,才能真正在員工心理層面為鐵路行車安全事業注入強心劑。
結語:心理層面的因素的研究最終還是會歸結到有關人的研究之上,鐵路行車安全的保障不僅僅是技術上、設備上的,同時也是人為因素上的。合理的狀態是技術和設備達到先進水平,為鐵路行車安全提供堅實的硬件和物質基礎,而且鐵路各個崗位的員工們團結一致,全身心投入到鐵路相關事業之中,為鐵路行車安全事務提供人力資源和組織指導。兩者相結合,才能保障鐵路行車的安全穩定且持久。
隨著技術地不斷進步,未來的鐵路列車必將朝著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對于人力資源的使用會越來越少,但是對職工的綜合素質要求會越來越高,如何處理好增長的員工素質要求、不斷增加的就業壓力以及人力結構改革之間的矛盾會成為突出問題,屆時,對于職工人員的心理安撫會成為重要突破口,甚至關系到鐵路行車安全的根本,加強對于員工的心理狀況的關注和撫慰將有助于推動鐵路行車安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名,葉龍,焦峰. 基于勝任素質的高速鐵路司機職業安全評價體系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2] 蔣玉國. 論思想工作與鐵路行車安全——違章違紀人員的心理及對策[J]. 現代商貿工業. 2009(05)
[3] 陳明莉. 機車乘務員的心理素質與高速鐵路行車安全[J]. 科技資訊. 2007(04)
[4] 張孟彬. 鐵路行車安全綜合監控系統建設探討[J]. 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 2007(02)
[5] 張建. 鐵路機車乘務員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15(06)
[6] 樊旭剛. 提升機車乘務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