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人類社會快速進步的同時,也為生態環境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影響,越來越多地區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如何能夠謀求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成為當前人類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生態和諧理念主要是強調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改變以往犧牲自然環境來獲取經濟增長的方式,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水利工程關乎民生,在建設中融入生態和諧理念,主要是為了規避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從而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由此,本文主要就生態和諧理念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展開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尋求合理的應對措施,以求更好的推動水利工程建設。
【關鍵詞】生態和諧;水利工程;建設管理
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受到全世界各國的高度警惕,為了謀求更長遠發展,大力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和平衡的運動,這種生態和諧理念才是新形勢下全人類共同的指導思想。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致使很多地球生態系統開始崩壞,通過大量實踐證明,人們在工程建設中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已經嚴重威脅到地球生命的存在,影響到生態系統的穩定。尤其是水利工程,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將會對河流、地質和大氣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加強對生態和諧理念下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以新疆卡拉貝利水利樞紐工程為例,是喀什噶爾河流域規劃的控制性工程,同時也是中央支持南疆三地州經濟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與此同時,由于該水利工程的規模和建設區域,成為了新疆自治區“十二五”規劃建設的主要水利工程之一。該工程距離烏恰縣共為70公里,同喀什市之間的距離則為165公里,該水利工程并非只是簡單的防洪工程,還兼具發電和防洪的作用。由于該水利工程的建設位置,致使水利工程周邊收益范圍較廣,受益總人口約為120萬人。
(一)對河流生態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會影響到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力學特征,促使河流生態系統原本依靠的生態系統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想,相應的改變了河流原有的生態功能。
(二)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中,由于工程特性需要大力開挖石料,這樣會加劇巖土風化程度,形成十分嚴重的水土流失;人工開挖基坑時,巖土體將會由于外界作用力出現縫隙遭受破壞;丟棄的石料隨意擺放,很容易造成泥石流現象的出現;基坑排水系統則會造成該區域的水位逐漸下降,出現地表崩塌現象。
(三)對生物種群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會對何來進行開發,嚴重影響到河流以往的水流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河床地貌,相應的阻斷了其他水生物回游通道,致使水生物生存環境發生變換,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
(四)對土壤植被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會造成大量土地被淹沒,從而出現土地鹽堿化的問題,加之區域植被數量逐漸減少,形成土地荒漠化現象。與此同時,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會產生大量的煙塵、煤煙和機械排氣等,在在不同程度上污染鄉村環境,甚至一些有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會進入土壤中,滲透到地下水中,對周邊居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二、生態和諧理念下水利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
(一)管理原則
生態和諧理念下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嚴格遵循相關管理原則,首先需要尊重生態環境原則,在水利工程建設期間,需要對工程周邊的生態環境予以高度重視,一個區域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自然景觀,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只有保證生態環境沒有受到破壞,才能確保該區域的生命功能正常。水利工程建設需要盡可能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確保后續施工活動能夠有序開展;保護和防治應統一結合,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在保護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前提下進行,保護為主,同防治工作相結合,從而確保生態環境能夠最大限度的得到保護。
(二)管理對策
在項目規劃階段,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嚴格遵循生態環境保護原則,進一步將環境保護要求落實到實處,對比施工前后可能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有針對性提出管理對策,防止生態環境繼續遭到污染和破壞,為后續施工活動開展奠定基礎。施工準備階段,需要盡可能的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諸如對土壤的侵蝕和水文環境的改變。
在施工階段,則是需要選擇出最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進一步落實管理和監督措施,注重保護和防治同時進行。將工程施工中留下的廢渣填置在坑洼處,盡可能的降低耕地占用面積,從而結合環境綠化要求,種植林木,提高環境種植覆蓋率。還需要注重周圍生態系統的穩定,對于其他動物群體的生活盡可能的降低影響,防止動物大范圍遷移對該區域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在項目運行該階段,確保生態水流量,為水生生物提供更加適合的生存環境,利用水庫消落帶土地資源,降低水污染問題,保護水利工程周圍的生態環境。
此外,還應該推行經濟措施,也就是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前,向上級主管部門繳納保證金,保證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保證工程建設的和諧統一,如果超過了生態環境評估標準,則沒收保證金,反之則是退還保證金。
結論
綜上所述,在生態和諧理念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尤為重要,需要堅持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理念,在建設水利工程的同時,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影響,謀求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霍鑒強.淺談新形勢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2(21).
[2] 徐艷梅.淺談山區水利工程建設與發展方略[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11(8):147-148.
[3] 談有明.基于生態護坡建設的河道坡堤工程應用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17(7):137-138.
作者簡介:王軍(1970.7-),男,漢族,籍貫:陜西寶雞人,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 水利樞紐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