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新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我國對于水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污染,為了能夠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必須要加強治理和改善水環境的措施,從根本上保護我國水環境的質量。本文主要講述了我國水環境影響的主要因素,我國水環境治理所存在的誤區以及改善水環境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水環境;問題;治理措施
引言
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人類起源之地也與水資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人們在選擇居住環境的時候主要考慮了水資源的問題,比如非洲的尼羅河以及底格里斯河等,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所以,水資源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我國水環境影響因素
1.1 有機物污染。目前,我國主要的水污染物就是氨氮、高錳酸鹽指數以及揮發酚等污染物,其主要特征就是水質的富營養化,其主要就是指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以及高錳酸鹽指數等。近岸海域污染物主要就是指無機氮以及重金屬等。這些污染物本身的影響非常廣大,其所帶來的危害程度也比較深。另外,導致我國出現水污染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還是人為破壞,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就是粗放式,企業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環境和生態效益,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對我國水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1.2 國家政策導向的偏差。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味的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以及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等指標,并沒有將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納入到經濟核算體系內。尤其是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政策的導向存在著較大的偏差,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環境保護。我國曾經遍地都是對水環境帶來巨大污染的小型企業,對我國的水環境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2、我國水環境治理的主要誤區
2.1 借機侵占水域。目前,我國為了能夠有效的治理和改善水環境,制定了諸多方案,比如建設城市景觀,束窄河道以及埋管代溝等方法,但是,這種治理措施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會改變原有的水系結構,并且從根本上增加水環境安全的壓力,最終甚至還會造成水土流失,直接降低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以及降解減毒能力。尤其是一部分城市占用水域的現象十分的嚴重,甚至遠遠超出了當地生態自我修復能力的臨界點,不僅沒有能夠起到改善水環境的目的,反而加重了水環境的破壞。
2.2 以傳統工程水利手段進行水環境治理。目前,我國在進行水環境治理的時候主要就是利用傳統的工程水利手段,即單一的水利工程,從而能夠滿足人們對于防洪避險以及飲用水安全等基本要求,但是,傳統的工程水利手段忽略了水體自身的需求。在進行快速泄洪排水的時候往往會進行高筑硬堤岸等,選擇兩面光以及三面光等渠道,從而能夠獲得更為穩定的水源,修建諸多小型的山塘水庫,從而嚴重的阻礙了地下水均衡的流動,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水環境治理的方式非常低級,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2.3 盲目引進異地水環境景觀樣式。目前,我國一部分城市一味的追求業績和景觀效果,進行人工水景的建造,甚至還會引進國外水文化等,不僅需要大興土木,還需要浪費諸多的水資源,不僅沒有起到改善水環境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嚴重的破壞了生態平衡以及人文景觀。
3、水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及對策
3.1 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由于我國水資源比較分散,往往一條河流會跨越多個省市,所以,一旦出現一個區域的污染,就會導致下游地區的污染,為了能夠有效的避免水環境污染問題,必須要建立和完善流域水環境管理制度和工作,必須要對流域水資源環境進行規劃管理,并且積極的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從根本上解決跨界水污染,不斷的完善和創新水環境管制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且實施統一管理,加強水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才能夠從最大程度上控制和改善水環境。
3.2 大力推進循環用水。循環用水主要就是根據不同的水質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要堅持優質優用的基本原則,對排水進行適當的處理工作。如果水質要求比較低的時候,能夠增加水的使用次數來改善水環境。通過循環用水的利用符合我國當今時代的可持續性發展,并且要堅持3R的基本原則,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出水資源在空間以及數量上的應用,逐步的將我國粗放式管理轉變為集約型管理,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必須要不斷的促進自來水價格的合理化,才能夠真正的體現出淡水資源的價值,進而從根本上提高消費者水憂患意識以及節約用水的實際行動。我國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工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存在著很高的節水潛力,所以,必須要做好節水工作,降低水資源的浪費。目前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就是為了能夠緩解華北地區的缺水現象,另外,通過科學、合理的開采地下水和凈化海水也能夠從最大程度上緩解我國用水壓力,但是,在進行地下水開采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
3.3 調整產業結構。水體本身具有一定的凈化能力,通過科學、合理的工業布局能夠充分的利用水體本身的凈化能力,逐漸的將惡性循環轉變為良性循環,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還能夠有效的控制污染。嚴格的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標準將高耗水量、污染重以及治污代價高的企業進行關閉以及整改。另外,必須要適當的調整農業結構,尤其是在遇到干旱以及半干旱等地區,必須要朝著節水農業的方向發展,才能夠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為了能夠有效的控制水污染,相關的工業企業必須要積極的進行污水治理,最終達到改善我國水環境的目的。
4、結語
隨著我國水環境的持續惡化,社會各界已經認識到水環境的重要性,并且積極的采取各種措施來治理和改善水環境,必須要逐漸的實現水循環,從而才能夠達到生態協調的目的,不僅有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也有利于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志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武漢市水環境綜合治理經驗的啟示[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05).
[2]王明軍,包廣來,許月光.中小河流治理與管理問題[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01).
[3]周豐,劉永,黃凱等.流域水環境功能區劃及其關鍵問題[J].水科學進展,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