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電工程是維持國民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水閘設計的創新性研究從未停止,而在此期間,我國一直都重視可持續發展理念。水閘的設計要點包括消能防沖設計、選址、地基處理、排水設計、底板高程等方面,其中地基處理包括樁基、預壓和換土墊層,排水包括防沖槽、消力池底板排水孔以及閘基防滲面層等方面。
【關鍵詞】水利水電;水閘;設計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水閘施工技術也逐漸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水利工程設計當中。水閘施工是一項具有復雜性的綜合施工技術,不僅要求水閘具備調節功能,還應能夠隨時將勢能轉化為電能。因此,在新能源概念逐漸普及的今天,對水閘施工技術的要求也就逐漸提高。當前,我國正如火如荼地大規模建設水電工程,要保障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能夠順利實施,就必須加強水閘施工技術,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水閘提出合理的設計理念。
一、消能防沖設計
一般來說,水閘消能設計的重要部分是控制工況,具體為:對下游的相應水位取下限值,閘的蓄水位必須保證在最高點,確保上游始終具有多余水量。因此消力池的控制因素在經過系統計算后,就作為閘門初始開啟深度。另外,水閘的防沖設計原則為:保證下游水位相對上游較低,水閘要保證其最大泄水量能夠達到洪峰時的水流量。
二、選址
水利水電工程中,水閘的選址是最關鍵的環節。關于合適的水閘位置,地質條件是基礎,應以地基結構穩定的河床為基礎。選址過程必須全面綜合考慮,通常對于管理的情況及使用的要求一定要符合水閘設置標準,然后分析水閘的水文條件及地質條件,優先選擇巖石結構的,如果沒有符合條件的巖石地基,那么可以采用抗剪強度高并且透水性小的穩定地基替代。
三、地基處理
(一)樁基
大多數施工方法中,樁基的施工方法基本為灌注樁和預制樁兩種模式。對于上拔力和水平荷載時樁基在一定程度上課承受的壓力,能夠有效利用的情況分為以下三種:沉降過程中,對建筑物本身的結構堅固要求較高;豎向荷載結構集中,并且較大;相應的結構,受到大面積地面荷載影響。
(二)預壓
也就是實現加載壓力,加速場地土排水固結,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預壓的優點在于:如果持續荷載,就會產生很大的壓縮量,能夠明顯增強水閘的強度。比如在黏土地基上,采用預壓的方式就可以收獲更好的效果。
(三)換土墊層
傳統的地基處理方法,操作容易,并且可靠性高。據以往的經驗,換土墊層方法處理地基從未出現過意外,所以這也是首選方案。
四、排水設計
(一)防沖槽
防沖槽是水利工程水閘關卡末端的加固措施。當水流經過關卡時,因關卡的作用,水流的速度及能量得到削弱,但當水流經過關卡末端時,其沖擊力會大幅度提升,從而破壞河床。通常在關卡的末端設置拋石防沖槽,具體步驟是在末端挖掘槽拋石,當水流沖擊河床時,因末端石塊眾多,水流在形成沖坑時,石塊會沿著水流沖擊的方向滾下,因此要在沖坑的上游斜坡處設置鋪蓋。
(二)消力池底板排水孔
消力池一定要具備承載由于不同因素所產生作用力的能力,包括含水流的脈動壓力及沖擊力等。垂直排水孔應安置在水平護板的后半部,反濾層則一定要鋪設于排水孔之下。
(三)閘基防滲面層排水
水利水電工程的上下游都形成了明顯的水位差,因此在一系列的過程中可以有效開展排水活動。具體流程如下:上游的水滲入河床,再經閘底板和板樁,最后經消力池通過反濾層排水孔流入下游。為避免地基滲水,最好是高效地將水流排出,而加速排水的方式就是在高水位側設置防滲止水設施。
五、底板高程
水利工程中,確定的水閘底板高程非常重要,而閘的質量、制作工藝都與底板高程選擇具有直接關聯。閘底板高程的選定要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綜合考慮,必須使其滿足正常運行的需求,并且完全符合地質、經濟標準。
六、案例分析
(一)概況
某水利工程是一座以發電和水庫反調節為主的工程項目,此工程也有助于改善水資源環境并進行航運。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水閘、水壩和水電系統。該河流的洪峰量及對應水位如下表:
(二)閘孔及過閘水位差
本次水閘閘室有敞開式和胸墻式兩種,此次工程對泄洪的要求較高,要求在水閘泄洪過程中水體能夠基本恢復至自然狀態,避免水閘前水位過高。在借鑒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水閘工程后,本次工程所采用的水閘類型能夠滿足運行要求。為確保安全并縮減閘孔凈高度,以降低工程造價,本次工程的校核水位在0.3米的范圍內。
七、結語
水閘是水利水電工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做好各方面的設計工作,保證水閘質量并充分發揮水閘的作用,確保水利工程能夠平穩、安全、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1] 趙琪.關于水利水電工程中水閘的設計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3):6538-6542.
[2] 郭梅.淺談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水閘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2):654-654.
作者簡介:占方晶,1983年6月,男,漢,江西省星子縣, 工程師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