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霄航 白天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城市污水處理問題已經成為我們急需解決的難題,大量的污水被排放的河流中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并造成的環境污染。本文首先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其次,在此基礎上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最后,對PPP機制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領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城市污水處理;問題;解決辦法;PPP機制
1、現階段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和完善的處理設備。現階段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相對落后,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封閉程度相對較高。而污水處理技術是保證污水處理水平的關鍵。近幾年來,我國多數污水處理技術均引進于發達國家,所以需要不斷地向國外發達國家學習污水處理的技術和經驗。但是,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盲目抄襲的現象,許多污水處理廠一味抄襲國外的做法,忽視了當地的污水處理情況。在進行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一旦遇到難題很難找到有效的處理方案。導致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效率和效果遠遠落后世界水平。
除此之外,現階段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領域缺少完善的污水處理設備,而設備是保證污水處理效果的基礎。現階段我國主要是向國外進口污水處理的設備和裝置,缺乏自主研發能力,進口設備的價格較高且維護費用較大,這也是污水處理設備更新換代較慢的主要原因。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的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負荷為6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造成了人財物的巨大浪費。
1.2 城市污水處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的城市污水處理人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專業素質較低、工作能力較差的問題,難以滿足當前社會對城市污水處理人員的高要求。許多城市污水處理人員很難掌握技術含量較高的污水處理技術。除此之外,許多工作人員并沒有不斷提高自我的職業素養,沒有很好的掌握城市污水處理的概念和工作內容以及必須的處理技術,無法滿足城市污水處理工作的要求。
1.3 資金投入不足。現階段,我國政府部門對城市污水處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由于城市污水處理的成本較高,想要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質量、改善城市水環境就必須加大資金的投入。大規模的建設污水處理廠需要大量的資金,污水處理設備的維護、保養以及管理同樣需要資金的投入。由于資金短缺,導致污水處理效率低下、處理效果較差。
1.4 管理不嚴格。目前,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管理不夠嚴格,管理機制尚不健全。由于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機械設備的管理等不夠嚴格,導致污水處理設備經常出現故障,不能正常運轉。由于操作人員的處理不當或責任心較差等造成的設備無法運轉或者不符合污水處理標準的現象屢見不鮮。
2、城市污水處理的解決辦法
2.1 改善污水處理方法。想要提高污水處理質量就應從根源入手,首先應該采用科學的污水處理方法、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高精尖的污水處理設備。通過先進的污水處理方法實現污水的凈化后再利用,不僅可以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還可以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其次,應提高人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降低污水的排放量,進而起到改善水環境的作用。
2.2 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城市污水處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為有效保證城市污水處理質量,就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城市污水處理隊伍,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除此之外,還應加強日常監管,確保每一個污水處理項目都能找到對應的工作人員,并對工作人員作出相應的獎勵或懲罰。因此,應不斷加大對城市污水處理人員以及相關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不斷推進城市污水處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逐步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質量。
2.3 完善污水處理管理機制。通過逐步完善污水處理管理機制,對污水處理進行科學布局、統籌管理。經過處理之后的水也是重要的資源,因此應進行重復利用。通過完善污水處理管理機制,進而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通過制定全面、詳細的污水處理計劃,加強管理和監督,落實污水處理質量保證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切實做好污水處理工作。
3、PPP機制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3.1 PPP機制的概念。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指的是政府部門和私人組織為了更好地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者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服務,通過建立特許權協議,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建立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通過簽署合同來約束雙方的權利及義務,并保證合作的順利展開,保證合作雙方均達到比單獨完成項目更佳的效果。
3.2 PPP機制在城市污水處理中應用的優勢
3.2.1 可彌補地方財政的不足。近幾年來國家要求在進行城市污水處理時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但我國多數地方政府的資金有限且資金來源的渠道較少。盡管國家已經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地方債政策,但無法彌補地方財政不足問題。PPP機制在城市污水處理的應用,使得城市城市污水處理類投資公司相繼成立,以公司的名義進行貸款和發放債券大幅度拓寬了資金來源渠道,并且隱形的利用了政府的信譽降低了金融風險,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
3.2.2 有效實現地方宏觀管理的職能。市場經營條件下,私人經營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在城市污水處理類項目經營過程中可以有助于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可能會忽視公平性,對社會的穩定性造成威脅。而PPP機制的應用,可以將政府部門的權威性以及管理上的優勢結合起來,通過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和監管手段,合理協調各相關主體的關系,實現地方宏觀調控的職能。
3.3 PPP機制在城市污水處理中應用的常見模式
3.3.1 BOT模式。所謂的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也就是建設—經營—管理,該模式是一種建設權和經營權相結合的一種方式。BOT模式在城市污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具有以下優勢:第一,該模式是城市污水處理領域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具有優先追索、信用結構多元化、項目導向以及風險分擔的優勢;第二,采用BOT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的專業化、產業化以及市場化的發展水平。通過改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產權結構,形成了高效制衡、協調運作的經營管理模式;第三,BOT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政府部門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職能轉化,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思想觀念和執法力度,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自律能力。
3.3.2 TOT模式。所謂的TOT(Transfer-Operation-Transfer),也就是移交—經營—移交,該模式是BOT模式的變形。在城市污水處理行業TOT模式其實就是由政府部門將污水處理設施租賃給私人,由私人一次性繳納租金。對與投資者而言,受讓的是已經建成的項目并且該項目已經正常運營,因此投資者不會承擔建設期的風險。基于此,TOT模式下,投資者愿意進行該項投資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效率。
3.3.3 其他市場化模式。除了BOT模式以及TOT模式兩種常見的PPP機制之外,在城市污水處理領域常用的PPP機制還有托管模式、捆綁模式、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公司模式以及會員制模式。每一種模式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因此應根據具體項目選擇最佳的PPP機制。
4、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城市污水處理問題時當前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城市污水處理的效率較低、大量城市污水無法及時處理,導致水資源嚴重短缺,使得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以及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面臨巨大的調整。通過采用科學的污水處理方法、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高精尖的污水處理設備,加之有效的管理并在污水處理領域引進PPP機制來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的能力和效率,進而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
參考文獻:
[1]常杪.我國現階段城市污水處理領域投融資機制問題分析[J].中國環保產業,2005(05):16-19.
[2]王立國,武文婷.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市場化融資問題再探討——以大連市污水處理項目為例[J].建筑經濟,2010(09):9-12.
[3]張賀飛,徐燕,曾正中,郭浩磊,潘玉.國外城市污泥處理處置方式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環境工程,2010(S1):434-438.
[4]王家廉.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里程碑——介紹《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重要含義與作用[J].中國環保產業,2000(04):9-12.
[5]楊河,肖雨露.淺談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