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珠
【技法導入】
人們觀察景物的角度不同,對景物的感受自然千差萬別。同學們只有立足于所選擇的觀察點,將景物的特征一一找出來,寫出的文章才能中心思想突出,富有一定的吸引力。
【技法揭秘】
那么,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將景物描繪得鮮活靈動呢?
一、仔細觀察,多角度捕捉景物的特征
寫作這類文章時,同學們可從以下方面入手:景物的整體情況,包括形狀、聲音、色彩、味道等;選景的角度,包括遠眺、近看,俯瞰、仰視,正面、側面,整體、局部等。如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第二段就對景物進行了多角度的觀察及寫作。其中,“碧綠”“紫紅”是從色彩角度來描寫景物,“高大”“肥胖”能讓人想起皂莢樹、黃蜂的形體;“長吟”“低唱”“彈琴”“竄”是從動態寫景,而“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都是靜態的景物,這樣寫具體與概括相襯,動植物交插,動態與靜態互補,文章內容就顯得非常豐富。
二、選擇正確的景物描寫順序
大自然的景物千姿百態,但具體到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文章,就只能擷取萬千美景中的一兩個方面來寫。當然,寫景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即景中有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由總到分、由面到點、由實到虛等。這是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基本要求之一。
三、善用各種修辭手法行文
劉勰在《文心雕龍·征圣》中這樣寫道:“志足而言文,精信而辭巧,乃含章之玉蝶,秉文之金科矣。”他把文章要有文采當作了金科玉律。誠然,一篇文章如果能做到才情彰顯,辭采斐然,必定能讓讀者在披文入情的過程中如春日游園,心魂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