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誠信缺失現象,已嚴重的影響了我國市場經濟快速平穩、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如何重塑會計誠信,規范會計執業領域,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熱點問題。本文從多角度分析了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并對如何解決會計誠信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建立健全會計誠信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會計誠信缺失;成因;危害;防范與對策
一、會計誠信的含義
會計誠信,是社會經濟關系的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傳統“誠信”歷年的發展與延伸,它要求會計人員立足會計實踐,誠實守信。它包括四層含義:會計人員要以誠待人,做一個誠實的人,說實話,做實事,會計工作要實事求是,不欺詐,要數據真實,計算正確;嚴密保守因工作關系獲取各項機密。
二、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1)會計不誠信的低風險性,法律約束力弱。我國對查出的造假行為一般都是“注重經濟上的處罰,輕視行政上的處罰、法律上的處罰;傾向對單位的處罰,輕視對個人的處罰;注重內部的處理,輕視外部公開的處理”。這就大大減弱了法律的威懾效力。
(2)利益驅動,誘發造假行為。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各種制度暫未清晰,沒有制度可遵循、制度執行不到位的現象仍然十分常見。一些企業的領導層為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管理經營企業,理性嚴重缺失,他們常常為了小群體的利益,而忽視國家統一的制度規定,人為操縱確認、計量和記錄會計事項,操縱成本費用的計量標準和利潤分配方法,掩蓋企業的實際情況,嚴重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廣大公眾的利益。同時由于個人利益的驅動,有的企業會計信息受到企業領導的控制,從而讓這些失真的會計報表可以通過相應的審核。以上種種說明,由于會計工作與企業利益的緊密相連,導致會計人員產生制作虛假財務報表的行為。
(3)會計人員素質較低。近幾年,許多學校開辦會計專業,但由于不均衡的教師力量和學校設施條件,情況十分復雜。導致培訓出的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些會計人員素質較低,業務能力很差。表現具體為濫用會計政策、責任心非常差等,忽視事實的和濫用。不認真理解新準則、新系統、新制度,甚至知法犯法,做假賬、假報表,欺詐和虛假陳述,導致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
(4)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力。監管機構主要依靠行政處罰措施來解決虛假會計信息問題,但很少對直接責任人進行刑事責任追究,民事賠償是非常小的。尤其突出體現在對犯罪者打擊制裁不嚴,存在著繳納罰款代替刑事處罰的情況。
三、防范會計誠信問題的對策建議
(1)進一步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誠信是整個社會的完整性的重要體現,使政府、上市公司和財會行業及廣大投資者,都應該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接受誠信教育,遵守誠信規章制度,加強提倡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理念,形成全社會尊重誠信的氛圍,才能有效的防止不誠信的行為。
(2)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業務素質。進一步加強后續教育,采取各種措施來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要特別注意會計人員隊伍建設,真的把一批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優秀青年骨干帶到會計團隊中來;組織會計人員系統學習相關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規和制度,形成依法辦事,自覺遵守的習慣。
(3)建立有效內控制度,強化會計基礎工作。形成一個相對嚴謹、完整的企業內控系統,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才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會計管理系統以實現特定的規范,盡力縮小會計的選擇范圍,對未來會計環境的變化做進一步分析,科學預測,使會計管理系統具有良好的先進性、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發展。
(4)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和完善監督職能。我們需要仔細建立會計人員的個人誠信檔案,對其從業狀況、守法行為等進行客觀登記,守信人員大力表彰,違規人員應受到處罰。發揮媒體、網絡和廣大民眾的輿論監督作用,鼓勵媒介披露不講誠實的人和事,對不因造假而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員,不僅要對其進行經濟處罰,還要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并且還要加緊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包含內部監督監管制度,董事會監督監管制度,條件允許的還要采用會計委派制度,還要認真執行和落實這些監管制度,更好的加強監督。
(5)加強對會計不誠信行為的處罰力度。借鑒外國成熟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監督部門監管執法建設,做到嚴肅執法、違法必究;加大懲罰處置力度,嚴格紀律;加強對造假者打擊力度,使造假者的預期成本遠大于他的效益,使其無利可圖;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追查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從根本上防止欺詐信息行為。
(6)培育良好的會計誠信環境。單位內部建立一個科學、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學的分工,責任明確,協調和互相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重視公眾輿論功能,推廣優秀的會計人員,充分發揮會計誠信示范效應引導會計人員學習先進人物,確認不誠實的會計人員,情節者嚴重的予以曝光;建立會計行業自律性組織成為聯系單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同時在市場經濟作用下,可以對某些單位會計欺詐行為進行約束,協助財務部門做好管理職能。
四、結語
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階段性問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同時,進一步健全法制,虛假的會計信息將不會有生存之地。加強會計誠信建設,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許多方面。整治管理會計誠信問題,我們必須理解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同志的“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帳”的深刻內涵。會計誠信是每個會計從業人員義不容辭的使命;會計誠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當會計誠信多一個真實,少一份虛假,還要待觀察。我們堅信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會計從業人員徹底“不做假帳”,那時會計誠信將會開辟出一個溫暖的空間。
作者簡介:
戴鵬(1995—),男,湖南湘潭人,研究方向:金融財會。
(作者單位:湖南衡陽南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