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芳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農村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對飲用水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為適應農村人畜飲水的需要,配合農村人畜飲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建設,在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實現飲水安全目標。我國的政府部門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完善農村的飲用水制度,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畜對飲水的需求,所以政府部門加強了對農村人畜飲水建設工程的管理和改造。
【關鍵詞】農村;人畜飲水;建設工程;安全管理;優化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政策的改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也在加快,處于農村環境下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在進一步提高。但是,我國仍然存在著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的問題。飲水供應不足,所供給的飲水質量比較差等等都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村人的正常生活,因此,我國加強了對農村人畜飲水建設工程的改造和管理,為農村人的正常生活提供了保障。本文主要對農村人畜飲水的現狀及水質要求、飲水安全的管理措施以及飲水工程管理的優化措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供一些可參考性的建議。
1、農村人畜飲水的現狀及水質要求
1.1 農村人畜飲水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農村人畜飲水遇到的最主要的難題就是飲水供應不足,水資源被大面積污染,甚至有些地方的水資源帶有傳染性的病毒,而且農村環境條件比較艱苦,對飲水的設備管理不到位,對供水建設工程的標準不高,使得農村人畜的飲水出現了供應不足以及安全問題。由于政府資金調轉不到位,農村人畜的飲水標準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此外,有些地方修建的飲水供應工程大都是水井、小水池等,不能夠保證居民的正常用水,到了干旱的季節又會出現供水不足的問題,所以居民就要去距離較遠的供水點取水。還有一些離江、河比較近的居民直接從江、河里取水作為人畜的飲用水,然而這些江、河里的水有很大一部分水是不符合國家飲用水安全標準的。雖然近幾年來農村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居民的溫飽問題也已經得到了解決,交通、電力等條件也已經步入正軌,但是農村的飲水建設工程管理水平仍然比較低。大多數的農村地區的飲水工程仍然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居民以及牲畜的飲用水的質量仍然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安全標準。飲用水的安全是保障農村居民正常生活的條件,所以,農村人畜飲水的安全問題是我國急需解決的問題。
1.2 農村人畜飲水的水質要求
為了保障農村人畜飲水的安全性,國家制定了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法規《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該項法規中明確規定水質標準的四大類指標:物理性狀指標、化學性狀指標、毒理學指標以及細菌學指標。
1.2.1 水質標準中的物理性狀指標指的是味、渾濁度以及臭等物理性指標。根據國家的規定,對農村人畜飲水的要求是飲用水在感觀上不能對人畜造成刺激。
1.2.2 水質標準中的化學性狀指標指的是總硬度、PH值、鋅、鐵、銅等等各項化學性指標。如果所供給的飲用水中這些化學性指標超過了國家規定的含量,那么飲用水就會變為紅色甚至是黑色,并發出特殊的氣味或者臭味,將這些水燒開后,在容器底部就會出現許多沉淀,說明供給的飲用水不符合規定指標,不能用作人畜的直接飲水。
1.2.3 水質標準中的毒理學指標指的是氰化物、氟化物、砷以及鋁等對人畜有害物質的指標。如果農村供給水中這些物質的含量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那他們就會對人畜的身體產生危害,所以,國家明確規定含氟量過高的水源不能用作人畜的直接飲水源。
1.2.4 水質標準中的細菌學指標指的是大腸菌群以及細菌總群等細菌性指標。通過一些科學的消毒方法可以將這些細菌群和大腸桿菌群消滅,使農村人畜的飲用水達到一定層面的安全性,但是為農村人畜供給更加衛生、安全的飲用水是我國建設新農村的另一目標所在。
2、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的管理措施
2.1 全面規劃,因地制宜
對農村人畜飲水的供給條件需要根據當地的環境進行選擇,絕對不允許將受到污染的水做為農村人畜的飲用水。所以,農村水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在供水點設立可靠的保護區,加強對供給水源點的保護,防止出現污染問題。同時,當地政府還要加強對農村人畜飲水建設工程的管理力度,根據當地的自然情況,制定適宜的水源供給工程。一旦供水源出現了污染情況,就要停止供水,并及時尋找可以更換的水源供給地。此外,當地政府部門還要定期的對飲水建設工程進行檢修,并建立一些臨時性的供水點,保障農村居民的安全用水。
2.2 保證飲水源的連續性
保證農村人畜飲水源的連續性是確保水質安全的重要前提。所以,政府應該綜合考慮農村的供水現狀以及長遠的對農村供水的能力,同時也要兼顧供給水的總量和質量問題。環境比較優越的農村地區可以建設一些標準比較高的飲水建設工程,這樣可以保證在干旱的季節農村居民仍然可以有充足的飲水供給。此外,農村地區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必須要平衡好采水量和補水量之間的關系,保證地下水的可持續性。
2.3 加強對水質的檢測
加強對水質的檢測是對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農村的水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對水源供給點、輸水端口等的水質進行定期的檢查,保證供給給農村居民的飲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同時,在飲水建設工程的設備選取上,要根據當地的環境進行選擇,因地制宜,在保障飲水建設工程質量的同時,盡量的使用根據本地材料加工而成的裝置,節約整個飲水建設工程的成本。
3、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管理的優化措施
一個質量良好、管理到位的農村人畜飲水建設工程不僅可以保障農村居民的正常用水,還體現了工程建設人員的端正態度。所以,在農村人畜飲水建設工程竣工之后,還需要加強對工程的后期管理。
3.1 完善管理責任體系
根據我國建設工程所有權的明確規定,建設類工程都需要具備一套完善的管理責任體系。根據農村人畜飲水建設工程的范圍大小以及受益范圍,工程建設單位需要建立比較完備的管理部門以及專門的監督部門,并且對在職人員實行責任到人制度,也可以實行承包制度,同時還要實行獎懲制度。對于一些比較大型的水利建設工程還可以采取企業形式的管理制度,管理部門還要根據農村當地的自然情況,制定建設工程維護制度、居民用水制度以及具體的水費繳費制度等等,收費標準可以根據政府與居民的溝通決定。同時還要做好飲水工程的安全檢測工作,確保農村居民的正常用水。
3.2 加強對工程的管理
農村人畜飲水在實際的工程運行過程中,要進行工程的維護,確保正常的供水環節,實現自動化、高性能的工程化管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引水渠與管道是取水工程的重要環節,必須按例行規則檢查,出現漏水的情況要及時解決,對于雜物要進行高度清理(每年清理一次),防止管道的堵塞,影響供水的進程。冬季溫度偏低,管道易損壞,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冰霜的凍裂。及時進行供水管道等各方面的檢修,防止水源浪費。同時,在對配水工程衛生的檢測方面,要經常清理水池中的污物,防止出現二次污染。此外,還要對飲水建設工程的設備進行定期的檢修,一旦設備出現損壞,及時的進行維修,以免出現供水故障,保障供水的持續性。同時對于建設工程的飲水網管以及接口處也要進行定期的檢修,防止出現跑冒滴漏的現象,節約我國的飲水資源。
4、結語
總而言之,保障農村人畜飲水的安全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目的之一,安全的飲水資源為農村居民提供了較好的生活保障,還適應了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步伐。提供優質水服務為管理宗旨,堅持按經濟規律辦事,建立完善的管理責任體系調動了政府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要確保產權歸屬的明確性,責任主體要落實,使每一個在職人員都肩負起了責任,使整項水利建設工程順利實施,并且保證了這項惠民水利工程的持續發展性,為農村居民的飲水問題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曉群,楊忠林,李靖菲.哈爾濱市農村飲水解困工程建設調查[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5,(02) :114-116.
[2]林國忠,林國華.淺論農村人畜飲水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科技信息,2007,02:208+186.
[3]李玉才.農村人畜飲水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7,10:36-37.
[4]李宗友.淺論農村人畜飲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