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鳳林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同時還應該重視對于學生開展有效的情感教育。因為通過語文教學開展情感教育,能夠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同時還可以很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本文主要通過介紹怎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了有效開展情感教學的策略,旨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認知過程固然重要,但是同時也應該注重包含情感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情感素質進行培養,把學生的情感素質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這樣既能夠保證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夠很好地保證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發展。由于現階段許多初中教學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感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緩慢;所以,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注重更新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加強情感教育,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語文教材中包含了許多情感和思想的內容,所以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注重感性和理性的雙重練習,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語文教學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應該努力創設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進來。前提就是讓學生有機會平等地參與到教學中,因為語文課時師生溝通和交流的地方,通過這種交流和溝通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品位和賞析語文知識,交流感情。教師應該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對于所學習的語文知識的想法。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夠得到發揮,因為他們能夠從教師的言行舉止當中感受到教師對于他們的尊重。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受到這種氣氛的感染,從而更加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創設良好的互動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
學生個性得到有效的發揮使學生積極努力學習的重要保證。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良好的互動空間,使其個性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夠把自己的講解和分析當成是學生的閱讀實踐。因為在一個班級內,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對于所學習的內容可以做出有個性的反應。教師應該用激情去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使其思維得到更好的拓展。例如在學習《故鄉》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感受自己對于故鄉的思念。如果當自己遠離家鄉的時候自己將會是什么心情。通過這種互動教學,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想象,能夠在不斷的想象中更加,理解文章的內容,在學習文中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情感教化,起到很好的情感教學的效果。
三、準確把握真情實感的契機,努力貼近生活
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語文學科有著獨特的自身特點。首先,語文學科設計的知識面比較廣,內容比較豐富。同時,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是經過編者對于中華幾千年歷史和文明進行精心編排的文章,其中涉及了文學;科學和歷史等豐富的知識。在這些知識中,會帶有不同的色彩和情感,所以通過開展情感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摒棄灌輸式教學方法,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想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應該針對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有效利用真情實感來開展語文教學,使學生能夠與作者一同更好地感受喜怒哀樂,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在學習《海燕》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能夠學習海燕的勇于拼搏的精神,面對困難不后退的勇氣。通過這種情感的渲染,使學生的感官能夠充分調動起來,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用心去感受,用心學習。
四、結合理論和實踐,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給學生講解語文理論知識之外,同時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實踐的能力,使其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來增強生活體驗,學習更多的知識。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效練習書面的知識和生活中的事物,這樣既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和文字的魅力,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和溝通能力。例如在學習《云南的歌會》的時候,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云南歌會的盛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想基礎。然后再讓學生看課文和一些網上關于歌會的視頻、圖片等資料。這樣學生能夠在學習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一定方式的實踐去檢驗,很好地保證了教學的效果。
五、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幫助作用,有效落實情感教育
隨著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越來越多,使語文課堂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所以,在開展情感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使多媒體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的發揮,通過把文學作品更加形象化的表述出來,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現桃花源的美景,這樣能夠把學生的情緒帶到文章中,對于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文章內容有著重要的意義。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通過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操,有效增強教學有效性。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擁有正確的情感觀。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價值體現。所以,這就需要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采取豐富的方式不斷加強情感教學,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林麗.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180.
[2]汪昕雨. 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發展——自主學習及情感體驗[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157.
[3]李奎文. 初中語文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目標的教學策略分析[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85.
[4]莫全洪.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1:131-132.
(作者單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