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自豪地回答:“那是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么沒有發明電燈?”
歷史老師
一位父親向歷史老師了解自己兒子的學習情況:“請您告訴我,我兒子歷史學得怎樣?當初我念書的時候,不喜歡這門課,考試總是不及格。”
歷史老師回答說:“歷史正在重演。”
通知書
“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半天老擺弄這張紙?”父親說著,從兒子手里奪過來,只見上面有老師寫的批語:在課堂上射彈弓,往同學的衣袋里裝蟲子……請家長來談一談。
“你在學校里盡干這個,你長大會成個什么人啊?”父親非常生氣,向兒子猛吼。
“爸爸,這不是我的通知書,是我從你的舊箱子里找到的。”
哲學教授
一位哲學教授在課上說:“不論對什么事情,聰明的人都會思考再三,只有笨蛋才會急于下結論。”
“您確信是這樣嗎?”一位認真聽講的學生問道。
“我確信如此。”教授肯定地回答。
警笛
一個一心想當歌唱家的女孩,剛剛上完第一堂課,就迫不及待地問音樂老師:“就您看來,我的聲音將來會不會有什么大的成就?”“噢,這個嘛,”音樂老師回答,“碰到火警,你的聲音倒可以派上用場。”
不同裁判
兩名法學院的大學生在爭論一個問題:學習法典的時候可不可以抽煙。他們各執己見,相持不下,最后去找一位教授裁判。
“教授,”一個學生先問,“在學習法典時能吸煙嗎?”
教授生氣地說道:“當然不行!”
另一個學生走近教授,說道:“他問得不對。是這樣,當人們在抽煙的時候可以學習法典嗎?”
“當然行!”教授高興地說。
文盲的尷尬
兒子指著書本上寫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問道:“爸爸,這些數字是什么意思啊?”
爸爸沒讀過幾年書,差不多是個文盲,他想了想,自信滿滿地答道:“兒子,這是孔子的QQ號呀!”
專賣老師
某校有大、小兩食堂,大的為學生用,小的為老師用,因為小食堂飯菜美味可口,許多學生便跑到小食堂吃飯,常弄得老師吃不上飯。為此,小食堂經理在門口貼出一則告示:
經研究決定,本食堂專賣老師,考慮實際情況,也賣學生,但先要賣老師,賣完老師,再賣學生,賣完為止。
太的含義
教師:“太的意思就是至高無上,像太上皇呀,太空呀,等等。明白了嗎?”
學生:“明白了,怪不得我爸爸總叫我媽媽太太呢!”
老師的責任
老師:“你的朗讀怎么沒一點進步?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在你這個年齡,已經朗讀得十分流利了。”
學生:“毫無疑問,這是因為您的老師比我的老師好。”
口吃有時也能派上用場
老王在小學任教,長得人高馬大威風凜凜,只是緊張、激動的時候講話會口吃。一次監考時,他發現有一個學生在作弊,就氣急敗壞地指著那名學生吼道:“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給我站起來!”
語畢,有5名學生同時站了起來……
自我介紹
班上新來一女生,她自我介紹:“我魏碧慧(未必會)是最聰明的,我魏碧慧(未必會)是最美麗的。”當同學們都稱贊她謙虛時,她不得不強調說:“我叫魏碧慧。”
一次課上,一個學生提了一個問題,老師一時答不上來。為了找臺階下,老師裝出很不屑的樣子說:“一個傻瓜提的問題,十個聰明人也回答不了。”
課堂上哄笑過后,只聽那學生說道:“難怪我考試總不及格。”
小學生:“孫子,你爺爺我在這呢。”
中學生:“小子,小心老子找人揍你。”
大學生:“嚇死本寶寶了,寶寶生氣了!”
現在的孩子是不是都倒著長了?
我國不同學習階段學生上課的差別:小學生上課費嘴,初中生上課費筆,高中生上課費腦,大學生上課費流量。
以前看僵尸電影,感覺僵尸好恐怖,但現在我覺得還是沒食堂大媽恐怖,因為食堂大媽最喜歡說兩句話: 1、你要吃哪個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