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斐 王小丹
新課程實施以來,新的教育理念引導著教學的改革,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成了我們一線教師共同面臨的問題。
我們學校是我縣率先開展高效課堂的學校之一,在2014年又被評選為寶雞市高效課堂四星級學校。隨著各門學科高效課堂的陸續開展,我們化學學科高效課堂也在有聲有色地進行著,我們化學學科高效課堂總體模式是三步四壞。所謂三步指的是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后訓練三個步驟,三步同時又貫穿著情境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鞏固提升四個環節同步進行中。在近兩年的不斷摸索實踐中,結合我們化學學科開展高效課堂活動的情況,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首先,要有結構合理的導讀評價方案。構建高效課堂,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上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課前預習和課后訓練,做到課堂內外有機結合,因此,應有結構合理的導讀評價單方案,指導學生有效地自學。
其次,在導讀評價單中自主學習部分完成的基礎上,在課堂上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展開探究教學,針對性地訓練學生比較缺乏的幾種化學思維能力。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科學探究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機和探索問題的欲望。
第三,在課堂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是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通過學生的有效參與,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學習、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加以引導,起到為學生導航的作用。
第四,在課堂上重視師生的感情交流。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將尊嚴還給學生,將自主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
第五,在課堂上重視班班通,人人通及優課平臺等多媒體教學平臺的使用。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顯示出許多優勢。如可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展示動態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將設計好的相似內容進行類比,引導學生找出其共同點和各自特點,從而得出規律,使零散知識結構化和網絡化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
第六,重視化學用語教學。在兩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感受到:學生成績的分水嶺就在化學用語的書寫上。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就像一道道坎,學生必須得跨過。即使學生對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應試成績上不來,也會大大挫傷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和意志。
第七,多積累、多反思、多總結,求改進。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之人,總結每一堂課的得與失,力求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這樣不斷積累,必然對今后的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平時多與其他教師交流,多注意和借鑒他人的一些好的做法,運用到自身教學實際中來。
第八,要有創新精神。其中包括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也包括教學模式的改進和突破,在教學中敢思索、敢實踐,勇于創新和突破。本來,學習就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就不應該是一件非常“循規蹈矩”的事,有了創新精神的老師,才會有敢想、敢質疑的學生,才能真正意義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有了“愛”才會有教育,教師的愛就是在教學中體現愛心和責任心,在平淡中出彩,讓每一節常規課都成為學生收益提高的高效課堂,實現讓學生“會學習,愛學習”。
在構建化學高效課堂活動中,我也深深感悟到,也要避免走入一些誤區。如以學生自學代替教師講授;認為高效課堂就是多提問、多活動、多討論,在課堂上,把“滿堂灌”變為“滿堂問”;化學實驗全用課件演示等。
總之,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它需要教師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持之以恒地貫穿于課堂內外。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