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學習英語容易出現動機不強,英語課堂滿堂昏昏欲睡的場面。本文以情感角度出發,探討了影響高中英語學習的一些情感因素如動機、焦慮和性格等,并從實踐角度提出了相應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情感因素;影響;措施
一、引言
在高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因素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根據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我們知道了學習的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習得。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情感狀態,尤其是對學科學習動機、態度和性格的培養。
二、影響學生學習的幾種情感因素
(一)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愿望和動力,是個體發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態度,它是推動英語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然而,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學習英語的動機只是簡單的為了應付高考,學習的興趣少之又少。他們在初中接觸英語是僅僅是因為好奇和一時的熱情,隨著難度增加,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初中到高中逐級遞減。另一方面,他們除了在英語課堂上接觸到英語,而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是不會碰見需要使用英語的場景。以上兩點,使得學習英語對于他們來說,就是記單詞、背語法和做練習,也使動機淡然無存。
(二)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學習者的認識、情緒、行為在學習上的傾向。它作為一種情感因素,對某一目標的具體事實和最終達到的成功程度是極為重要的。但,對于大部分高中而言,他們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應付老師,應付父母。這種“應付”的心態就是學習態度的不端正,也因為這種“應付”心態,使得對英語學科所能達到的程度而降低。
(三)焦慮
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同程度或形式的焦慮對學習效果產生影響。焦慮是由個人因素或令人擔憂的學習環境引起的。而在高中生中,英語學習的焦慮主要有以下三種:①交際焦慮,即在口語交際中,因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出現的焦慮。比如,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自覺性很小,害怕被老師點名提問,部分學生甚至害怕與老師目光接觸。②消極的社會評價,即英語學習者在學習或使用英語時,因怕丟面子而表現出的焦慮。比如,某些學生總是因為其他同學不好的評價,而不愿意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英語活動中,不愿意參與。③考試焦慮,即英語學習者在考試時所表現出來的焦慮。比如,在考試復習前幾周,性格變得暴躁易怒,帶著恐懼心理來對待考試以及成績的不理想,導致考試并未發揮出正常水平。
三、教師需要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
(一)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興趣,有效投入英語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必將更加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反之,缺乏對英語學習的投入程度不足,勢必會影響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一方面,教師可以進行問卷調查,探索學生失去學習動機的原因和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動機,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讓學習多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手段的優化與改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充分利用信息教學。所以,明確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提升英語。
(二)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增強英語學習魅力
大部分學生之所以在高中英語成績下滑,最根本的原因是認為高中英語太難。所以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我們應當降低難度,做好初高中的銜接。高中英語相對初中英語內容來說在難度上有很大的提高,詞匯的記憶難度也隨之提升。作為高一英語教師,我們要從學生初中英語難度為起點來降低高中英語的難度,做好做實高中內容的銜接與過渡,消除學生對高中英語的恐懼感,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要注意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實行整合,可以適當的刪除不合適的內容,適時增補相應具備生活化與美感的教學內容。最后,教材內容本身和學生都是有情感的,教師要從情感的角度對教材進行教學心理分析,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三)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成功,激發向上的內在動力
研究表明,適度的焦慮有利于英語學習,它能使學習者保持適度的緊張狀態,集中精力,而過低和過度的焦慮都不利于英語學習。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減輕學生的焦慮感,比如,創造輕松、愉快、友好、幽默的課堂氣氛,這有助于學生放松而降低焦慮的心情;正確對待學生的語言錯誤。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盡可能讓全體學生都得到進步與發展。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難度不同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活動組織與考試考核環節進行相應難度的調整,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讓絕大多數學生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標,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
(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民主,積極參與教學互動
(1)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因為喜歡教師從而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就強。所以,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師生情感交融的氣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對學生平等相待,尊重每個學生,尤其要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努力嘗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情感動態,及時了解學生出現的情感需要,適時給予幫助;另一方面,教師要利用自己情緒的感染力,使知識、信息帶有情感色彩,使課堂具有融洽、親切、充滿溫暖的氛圍。
(2)互助友好的合作學習模式。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是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這一措施,活躍了課堂,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給學生以更大的自主空間,使他們的多種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性格內向的同學也能主動參與了課堂討論,讓學生們在集體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積極情感因素在提升教學成效方面的作用,并努力付諸教學實踐,將其與教學各環節緊密結合起來,有效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黃玉芳.談情感因素對高中英語學習的影響[J].校園英語,2015
[2]武波.性格與外語學習[J].外語教學,1997.
作者簡介:
李靜(1990—),女,漢族,四川南充市人,教育學碩士,單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