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又是一個少有的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而清朝皇帝的后妃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本文試從清朝皇帝妃子的封號探究清代后宮女人之間的等級關系。
【關鍵詞】清朝;后宮;妃子;封號;等級關系
一、引言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少數名族建立起來的政權,在位皇帝共有12位,這些在朝堂上風光無限、叱咤風云的皇帝們是一個個有血有肉、鮮活的生命,背后少不了一群為了得到他們恩寵的后宮女人。一旦成為皇帝的女人,可以月月從國庫領薪水拿銀子。而具體的標準則參考她們獲得的封號。
二、清入關前妃子的等級關系
清朝在入關前并沒有設置非常嚴格的妃子們之間的等級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妃子們之間的斗爭也才慢慢拉開。
1.努爾哈赤的“大福晉”與“側福晉”。在關外努爾哈赤時期,沒有完備的后妃等級制度。所有的妻妾都叫“福晉”。所謂“福晉”,是滿語妻、貴婦的意思。《清史稿.后妃傳序》:“太祖初起,草創闊略,宮闈未有位號,但循國俗稱‘福晉。福晉蓋‘可敦之轉音,史述后妃,后人緣飾名之,非當時本稱也。”③在所有的“福晉”中設一個為“大福晉”,也叫“大妃”,地位相當于后來的皇后。為了區別于“大福晉”,也稱其他福晉為“側福晉”。在前面加上一個“側”字,表示旁邊的。“側福晉”的地位肯定是低于“大福晉”的。
2.皇太極的“一后四妃”。到了皇太極的時候,有了后妃之別,建立了五宮。中宮是最重要的,東宮和西宮次之,次東宮和次西宮更次之。中宮主人為大福晉哲哲,也就是皇后。其他四宮為妃。皇太極時期已經建立了清朝后宮制度的雛形。
三、清入關后妃子的等級關系
清朝在入關后,各方面的制度建立起來。這其中,對于妃子的等級關系做了明確的規定。《清史稿.后妃傳序》:順治十五年,采禮官之議:乾清宮設夫人一,淑儀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寧宮設貞容一、慎容二,勤侍無定數;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議定而未行。康熙以后,典制大備。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
1.皇后與皇貴妃、貴妃。皇后,皇帝的正妻。漢蔡邕《獨斷》卷下:“帝嫡妃曰皇后。”《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皇后”的封號意味著她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母儀天下。皇后是后宮眾妃之主,居住的寢宮多為中宮。而皇貴妃的設立可謂是給了皇后很大的危機感。“皇貴妃”的“貴”字在《說文》中的解釋為物不賤也,從貝臾聲。皇貴妃的地位次于皇后而在貴妃之上,相當于副皇后,只冊封一人。而“皇貴妃”較皇后又略低一點,因為“妃”字表明了“皇貴妃”并非皇帝的嫡妻,最多可以說是皇帝最愛的女人。而和皇貴妃一樣,貴妃也屬于清朝后宮高階的品級,但貴妃設立二人,不是獨尊。在清朝,皇后屬于一枝獨秀,位同帝尊,不設品級。皇貴妃,位列一品。貴妃,位列二品。能被冊封為這三個封號,對于己身和家族的命運都是非常有利的。
2.妃與嬪。妃、嬪,是皇帝的妾,侍從。從“妃”開始,封號前面就不會有“皇”字出現了,也就表示她們在后宮地位不是先要突出的。但即使再同一個封號上,也會有三六五等。比如說當兩人同時被皇帝冊封為“妃”,那么賜字的妃子的地位相對于沒有賜字的就會高一些。
3.貴人、常在、答應。貴人、常在、答應是清朝后宮女子的封號,都不設定人數,屬于低階的品階。“貴人”二字雖有前有個“貴”字綴著,但仍然不能表現出身份的顯貴,后面一個“人”字更加把這個封號往下拉了,已經是接近于“常人”了。“常在”的“常”字有普通的、一般的意思。“常在”這個封號就表明了地位的普通,不是重要的人物。而“答應”是回應的意思。用“答應”二字做封號說明了地位的低下,沒有權利在手,只能唯諾地答應事情,順從別人的意思。貴人位列妃嬪之下,位高于常在、答應。秀女入宮一般先被封為答應。然后其中一些晉升為常在、貴人、嬪、妃、貴妃。貴人、常在、答應都是沒有定位的封號,分別屬于五品、六品、七品。這些品階的后宮女子的命運都是比較悲慘的,沒有什么出頭之日了。
結束語
清朝的后宮制度相對于之前的朝代做了很多的變動,簡化了很多繁雜的封號。清朝后宮的女子都試圖用自己的絕佳美色、顯赫的家世去迷住那個坐擁天下的皇帝。但是,帝王心深似海。沒有人知道下一秒誰會失寵一腳跌入幽暗的冷宮或者誰又憑借著什么機遇一舉登峰飛黃騰達。其中不乏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絢麗色彩的女子,如那位唱著悠揚動聽的江南小曲的蘭兒。清朝不僅留給今天中國人民國家版圖與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物質財富,還留下了許多未解的疑惑與等級森然的制度。
【參考文獻】
[1]邸雯鈺,張原.淺析清朝后妃的基本發式及其變化原因[J].藝術科技,2015年3月.
[2]王芳.幾個戴上“最”字桂冠的清朝皇帝[J].文史天地,2008年第9期
[3]趙爾巽等.《清史稿》卷二百十四[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楊瑤.清朝后妃制度初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9期.
[5]向斯.“女皇”的世界——慈禧太后[J].紫禁城,2009年第5期
[6]楊成廉.清朝皇帝的中國觀[J].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