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
摘要:現階段小微企業面臨著融資難這一不可避免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問題越發嚴重到阻礙小微企業發展的地步,逐漸轉變為遏制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為了更好地研究小微企業發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發展困境,文章就小微企業融資難這個世界性話題展開了一系列調查。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措施
現階段小微企業面臨著融資難這一不可避免的問題,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擾,我們就吉林省延邊州的敦化市、延吉市、圖們市等地的制造業、批發零售業、餐飲住宿類等小微企業的各小微企業主、組織管理人員進行了調查問卷,發現大多數的小微企業糾于各種原因很少通過銀行這種傳統的融資方式進行融資,部分選擇民間貸款或信用社。調查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體現了延邊州小微企業在融資上存在的問題,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研究起到了重要意義。
一、延邊地區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延邊地區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1. 融資緊張問題
我們針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就吉林省延邊州敦化市、延吉市、圖們市等地區運用調查問卷和民間走訪的方式進行調查。針對數據分析可見,約58%的小微企業融資情況正常,尚不存在融資障礙;約17%的小微企業目前資金充裕,由此可見,大部分小微企業目前資金狀況不存在問題,但仍有大約25%的小微企業目前面臨著資金狀況緊張的問題,他們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解決自身融資困境。
2. 小微企業由于各種原因沒有或無法從銀行申請貸款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數據中整理發現,大約22%的中小企業主并沒有向銀行貸款,大約四分之一的小微企業主覺得需要向銀行貸款卻并未選擇,他們或者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了其他方式也不得而知;約27%的小微企業主向銀行申請貸款了,卻被殘忍拒絕;只有約26%的小微企業主不但選擇了向銀行申請了貸款,也成功的獲得了貸款。
3. 融資渠道過于單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夠及自身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調查中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小微企業主在選擇融資渠道時還是會選擇以銀行為主要融資渠道,同時,選擇信用社貸款,選擇小額貸款公司等方式進行信貸也不乏其數,還有很多小微企業主會選擇銀行借貸這種渠道,結果卻并不理想,大多數小微企業主認為阻礙融資的主要原因是融資渠道過于單一,他們沒有合適的選擇;大約1/5認為政府政策法規不夠,無法達到或滿足小微企業的需求,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和保護力度都不夠;還有一部分小微企業主覺得自身的管理存在缺陷。
(二)延邊地區小微企業融資存在問題的成因
1. 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原因在于融資渠道狹窄
狹窄的融資渠道和單一的融資模式使小微企業在融資上步履維艱,小微企業無法利用大多數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無非是通過兩種方式,第一,內源資金,通過自有資產和累積的資金進行融資。第二,外源資金聚集,也就是信貸。中小企業通過銀行貸款、向親戚朋友借款的民間貸款、通過擔保機構簡介向銀行貸款、信用社貸款等方式進行信貸。除了這兩種融資方式,恐怕再也想不出其他的融資方式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弊端,由此可見融資渠道的狹窄,融資方式的單一。
2. 缺乏科學有效的計劃和預測融資發生的本領
通過調查走訪,不難發現,資金缺乏融資困難的小微企業主缺乏科學有效的計劃和預測融資發生的本領,在亟待解決融資問題時不能很好地應對。管理者自身素質不夠高,一度缺乏現代經營理念,不能很好的帶動團隊發展,在遇到問題不能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理性的面對,無法帶領團隊積極正面地發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3. 融資成本不斷提高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小微企業主通過銀行進行貸款時,往往會因為審批手段不斷復雜,貸款業務量不斷增大,審批工作不斷加重,風險程度不斷增加,報酬率不斷提高等原因導致融資成本不斷提高。過大的融資成本強勁的阻礙著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使得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最終成為阻礙其發展的瓶頸。
4. 政府扶持力度不夠
小微企業在融資上存在著巨大障礙,這和政府扶持力度小有著很大的關系。政府過分照顧大企業,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遠遠不夠,同時,政府針對小微企業融資情況保護力度不夠,未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者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都是直接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因素。
5. 以銀行為主的融資體系不健全
首先,可供擔保抵押的財產影響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從而成為間接影響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因素。抵押品變現難,資金信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礙。其次,銀行自身信用體系不夠健全同樣影響著小微企業的發展,信息不透明使得小微企業在信貸這條路上一直處于劣勢。同時,銀行規模小,沒有完整的管理體系,管理水平低等原因也同樣間接阻礙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問題。
6. 企業與銀行關系不夠融洽
與大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無法平等地從商業銀行機構獲得資金。小微企業存在著很多缺陷,如自身財務管理體系不健全,融資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穩定性較差,信息不對稱等缺陷使得其信用受到威脅,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從正規的金融機構獲得充足的資金。同時很多小微企業主由于沒有及時償還銀行貸款,銀行對相關人員處罰嚴厲,使之逐漸對小微企業產生厭惡,從而不愿意繼續貸款給小微企業,這也使得小微企業無法解決銀行信貸的問題。
二、針對延邊地區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采取解決措施
(一)政府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
在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政府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政府的政策法規直接影行著小微企業是否通過銀行這種傳統融資方式進行融資。首先,政府應加大財政補貼。例如稅收減免,貸款利率降低,增加財政補貼額;其次,還可以進行銀行信貸在一定程度上給予福利,發起鼓勵政策,使小微企業積極進行銀行信貸。政府及相關部門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
(二)積極拓寬融資渠道
如今單一狹窄的融資渠道使小微企業即使有意愿進行融資,沒有可以適合選擇的融資渠道,融資難問題無法解決。如果拓寬了融資渠道,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三)完善銀行為主的融資體系
完善銀行為主的融資體系,包括擔保體系和信用體系,使融資租賃成為可能。健全銀行的信用結構,努力發展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增加可供抵押發展的產品,提升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力度,使抵押品變現難這一問題不再困擾小微企業的融資發展。
(四)改善企業與銀行的關系,加強企業自身的誠信建設
小微企業要在規定的日期內積極償還貸款,給銀行留個好印象。使銀行可以更好的貸款給小微企業,使銀行對小微企業不再抱有成見。同時不會因為小微企業規模小,資本和經營管理水平低,抗風險能力低,穩定性差等因素只貸款大企業而對小微企業視而不見,使銀行可以公平公正的對待小微企業,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的困難。
(五)降低融資成本
降低融資成本可以使銀行信貸在小微企業主眼中成為可能。小微企業選擇對銀行銀貸避而不見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融資成本不斷提高使得小微企業無法面對償還融資成本的巨大代價。倘若降低了融資成本,或者政府加大財政補貼進而間接降低融資成本的話,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融資難的問題。
(六)加強小微企業的文化建設,規范財務管理制度
培養優質的良好的職業素養,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學會在困難面前積極冷靜的解決問題,引領團隊向正的方向不斷前進。合理地規劃預測未來局勢,做出融資計劃,開辟長遠的發展戰略。可以在融資情況面對阻礙的時候從容地解決問題。規范財務管理制度,改善落后的不規范的會計核算手段。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擾,在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小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斷面對著困難和挑戰,融資難一直是阻礙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必須解決融資難這個根本性問題才能使小微企業的發展更加順暢。小微企業融資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唯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徹底的解決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面臨的困境。
參考文獻:
李文啟.互聯網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研究[J].中州學刊,2014(08).
*本文為2015年度吉林大學創新訓練國家級培育項目“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編號: 2015831295)成果。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