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忱
【摘要】文化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外漢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同時學習中華文化可以幫助漢語學習者更好地掌握漢語。本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的關系,第二部分闡述文化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關鍵字】文化;語言;關系;原則
一、國際漢語教學中文化與語言的關系
1.文化教學是語言教學的終極目標
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秘書長張德鑫先生指出“:對外漢語教學的宏觀宗旨是弘揚中華文明,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對外漢語教學就是傳播中國文化?!标憙€明教授也曾說:“語言的學習會加強文化認同感。語言永遠只是載體,把中華文化推向世界才是漢語教學的目的?!笨梢哉f,國際漢語教學不是簡單地教授漢語,而是通過漢語這門語言作為媒介最終實現弘揚中華文化這一目標。通過在漢語教學中展開文化教學,讓中華文化的廣泛傳播,讓世界各國的人們有機會真正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了解的前提下,讓更多的人對中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且逐漸增強對中華文化的接受、認同乃至于喜愛,提高中華文化世界影響力、提升中國的軟實力。
2.語言教學是文化教學的媒介
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傳播的媒介。只有海外的學習者掌握了一定的漢語,才能對他們進行文化教學。單純的依靠海外學習者母語的翻譯,不能體現中華文化的精華。例如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被譯為《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 the leopard》(四海之內皆兄弟)雖然很貼近主題但是依然無法體現其精髓。所以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漢語,才能更好地學習中華的文化。文化教學依賴于語言教學。通過對海外教學使用的漢語課本的研究中發現,文化點通過課文即語言點體現。通過課文教學逐步引申到文化教學,如果單純的拿出固定的時間講中華文化,學生也會感覺枯燥,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二、導入文化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語言和文化良好結合
如上述文章中提到,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成,既是文化的載體,同時語言本身也是文化。文化教學如果沒有語言作為載體將無法進行,所以脫離語言教學空談文化學習毫不現實。讓語言點和文化點良好的結合,語言點體現文化點,從語言點教學過渡到文化點教學應該做到“潤物細無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中國的相關文化、習慣,不牽強、不做作。例如,相關教材中都有時間表達法的課程內容,在講授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談一些中國人的時間觀念。
2.注重交際
傳播漢語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弘揚中華文化,教授漢語最直接的目標是讓學習者達成交際。所以不管是在語言點教學還是文化點教學環節中都應該以達成交際為主要目標。漢語基礎知識學習得好能夠讓學習者會說漢語,但不管漢語水平多高如果不掌握文化在交際中依然會出現問題。所以文化因素也可能成為學好漢語的障礙。所以學習中國的民族文化、交際習俗是十分重要的。中國人見面時喜歡問別人“吃了嗎?”在外國人的觀念中,問吃飯了嗎,是打算邀請他吃飯。還有中國人告別的時候可能會說:“有機會一起吃飯”。這樣在外國人看來會以為是真心邀請他吃飯。但上述的兩種情況都是中國人最普遍使用的寒暄語,只是客套一下,并沒有真的邀請人吃飯的意思。這樣的文化差異就容易造成誤會。如果漢語教師僅僅告訴學習者這是中國人的習慣,顯然不夠,還應介紹這句問候語背后中國人一直奉行的“民以食為天”的觀念。而且并不是不分對象、場合的使用,而是用在熟人之間、在吃飯前后時的問候語。
3.文化點民族性與時代性并重的原則
在國際漢語文化教學中,我們所教授給學生的文化必須是極具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的民族性是本民族文化區別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也是在民族發展的歷史中所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例如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節日、稱呼等都具有顯著的民族特征,與其他民族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在課堂上使學生接觸到的文化內容應當是最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中華民族最經典的。例如中國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茶文化,絲綢之路、唐詩宋詞,中國各個少數民族與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歷史概括等等,這些都是深深帶有中華傳統特征烙印的文化。
4.循序漸進的原則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都要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對外漢語中的文化教學也同樣如是。不同階段中的學生的漢語水平有所差異,那么不同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興趣和學習能力也都有相應的差異,不能一概而論。因此,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地選擇教學內容。在初級階段的學習者水平比較低,深奧的歷史文化即使講了他們理解也有困難,教師在初級階段的當務之急應該是選擇滿足他們交際需求的內容講解,盡可能的避免他們在交際中出現因為文化導致的嚴重錯誤。滿足初級階段的水平后,中級階段可以開始通過漢語詞匯層,向學生介紹漢民族文化的狀況和詞匯的文化淵源?!爸屑夒A段的語言文化因素應重點體現在詞、成語、俗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中。只有了解了它們的文化背景,才能結合語法、句式進行正確的語言交際。”在高級階段,學生的漢語水平都很高,又經過了一段時期的漢語學習應該選取中華中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可以體現中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內容的文化知識,進一步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加深對漢語文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