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開揚 徐林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精神,鞏固和深化貴州民主法治創建成果,建設法治貴州,優化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加快貴州全面依法治縣工作的步伐,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現以岑鞏縣為例,對我省依法治縣工作進行調查研究。
1999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表明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基本方略。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在新中國法治建設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所作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依法治國的若干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2014年11月,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貴州省委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2014年11月,州委九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黔東南州委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州的決定》。依法治國方略寫入憲法,賦予依法治國方略以憲法地位,十八屆四中全會及省、州全會精神對法治建設作了部署安排,為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縣的實施提供了根本保障并指明了方向。
一、岑鞏縣部署全面實施依法治縣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及省、州全會精神,2014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岑鞏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岑鞏縣委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的意見》。會議決定嚴格按照中央確定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縣、加快建設法治岑鞏。到2020年,基本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制監督體系、完善的法治保障體系,黨內法規體系得到嚴格遵守,黨員干部法治思維能力和依法辦事能力明顯提高、人民群眾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大幅提升,各類社會合法主體權益得到切實保障,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政風清肅、鄉風文明的法治環境明顯改善,法治岑鞏基本建成。
會議號召,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堅持依憲執政、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不斷開創法治岑鞏建設新局面。
二、我縣依法治縣工作的基礎現狀
為加快推進我縣依法治縣工作的實施,為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我校課題組深入基層通過召開座談會及走訪調查,對象涉及4個鄉(鎮)的8個村172人,其中女29人;調查結果顯示,聽說過依法治縣的有115人,占67%;認為法治重要的有106人,占62%;認為我縣法制基礎現狀薄弱的有66人,占38%,認為法治基礎一般的有50人,占29%,認為法治基礎好的有56人,占33%。通過調研,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我縣已初步建立健全依法治理機構機制。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緊緊抓住依法治縣的工作關鍵,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相繼出臺有關政策,建立工作機制,把干部法治表現存入個人檔案,作為提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據,為推進依法治縣工作奠定一定基礎,但與真正實現法治岑鞏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2.部分干部群眾法治意識淡薄、法律素質不高。由于我縣依法治理處于起步階段,一些部門領導對依法治縣的認識不足,依法決策的意識不強,個人主觀意識濃,存在執法不公或違規執法的現象,社會監督力度不大;部分群眾法治觀念比較淡薄,對司法公正缺乏信心,迷信天意,不愿或無力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或是對法律一知半解,在矛盾糾紛調節中固執己見,只講權利不盡義務。社會組織干部群眾學法時間少,未能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及守法的良好氛圍。
3.執法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監督。面對諸多的法律法規,雖然縣法治辦、普法辦出臺了《全面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菜單式”普法工作方案》等文件。但部分執法部門重執法輕普法,未能及時深入貫徹執行文件精神,多渠道多形式滿足群眾法律知識的需求。執法缺乏有效監督,例如雖有廣告法,但一些媒體只講經濟利益,甚至播出一些虛假或少兒不宜的廣告。此類廣告雖經濟收入高,但社會效益低,嚴重缺失了社會公德,違背了法律的根本宗旨。
4.執法環境不理想。當前執法環境令人堪憂,群眾遇事講宗族,比勢力,信訪不信法;執法部門在執行公務時,常遭謾罵、毆打,社會影響惡劣,給一線執法者帶來巨大心理壓力與傷害。部分領導干部存在盲目濫用職權、違紀違法和干預司法;部分群眾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不按章辦事,導致干群關系緊張,社會矛盾凸顯,嚴重影響法治建設的推進。
以上情況說明我縣干部群眾總體法治思維意識不強,依法治縣基礎現狀薄弱,法治環境有待更進一步營造。全面推進依法治縣工作任重而道遠。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的對策建議
1.強信心建機制,加強和改進縣委對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的領導。依法治縣是關系岑鞏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重要舉措,既關乎縣委自身建設,也關乎岑鞏經濟社會發展前景;縣委的正確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縣、加快岑鞏建設最根本的保證。為此,必須加強和改進縣委對依法治縣工作的領導,并貫徹到推進依法治縣的全過程。成立工作機構,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著力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體系。把各鄉鎮、縣直單位的依法治理工作考評結果列入縣委、縣政府年終目標績效考核,貢獻較大的單位或個人應給與一定的獎勵,引導好政策長期執行。進一步推行落實好領導集體決策,班子龍頭示范制度,細化任務,組織人員,安排經費,抓好落實,樹立依法治縣必勝的信心。
2.創新普法方式,增強干部群眾法治思維意識。以領導干部為重點切實抓好公職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廣大群眾的法制宣傳教育,把領導干部培養成法治思維及依法治理的排頭兵。進一步健全各級黨委(組)學習法律制度,針對部門性質,以集中學習和培訓的方式積極組織公職人員學習憲法和本單位相關法規為主,兼學其它法規為輔。建議把憲法和關乎民生的基本法引入中小學課堂,堅持法制教育從娃娃抓起,普法活動通過學生帶動家庭,職工帶動家庭,進而帶動全社會。繼續將依法治縣納入縣委黨校主體班培訓內容,進一步加強對參訓學員的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提升其法治素質。利用趕集日、春節等重要時節加強對村民特別是外出務工人員維權意識及相關法律的宣傳教育,積極向用人單位宣傳《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要有目的性地開展對村“兩委”干部、黨員、團員或青年、婦女的法律知識及惠民政策培訓,可先以美麗鄉村示范村、法治示范村為重點,逐步向推進村及行政村全面鋪開。
3.加強法治隊伍建設,整合執法隊伍。優化法治人才資源配置,按政策提高專業人才福利待遇,調動工作激情,充分體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加強財政經費投入,逐步改善辦公設施和條件,提高執法效率。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分清權責,加強執法水平和效果的監督與考評,逐步提升法治隊伍的整體執法能力和水平。
4.切實做好社會矛盾化解、營造全民守法氛圍。加強普法工作,根據不同時期基層工作特點,結合群眾切身利益,針對性的開展基層普法宣傳工作。多用身邊人、身邊事及典型案例,生動形象地進行法治教育。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培養群眾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模式,切實增強岑鞏法治建設的群眾基礎。
總之,依法治縣是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戰略的重點內容,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縣,我們不僅要有具體可行的方案,更要注重落實在行動上。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縣工程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立足于當前,著眼于未來;深入研究岑鞏縣情,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快依法治縣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更加扎實地堅持和推進依法治縣,努力實現我縣各項工作法治化,向著建設法治岑鞏的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