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 賈雯
【摘要】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最根本體現在共同富裕上,資本主義是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而社會主義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是為全體人民服務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讓全體人民達到共同富裕。這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內容中最終的目標。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途徑和手段,而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目標。他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很好的結合起來闡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對于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重要的理論作用。
【關鍵詞】社會主義本質;共同富裕;兩極分化;根本利益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要建設社會主義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進而才能建設社會主義。之前我們忽視了生產力,一味的拔高生產關系,認為生產關系提高了,我們就進入了社會主義,認為社會主義只有純的公有制,其他的私有經濟成分是不允許存在的,這嚴重挫傷了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導致社會生產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這根本體現不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級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在總結了之前的經驗教訓,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放在社會主義本質理論中,是因為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這是我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過去我們一直忽視生產力,從而使得我們的人民生活水平低。鄧小平指出:發展生產力,增加人民收入,是壓倒一切的標準,這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我們一定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使我們的生產力優于資本主義國家。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在談社會主義基本特征時,把生產資料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最主要的或起決定性的特征。但是我國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并沒有經歷像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所以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并且我國是農業大國,要趕超西方發達國家至少要上百年,這就要求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鄧小平創造性的提出這一點,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
對于以前對社會主義判斷的標準之一——公有制,鄧小平提出,公有制作為主體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之一,但是在公有制作為主體的基礎上,要允許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一切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一切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可以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這極大的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大提高了生產力。鄧小平抓住了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的法寶,并找到了社會主義國家自身發展的蓬勃力量。
把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寫進社會主義的本質理論中,這是社會主義國家要達到的目標,而共同富裕是最終目標。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這是消滅剝削的具體化,相對應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是消滅兩級分化的具體化,從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但是分析現今的社會狀況,剝削仍就存在,特別是我國的兩極分化日趨擴大,人民對于公平正義的呼吁聲也越來越激烈,防止兩級分化是我們重要的任務之一,這也是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和前提。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滋生出的腐敗現象越來越多,官員們高額的非法收入,越來越引起百姓的不滿;一些企業通過非法手段謀取暴利;以及現在日趨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一些商家違背誠信甚至以損害人民身體健康為代價賺取高昂利潤;一些上層階級過著奢侈的生活,相反也有一部分底層人民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干著最臟的活,卻拿到的是微薄的收入,甚至連房子也住不起,在寒冷的冬天蜷縮在橋洞下面。還有一些貧困山村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學,上學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除了人民收入的差距大,還有就是地區差異很大,東部地區發展日新月異,而西部發展還是相對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這些都深刻的反映出兩極分化的嚴重性,窮的太窮,富的太富,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來防止兩級分化擴大。鄧小平當時提出社會主義本質的時候就說到希望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達到富裕,然后先富帶后富,這里體現了鄧小平說的不是同時富裕,而是先富帶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這需要我們經過長期,艱苦,復雜的努力,其中合理的稅收是調節收入的一項重要措施。把握好稅率的和適度,可以很好的調節高收入,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但是根本還是發展生產,讓更多的發展成果惠及人民,讓絕大多數的人們錢包鼓起來。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國家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我們要相信社會主義,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黨的帶領下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許耀桐《深刻理解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載《社會主義研究》1993.第二期
[2]包雅瑋《解讀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視角下的發展》載《重慶工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
[3]鄧小平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