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恩澤
【摘要】“兩會”是我國一年一度的政治盛會,通過“兩會”可以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和整理,傳達給黨中央,黨和政府的意志與主張也可以通過“兩會”更好地傳達給人民群眾。《人民日報》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人民日報》以其獨特地位,全面地報道和解讀“兩會”,成為了“兩會”報道的排頭兵,以此為研究對象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不言而喻。從《人民日報》對“兩會”報道的變化中可以看出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本文將以《人民日報》2006~2016年對“兩會”的報道為研究樣本,分析“兩會”報道在這十年間的發展與變化。
【關鍵詞】《人民日報》、“兩會”報道;十年變化
第一節報道內容的豐富
在進入新世紀以后,為了更好地報道每年“兩會”,《人民日報》推出了新的版面《兩會特刊》,在版面增加之后,內容也得到了很大的充實,以2015年的“兩會”報道為例,自“兩會”開始,每期的第十一版都會有名為“議改革、論發展、建真言、獻實策”的專版,每期都有二十位左右的代表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了《人民日報》強大的信息整合能力,打破了對于某位代表的提案的獨立報道,實現了將相似的意見從不同鄰域與角度的闡述,使單版的報道內容極大地提升,使讀者可以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
除此之外,“兩會”報道的內容也非常地干凈養眼,《人民日報》創刊于1946年,至今已經有了14次改革,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3年,而本文的研究樣本就包括了這個時間節點。在2013年的那次改版中特別強調了要服務讀者,注意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改進文風,說老百姓能聽懂的話,增強可讀性。對于“兩會”報道的變化更是其改版的集中體現。使近幾年的“兩會”報道中出現了“形式新、內容活、版面靚、服務性強等特點。
《人民日報》作為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也確實是匯集了全國最優秀的一批新聞人才,自2006~2016《人民日報》的版面設計也是在不斷優化,在內容無論怎樣多的情況下都是多而不亂的,就如前文中提到的那個“議改革、論發展、建真言、獻實策”的專版中,每期近二十位代表的建言被有層次地安排在了那一版中。
在2015年3月3日的《人民日報》上,推出了一版專題報道叫做“全面深化改革,勇闖關鍵年”其中重點介紹了簡政放權、財稅改革、戶籍改革等不同方面的問題。在每個問題下都分有三個部分,分為新聞回放、代表委員有話說和數字點睛。
第二節報道形式的創新
在近幾年《人民日報》對“兩會”報道中極為出彩的就是對政府工作報道的報道,1.8萬字的政府工作報道這種大部頭的東西如何報道才能讓老百姓看得懂、愿意看是一個大問題。
筆者認為《人民日報》對于“兩會”的報道可以說是舉重若輕的,以四兩撥千斤之巧化解了政府工作報告報道之難。首先在3月6日,《人民日報》頭版報眼的位置,推出了數說政府工作報道,從GDP、CPI、就業人數(新增)、農村貧困人口數量減少、保障房建設數量五個方面回顧了2014年的主要成績和
2015年主要預期目標,這一下子就撈出了政府工作報告的一批干貨。
更出彩的是“兩會”特刊的第一版,一張圖讀懂政府工作報告,從回顧2014和2015年工作總體布置兩個方面鋪陳政府工作報道。回顧中有一穩一進、增速穩、就業穩、價格穩,數字大而醒目,直觀易懂。
2015年《人民日報》“兩會”報道,在頭版設置了熱議和代表委員議國是,還在“兩會”特刊中推出了“兩會”e客廳,2014成績單,聲音2015,“議改革、論發展、建真言、獻實策”,解碼會內會外,而且在報道之中還利用了大數據加以例證。
重視民意,將百姓的意見提升到了一個高度,在報紙編輯中,報紙頭版右上角的位置被稱為報眼,因為它與《人民日報》的報頭平行,所以雖然它不是最重要的,但卻是最醒目的在過去一年的《人民日報》中,以習近平為關鍵詞的新聞在報眼的位置出現的頻率近70%。
2015年的“兩會”報道中,在報眼的位置出現了一個名為“熱議”的專欄,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各級的人大代表都在這里發言,上至各個省市的一把手,下至村主任、村支書和普通的人民代表,這體現了對于民意的重視程度,也體現了我國的民主建設的發展。
關注普通人,在2015年的“兩會”特刊中,有一個欄目叫做“兩會”表情,都是那些代表們在會場內外的表情,值得一提的是在每組報道圖片集的最后一張照片往往都是一張拍攝記著的照片,他們或在新聞發布會的現場架設長槍短炮,或在人民大會堂的東門外做現場報道,這種媒體關注媒體的方式也很有意思,而今年也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贏得了國內國際的更高的關注。
通過對于“兩會”報道的變化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兩會”的代表們更加珍惜自己手中的權利,《人民日報》也給他們的意見的表達搭建了一個意見建議充分表達的平臺,《人民日報》對于“兩會”的報道也越來越接地氣,貼近群眾。
【參考文獻】
[1]《從獨白到對話:<人民日報>“兩會”報道演變研究1978~2011》賀蕾復旦大學
[2]《從<人民日報>“兩會”報道的話語分析看中國社會變遷》李建楠中國海洋大學
[3]《<人民日報>2003—2012“兩會”報道研究》贠琪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