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中 張津碩 胥迪文
【摘要】毛澤東是當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毛澤東在許多領域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尤其是在軍事方面,因此,毛澤東軍事思想在我國歷史地位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當今時代,我國在發展的軍事的過程中,可以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理論依據,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善軍事的條件,并堅持利用毛澤東軍事想,建設現代國防,這對我國未來的軍事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只有我國的軍事領域顯著突出,我國才能立足與世界,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從而不被世界淘汰。
【關鍵詞】毛澤東軍事思想;理論價值;歷史地位
前言
毛澤東軍事思想對我國軍事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引領者我國軍事的發展,是新中國軍事發展的基礎。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把毛澤東軍事思想作為我國新時期發展軍事領域的基礎,不斷對軍事理論進行創新和感覺,從而推動我國軍事的發展。
一、關于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理論價值分析
1.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我國軍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社會發展情況和軍事領域在不斷發生變化,盡管如此,我國在建設軍事的過程中,依舊遵循毛澤東軍事思想。從毛澤東思想中我國軍事領導人能全方面的結合我國軍事國情,分析新時期我國軍事建設方針,并能合理的明確軍事活動立場,觀點和方法,從而發展我國的軍事。由此得知,毛澤東軍事思想作為我國軍事建設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其性質、地位和作用都在我國具有重要的位置。因此,無論什么時期,我國都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理論依據,建設我國的軍事,拓展我國軍事領域[1]。
2.新中國軍事的發展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必然歷史延續
在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和人民的軍事行動,是一個由不同層次結合成的統一過程。其軍隊和人民的統一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不同方面的軍事斗爭或軍事主義,盡管所面對任務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層次不一,但全都視為黨領導的軍事實踐活動,主要以實現黨的政治任務為主要目的,其保障無產階級人民群眾的利益所開展的軍事實踐活動,具有政治目的和實踐基礎的統一性;二、不同方面的軍事活動,都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理論基礎,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作風,具有理論基礎、思想路線和思想作風上的統一性;三、各個階段創建的軍事思想,都以中國共產黨的軍事理論為核心,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在軍事上的理性反映,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事實踐經驗和人民的實踐經驗統一結合,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在中國軍事方面的運用。屬于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具有理論根源和理論性質上的完全統一性。
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1.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歷史地位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影響了當代和現代的軍事理論,尤其是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借鑒了馬克思主義的軍事理論,因此,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思想獨樹一幟。在毛澤東借鑒了馬克思主義的軍事理論后,其軍事在當代和現代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西方軍事家對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評價為,“毛澤東是打開現代軍事奧秘的重要人物”。日本著名軍事家林克和池野也認為,毛澤東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的軍事理論創新后,其軍事理論更為全面。日本軍事家指出,毛澤東是系統化游擊戰始祖,并且他也是現代游擊戰爭之父,典型的實踐指導者。其次,大部分國外學者認為,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以影響到了第三世界國家民族解放戰爭,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使得世界各國家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為世界各國軍事做了巨大的貢獻,毛澤東的軍事著作已被世界各國翻譯出版,部分國家的軍事院校還專門開設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課程[3]。
2.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作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占據主體地位,科學技術產生影響了世界戰爭形勢。中國的軍事國情也隨之變化,在新形勢下我國軍事發展轉為科技信息化,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仍為主導。例如: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能否跟上世界軍事發展的趨勢,打贏未來可能發生的高技術戰爭,切實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統一是我國軍事發展的重中之重。此外,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能否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始終成為黨絕對領導下的革命軍隊。盡管我軍的具體環境、條件和基本任務等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但是,對于打得贏、變質這兩個歷史性課題的解決,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作用。
結束語
總之,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的理論價值和歷史地位反映一個時代的軍事發展,它總是根據新的客觀現實不斷地增添新的內容。正如毛澤東所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是停止的,是向前發展的,十大軍事原則也要根據今后戰爭的實際情況,加以補充和發展,有的可能要修正。鄧小平和江澤民的國防建設軍隊建設思想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的繼承和創造性發展。因而,毛澤東的軍事思在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基礎上,具有長期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任海泉.正確認識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價值[J].黨的文獻,2013,(1):12-23
[2]于保帥.國外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研究歷程[J].青年與社會,2013,(12);45-56
[3]于保帥.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探索研究[J].青春歲月,2013,(22):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