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健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能夠將知識學好的關鍵,學生只有對知識產生學習興趣,自己才可能去主動求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外實驗正好能夠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學生參加物理實驗的時候會看到自己之前沒有見過的現象,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學會觀察事物是學習物理的開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所以上實驗課的時候,無論是學生自己動手還是老師演示,都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找出物理現象里的各種規律。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學科,對知識渴求的欲望比較強烈,并且學生自身的思維比較敏捷,能夠很快接受新知識,老師給學生教學的時候,要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生活中的事物結合起來。例如,講述小孔成像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用易拉罐給學生演示,在易拉罐上面戳一個小孔,之后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其中的物理現象,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物理知識和人們平時的生活密切相關,老師需要利用生活里面的各種物理現象,無形中給學生進行課外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另一種方式來學習物理知識,該種教學形式是初中物理教學中課外實驗比較關鍵的地方。所以,老師要經常給學生布置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作業,給學生創造與實際物理現象接觸的機會,并且讓學生在探索和思考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解和創新能力。
四、鍛煉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
課堂實驗與課后實驗有著很大區別,課堂實驗知識老師給學生進行演示,在演示過程中給學生講述物理理論知識,一般情況下學生不能夠主動參與該實驗中,使很多學生不能夠體會到實驗中存在的物理現象。課后實驗能夠對學生手腦并用能力進行很好鍛煉,讓學生既可以學習物理知識,也可以將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大大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老師不但需要給學生傳授理論,而且需要用課外實驗課對學生的實際思考和動手能力進行培養,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現象結合起來,最終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