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湖北省恩施州民族醫院,湖北 恩施 445000)
?
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療效觀察
劉勇
(湖北省恩施州民族醫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探討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6例確診為急性加重期的CPHD患者隨機組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對照組33例采用常規治療方案治療,治療組33例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治療。2周后觀察臨床療效,并記錄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結果經過2周的臨床治療后,2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2組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血脂指標、血液流變學指標、肺動脈壓力以及腦鈉肽均較治療前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且治療組均較對照組改善更加明顯(P均<0.05)。在治療的過程中有些患者會出現輕度消化道癥狀、血小板下降以及皮疹等不良反應,但未見明顯的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不良反應。結論丹紅注射液治療急性加重期的CPHD患者臨床效果較好,不良反應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丹紅注射液;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PHD)簡稱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組織、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變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產生肺動脈高壓,繼而使右心室擴張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臟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和左心病變引起者[1]。CPHD的急性加重期可導致肺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高,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筆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33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3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確診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66例,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齡42~76(57.6±12.8)歲。CPHD診斷參考1980年全國第三次肺心病專業會議修訂的標準[2]。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糖尿病擴張型心肌病、腦血管病以及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患者。根據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制定的心功能評價標準將心功能分為Ⅰ~Ⅳ級。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齡42~75(57.4±13.1)歲;心功能分級:Ⅰ級6例,Ⅱ級10例,Ⅲ級12例,Ⅳ級5例。治療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齡44~76(55.8±12.7)歲;心功能分級:Ⅰ級5例,Ⅱ級11例,Ⅲ級13例,Ⅳ級4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方案,包括抗感染、吸氧、解痙、化痰、平喘、利尿,并積極對肺性腦病、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給予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20026866)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2組患者均治療2周,2周后評定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①治療前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變化情況;②治療前后的肺功能(TLC、FVC、FEV1/FVC)、心功能、X射線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UCG)檢查肺動脈壓力(PAP)、腦鈉肽(BNP)、動脈血氣分析[p(O2)、p(CO2)]、血脂分析(TC、TG、LDL-C、HDL-C)以及血流動力學(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高切黏度、低切黏度);③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并記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血液流變學采用ZL6000血液黏度計檢測;血氣分析用美國i-STAT型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肝腎功能指標采用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肺功能采用Master Screen肺功能儀檢測;PAP使用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采用三尖瓣反流壓差法和肺動脈瓣反流壓差法計算;血漿BNP濃度應用熒光干式分析儀采用雙免疫熒光法進行測定(清晨空腹取靜脈血2 mL)。
1.4療效評定標準[2]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間咳,痰為白色泡沫黏痰,易咳出,兩肺偶聞啰音,神志清晰,生活能夠自理,肺部炎癥大部分吸收,心、肺功能改善達Ⅱ級,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到發病前的水平;好轉:臨床癥狀和體征得到改善,陣咳,痰為黏膿痰,不易咳出,兩肺有散在啰音,肺部炎癥部分吸收,心、肺功能改善達Ⅰ級,神志清晰,能在床上活動;無效:上述各項指標無改善,或有惡化者。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經過2周的臨床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經過2周的臨床治療后,2組p(O2)、p(CO2)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治療組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加明顯(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p(O2)、p(CO2)變化
注:1 mmHg=0.133 kPa;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治療前后PAP、BNP指標改善情況經過2周的臨床治療后,2組PAP、BNP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治療組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加明顯(P均<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PAP、BNP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2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變化情況經過2周臨床治療后,2組血脂指標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治療組TC、TG、LDL-C以及HDL-C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加明顯(P均<0.05)。見表4。
2.52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經過2周的臨床治療后,2組血流動力血指標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治療組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低切黏度以及高切黏度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加明顯(P均<0.05)。見表5。

表4 2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5 2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6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經過2周的臨床治療后,2組肺功能指標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治療組TLC、FVC、FEV1/FVC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更加明顯(P均<0.05)。見表6。

表6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7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輕度消化道癥狀2例,治療組出現輕度消化道癥狀3例,血小板下降1例,皮疹1例,對癥處理均已緩解,不影響后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的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不良反應。
3討論
CPHD是由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的纖維病變引起的肺組織結構和/或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持續升高,心臟負荷加重,使右心室擴張和/或肥厚,當心功能失代償時,將導致右心功能衰竭[3]。CPHD是國內常見的心臟病,其患病率約為0.48%,大約85%的CPHD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所引起,CPHD是COPD的最常見并發癥[4]。
CPHD由于長期缺氧,CO2潴留,機體得不到正常的氧分供應,骨髓代謝產生大量的紅細胞,由于血管內紅細胞增多,血液黏稠度隨紅細胞比容增高而增大,導致血流循環阻力增加、流速變慢、血小板聚集。由于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水鈉潴留,缺氧還可使腎小動脈收縮,腎血流減少也加重了水鈉潴留。另外,由于支氣管、肺部反復感染,酸中毒導致脂類和蛋白質代謝紊亂,進一步加重組織缺氧,導致內皮損傷,刺激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液淤滯,而高凝狀態的血液又會刺激血管收縮,產生惡性循環,一方面增加肺動脈高壓,右心負荷加重,影響血氧、CO2的運輸以及組織和肺泡的氣體交換,嚴重時可導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產生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導致微循環灌注不足,組織缺氧加重,使病情持續加重。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血液處于高凝或血栓前狀態,并常有微血栓形成[5-6]。
CPHD一般為多種心肺疾病的終末期,一般預后較差,對其急性加重期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化痰、平喘、改善呼吸功能、抗凝、利尿、糾正缺氧和CO2潴留、控制心力衰竭,并積極處理并發癥。但是,西藥治療臨床效果有限,而中醫治療肺心病可取得較好的療效[3]。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在于提高患者體內血液循環,糾正體內氣血流比例失衡,降低血液高凝狀態和黏稠度,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7]。
BNP是由心室的心肌細胞合成分泌的一種多肽類激素。通常BNP在心室內儲備很少,但是當心室受到壓力、心室負荷增加或室壁張力增加等因素都能促進BNP的合成并釋放到血液中[8]。BNP可對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其水平增高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已證實為預后指標[9-10]。
丹紅注射液是把中藥丹參、紅花按科學配方提取的復方制劑,含有紅花苷、紅花黃色素、丹參酮、丹參酚等有效成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丹參具有直接擴張肺血管、增加毛細血管網開放數目、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變學,抑制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以及肺組織微循環,增加血流量,減少氧自由基的產生,拮抗鈣離子內流,改善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對肺血管內皮的損傷以及缺氧對內皮細胞的損傷,并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提高肺組織氣體交換能力,對缺血組織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11];此外,丹參還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作用,能夠加速肺內微血管流速,阻抑肺血管特別是肺泡內肺動脈發生結構重塑,而且能夠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前列環素I2(PGI2)合成酶的活性,使PGI2增多,擴張血管和腎小動脈,使腎血流增加,水鈉潴留減少,改善肺動脈高壓[12-17]。紅花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釋放血栓素(TXA2),激活PGI2,糾正外周循環中TXA2/PGI2平衡失調,擴張血管,降低循環阻力,改善組織器官的缺氧缺血狀態,還能夠提高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流阻力,使血液流變學相關指標水平明顯下降,糾正血液高凝狀態,抑制血栓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肺動脈高壓[15,18-20]。兩藥合用能夠充分發揮協同作用,具有活血化瘀、通脈疏絡、調脂、抗脂質氧化、抑制平滑肌增殖、保護血管內皮等作用,具有擴血管、抗血栓、抗動脈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黏度、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等作用[21-22]。
本研究結果表明,丹紅注射液治療CPHD患者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血p(O2)并降低血p(CO2),降低血脂指標和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變學和肺功能,并能明顯降低PAP和BNP水平,說明丹紅注射液能明顯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防止血栓形成,擴張血管,擴張肺動脈、腎小動脈,夠降低肺動脈壓力和肺循環阻力,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在治療過程中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丹紅注射液治療CPHD患者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血氣指標、肺功能、血脂指標、血液流變學、PAP以及BNP,臨床效果較好,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陸再英,鐘南山. 內科學[M]. 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91-97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80,3(2):23-25
[3]魏梅,宋煜勛,周紅. 丹紅注射液輔助治療肺心病80例療效觀察[J]. 世界中醫藥,2015,10(2):212-215
[4]邊翠霞. 56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05,10(1):67-68
[5]王惠. 丹參酮ⅡA磺酸鈉聯合貝那普利治療肺源性心臟病的療效觀察[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6):77-78
[6]張卓然,靳偉. 川芎嗪聯合纈沙坦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 時珍國醫國藥,2013,24(5):1197-1198
[7]麻日虎,李瑩,王玉璇. 參附注射液后處理對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4):437-439
[8]宮姝寧,樸商,王玉紅,等. N-端腦鈉肽前體測定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評估價值[J/CD].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2):198-199
[9]Doust JA,Pietrzak E,Dobson A,et al. How well does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dict death and cardiac ev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ystematic review[J]. Br Med J,2005,330(7492):625-633
[10] 孫同文,王樂信,張彥周,等. 腦鈉肽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臨床病情及預后的判斷[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7):627-628
[11] 陳星海,呂曉紅,裴永學. 丹紅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作用[J]. 山東醫藥,2010,50(8):98-99
[12] 莫曉能,陳文彬. 丹參防治肺動脈高壓的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9,19(1):252-255
[13] 王士旗,陳曉香,邵國慶. 復方丹參注射液抗40例血小板聚集試驗的研究[J]. 中醫研究,2006,19(1):29-31
[14] 李素引,高秀玲,張菊香. 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2012,17(7):1214-1215
[15] 鄭曙光. 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7):874-875
[16] 李俊寧. 參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4):96-97
[17] 張正杰,顏文秀,李坤. 丹紅注射液聯合卡托普利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發作期的療效觀察[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5):856-857
[18] 金曄,徐東明,徐偉平. 紅花注射液綜合治療對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0,20(6):430-432
[19] 劉振威,高風英,湯羅嘉,等. 紅花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及機制[J]. 中國臨床醫學,2006,13(6):915-918
[20] 韓曉霞. 丹紅注射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肺動脈壓力血液流變學及血栓素B2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4):503-505
[21] 石翠娥. 丹紅注射液治療肺源性心臟病失代償期的療效觀察[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9):50-51
[22] 王曾,李京鶴. 丹紅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 時珍國醫國藥,2013,24(10):2453-2454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1-1183-04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