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玲玲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框架內強化干部監督
◎衢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玲玲

在近年的組織工作實踐中,我深刻感受到監督工作在管黨治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治黨首在治吏,黨內監督首要的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十八屆六中全會對干部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樹立了更高的標桿,也對組織部門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更明確的遵循。
強化干部監督必須織密制度這一張網。完善干部監督制度是強化干部監督的前提。近年來,衢州著眼干部監督工作的突出問題,先后制訂出臺了《關于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意見》《關于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實施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制度規定,但系統性、針對性仍然不足。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對強化新形勢下的黨內監督作出了頂層設計。強化干部監督,要以《條例》為基本遵循,把近年來實踐探索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上升到制度層面,深化標本兼治,創新體制機制,把干部監督的基本原則、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方式以及構建干部監督體系等重要問題,弄通搞懂、規范理順,真正織密制度之網。
強化干部監督必須抓牢“一把手”監督和干部日常監督這兩條線。
全會指出,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干部監督更應如此,特別是針對“一把手”監督和干部的日常監督等薄弱環節。一方面,要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要進一步落實民主集中制,從嚴執行民主決策程序,列出“一把手”權力清單,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同時,“一把手”要從我做起,率先垂范,帶頭接受監督,帶頭嚴守紀律,真正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另一方面,建立多層次“監督圈”,覆蓋干部日常管理“盲區”。整合組織、紀檢、檢察、審計等職能部門的力量,建立干部監督工作聯動機制。建立干部監督特別檔案,對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干部,及時調查核實和處理。強化群眾監督,建立政務公開“清單”,主動公開干部個人事項、政務財務信息和群眾反饋問題處理結果,打開權力“黑匣子”,讓群眾監督有的放矢。
強化干部監督必須擦亮批評與自我批評、巡察和問責這三把利器。干部監督要精準發力,必須要有手段、有方法,其中有三把“利器”要擦亮、用好,做到思想有觸動、督查有實招、責任不放過。一是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要在各級黨組織經常性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二是發揮好巡察的監督作用。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衢州市正在謀劃成立巡察辦,實現巡視工作向基層延伸、在各個層面覆蓋。開展巡察工作要緊扣“六項紀律”,圍繞“四個著力”,發現問題,更好發揮震懾遏制治本作用。三是堅持有責必問糾責必嚴。權力和責任是統一的。各級領導干部都手握一定的權力,濫用權力,觸及黨紀法規的底線,就必須嚴格追責。當前,要嚴格執行《衢州市黨政領導干部履職問責辦法(試行》《關于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實施辦法(試行)》等問責制度,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使之成為督促干部盡職盡力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