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張明超
推動干部在新區建設項目一線建功立業
◎舟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張明超

中澳產業園建設現場。
項目是新區發展的生命線,干部是建設新區的主力軍。面對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綠色石化基地建設、自由貿易港區三大國家戰略疊加和波音項目、國家海洋漁業基地、中澳現代產業園等一大批重點項目落戶建設的歷史性發展機遇,迫切需要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履行職責使命、強化擔當作為。去年以來,舟山市聚焦“項目中心制”,搭建干部干事創業平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重大功能平臺和重大項目為核心的干部人事管理機制,全力助推新區跑出加速度、樹立新形象。
優化干部資源配置,推動干部圍著項目“轉”。圍繞構建“一個責任領導、一個指揮部、一個支撐平臺、一個政策體系”的“四個一”工作機制,統籌各類干部資源,打破體制、條塊壁壘,實現重點領域用重兵,推動干部人才優勢力量向項目一線集聚。每個項目由市領導掛帥,同時創新實施項目負責人“點將制”,按需選派“獅子型”干部、專業型干部、退出領導崗位干部等集中參與項目攻堅。對部分專業性較強、重大項目急需的崗位,采取“市場獵聘”、組織招聘等方式,不拘一格選用優秀人才。
構建比學趕超機制,倒逼干部盯著項目“干”。結合市委開展的“樹標桿、補短板、求突破、走前列”大行動,以項目為擂臺構建“比學趕超”機制,通過比速度、比質量、比作風、比服務、比現場感,營造奮勇爭先、比拼實績的良好氛圍。逐一為全市26個“三重”項目制定任務清單,明確目標、對標銷號、掛圖督戰,并依托市級新聞媒體曝光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倒逼各級干部主動作為。積極舉辦重大項目“比學趕超”現場會、擂臺賽及好干部評選等活動,在互學互比中查找工作差距、增強趕超動力。
加大關愛激勵力度,促進干部跟著項目“成長”。項目一線不僅是檢驗干部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同時也是加快干部成長成才的“練兵場”。積極推行干部鍛煉、考察、選拔在一線的“三個一線”機制,堅持把重點項目、重大平臺作為培養選拔干部的主陣地,對下派干部既交任務、壓擔子,又強關愛、重使用,促使干部有事干、能干事、干得成事。加強干部專業化能力建設,開設自貿區建設、綜保區建設等專題培訓班,探索推行課題研究式培訓、行動學習法等做法,擇優選派干部到浦東新區、兩江新區、橫琴新區等地進行掛職鍛煉。健全落實組織部門全員聯系干部機制和“三重”項目干部日常管理機制,綜合一線考察、平時分析研判、督導組督查等情況,并引入適崗比選方式,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經受考驗、表現突出、敢于擔當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有效凝聚新區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