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余建紅 通訊員 張文燕
善氣迎人聚英才嘉善打造浙北聚才引智“前哨站”
◎本刊記者 余建紅 通訊員 張文燕
“變化太大!”“發展太快!”10月28日,十多位海外嘉善籍英才回到故土,感受家鄉的巨大發展變化。
在這個僅有38萬戶籍人口、506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城,短短幾年時間內就集聚了35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位國家“萬人計劃”專家、2位浙江省“千人計劃”專家,建起了全省第二家“千人計劃”產業園,成為了浙北聚才引智的“前哨站”。
2010年,嘉善縣城的西南角還是一片傳統工業區,集聚著150多家低、小、散的紡織服裝、金屬制造、電子元器件等傳統企業。
2011年,嘉善縣委、縣政府下決心打造一個有別于傳統工業園的新型園區。綠水環繞的小橋亭臺,河中綻放的睡蓮,岸上高聳的綠樹,自有一番幽靜……讓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園林,若非親身至此,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產業園區。2013年5月18日,一個重點承接海歸人才創業創新的嶄新平臺——中國歸谷嘉善科技園正式開園。
“真是美國有硅谷,嘉善有歸谷。”曾在美國硅谷工作過的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潘今一對這里“一見傾心”。“這里區位條件優越、軟硬件設施完善,創業環境跟美國硅谷很像,我們決定留在歸谷這個好地方。”“領頭羊”效應很快顯現,隨后,“國千”專家職春星、王穎等陸續來到這里開始他們全新的“創業之旅”。
自成立以來,園區大手筆整合縣科創中心、縣科技企業加速器、歸谷園區和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四大平臺,形成“孵化—轉化—產業化”的完美起跳弧線。即項目雛形在孵化器里完成“組裝”,新生企業在加速器里進行“調試”,成熟的科技企業在產業園區里“出廠”。
對此,美國歸來的技術專家蔣永新感受頗深,他所創辦的嘉興景焱智能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正是得益于嘉善獨有的“孵化—轉化—產業化”人才項目培育機制,一步步從幼苗長成大樹。該公司先后通過在縣科創中心孵化、縣科技企業加速器轉化再到歸谷園區成功進行產業化,目前年銷售額已突破4000萬元。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四工位芯片測試機”等項目列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
2015年,省“千人計劃”專家錢承林創辦的田中精機快人一步,已成為嘉興市首家創業板上市的“千人計劃”專家企業。截至2015年底,產業園內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家,超千萬元的企業8家,超百萬元的企業10家。
中國歸谷嘉善科技園是歐美同學會全國7個留學報國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個落戶在縣域的報國基地。
與歐美同學會“締結連理”是嘉善面對首都北京引才的一個重要抓手。近年來。嘉善深化與歐美同學會、北京海外學人中心等機構合作,每年選派優秀年輕干部赴歐美同學會掛職鍛煉。先后舉辦第七期全國歸國留學人員代表人士高級研修班、中國縣域人才發展論壇、2016“夢想中國·智匯嘉善”全球創新創業大賽等重大人才活動,成立全省首個歐美同學會人才顧問團,引進北大創新研究院嘉善產學研合作中心,建立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嘉善基地。
“搞科研需要一個安靜、優美的環境,很多地方工業化污染嚴重,過分商業化,就不適合。這里宜學、宜居、宜研的一流環境能讓我專心致志投入到研發中。”兩年前,嘉善耐博精密儀器公司老總章利球在上海一個科創園區孵化了項目,想要產業化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產業園,而一次偶然機會,他經人介紹來歸谷考察后,當即決定將公司設于此。目前企業已形成年產2000臺高端硬度計產品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高端硬度計銷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研發和生產廠家,2015年底,企業力壓包括美國、意大利等國外制造商在內眾多競爭對手,一舉拿下波音公司飛機部件供應商的龍門式硬度計大訂單。
作為浙江省接軌上海第一站,嘉善積極承接上海科技人才資源外溢。建立“1+9”“雙招雙引”小分隊,先后抽調50名年輕干部駐點上海開展招才引智工作。發揮“以智引智”人才集聚效應,成立“千人計劃”智慧城市研究院。
截至2016年6月,全縣累計引育的“國千”約40%的來自上海,“省千”約52%來自上海。

浙江“千人計劃”嘉善產業園一隅。/江建平攝
去年5月。一場由政府牽頭的推介咨詢會在嘉善科創中心舉行,而會議內容是專門為嘉善加斯戴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打通本地市場進行產品推介。“幾家醫院都有購買的意向,這下可不用為銷售發愁了。”加斯戴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楚建軍對產品的銷路充滿信心。
今年4月,嘉善舉辦首次領軍人才住房獎勵授房儀式,首批住房獎勵對象鄒軍、楚建軍、孔兵3位“創新嘉善·精英引領計劃”創業類領軍人才分別獲得人才獎勵房一套。目前,嘉善也是嘉興市唯一給予住房獎勵的縣(市、區)。
每年不少于3000萬元的人才資源開發專項資金,創業領軍人才最高500萬元的創業資金補助和一套120平方米左右公寓房的獎勵……在服務人才上,嘉善一向是大手筆。不僅如此,嘉善還組建科技銀行支持科技人才企業工作,累計撥付科技銀行貸款近億元。成立風險補償基金4000萬元,建立科技人才企業數據庫,已有29家領軍人才企業入庫,在轉化中心成立私募基金園,引入基金公司31家,注冊資本22.5億元。設立總投資5000萬元的歸谷創業基金,對轉化中心內的高層次人才項目進行跟投,已跟投項目5個,投入資金1500萬元。初步建立了“民資+銀行+融資機構”三位一體的金融支持體系。
“嘉善的好平臺、好政策好比一塊肥沃的土地,人才就像種子,只要落在嘉善這塊沃土,就能長成參天大樹,結出累累碩果。”浙江圣加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沈路一博士道出了落戶嘉善的高層次人才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