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偉
做實做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
——我省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落實“12條”意見側記
◎程振偉
今年7月初,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出臺《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若干意見》。
每一條意見都好落實。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開展基層黨建工作了。黨支部工作更接地氣了。參加黨支部活動更有動力了……這些來自省內高校的聲音讓我們聽到了基層對“12條”的肯定。
那么,“12條”意見利好在哪里?解決了以往高校基層黨建哪些現(xiàn)實問題?對我省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意味著何種機遇?
談到“12條”意見,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黨委組織部長呂金海說,“12條”共3896個字,大多是關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該怎么做的,一些提法很有新意,可操作性強。
“12條”意見中提出“強化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引導高校黨員干部當‘戰(zhàn)士’不當‘紳士’”。具體條文中規(guī)定,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要求“在規(guī)定職數(shù)內,通過選舉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黨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和統(tǒng)戰(zhàn)部長進黨委班子。明確和落實二級學院(系)黨組織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的具體職責。全面實行二級學院(系)黨政‘一把手’雙向交叉任職,推行學院(系)黨政‘一把手’在人才引進、年度考核、廉政責任等事項中‘雙簽’的做法。開展黨委(黨總支)領導下的院長(系主任)負責制試點。”
省委教育工委組織處處長陳仁堅表示,為增強文件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時任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親自帶隊,深入基層做了大量的調研論證工作。如何讓虛功實做,使黨建軟任務切實變?yōu)橛仓笜耍且庖娨鉀Q的問題。“我們說要全面從嚴治黨,但如果沒有實招硬招,‘嚴’字就無從談起,制訂‘12條’意見的出發(fā)點就是要助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實起來、硬起來、強起來。”陳仁堅說。
浙江工商大學黨委組織部長劉翔注意到,“12條”意見中提到“重點解決好教室、研究室、實驗室、辦公室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緊接著,意見就給出了解決方案:“教工黨支部應設置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一線實體單位,探索在創(chuàng)新平臺、新興學科交叉組織、重大項目平臺,以及學園、書院、學生社區(qū)、學生社團等領域組建黨支部,探索高教園區(qū)區(qū)域化黨建工作”。劉翔認為,這是基層黨建與具體業(yè)務工作有機結合的思路,“以往基層黨建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與教師學生業(yè)務工作和學習兩張皮的現(xiàn)象,和基層支部設置不夠科學有較大關系。把基層支部設置在教師業(yè)務團隊上,設置在學生共同學習與生活的群體上,有利于把黨建工作與教師的業(yè)務工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機結合,既便于基層支部開展黨內活動,又可以發(fā)揮支部和黨員在促進教師業(yè)務工作,加強大學生專業(yè)學習等方面的戰(zhàn)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把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書記作為后備干部的重要來源,提任院(系)級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的,一般應有基層黨支部書記工作經(jīng)歷。教工黨支部書記原則上應由部門(單位)行政副職以上人員擔任。”“這是機制保障,能激發(fā)教師參與黨組織活動的積極性。”首屆全省高校“最受師生喜愛的書記”、浙江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云芳說,現(xiàn)在高校基層黨支部書記不少由年輕教師或者普通教師擔任,影響力、話語權不夠。從制度機制上打通基層黨支部書記的上升通道,會吸引更多的骨干教工參與到黨務工作中來。她認為,文件明確今后每年評選一批高校“最受師生喜愛的書記”,讓廣大黨務工作者很有成就感。
浙江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學院黨委書記陳浚非常看好“黨支部負責人參與所在單位(部門)發(fā)展規(guī)劃、經(jīng)費使用、津貼分配等重要事項決策制度,并由黨支部對所在單位(部門)教職工參與崗位聘任、職稱評定、評優(yōu)評先、干部推薦等事先作出思想政治鑒定”的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可以讓支部工作與科研工作有機融合,讓黨建工作更好發(fā)揮引領作用,支部書記也可以更大膽開展工作了。”
在采訪中,多所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表示,“‘以學校或二級學院(系)為單位每月確定一天為黨組織固定活動日’的制度性規(guī)定意味著活動要常規(guī)化、固定化。之前黨組織活動經(jīng)常要讓位于行政活動,以后這種事情應該不會再發(fā)生了。”“文件規(guī)定‘黨員教育活動經(jīng)費每年應按教工黨員不少于200元/人、學生黨員不少于50元/人的標準列入校院(系)兩級年度預算’,這是我們期盼已久的,它釋放了真正重視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強烈信號。”
浙江財經(jīng)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高燕說,學院2010年曾經(jīng)考慮“給黨支部書記基于工作量的待遇補貼”,但苦于沒有文件規(guī)定只得作罷,但此次“12條”意見明確規(guī)定“黨建工作納入二級學院(系)的整體工作計算工作量。進一步落實黨務工作者特別是黨支部書記的政策待遇,其承擔的黨務工作應計入工作量。”“黨建工作保障機制更完善了。”高燕感受頗深。

大學生黨員排練黨課情景劇。
陳仁堅認為,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為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必選題,而此次“12條”意見就是“要讓高校黨建從頭到腰到腳都強壯起來”。
“我們強調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層面黨的領導作用必然要依托學院、系、支部層面的黨組織工作。此次‘12條’意見說的大多是基層的黨組織建設,而且還有諸如‘黨委(黨總支)領導下的院長(系主任)負責制’理念性突破。這是高校黨建的強根固本工作。”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金一斌表示。
據(jù)了解,我省從2013年起建立高校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制度,述職每年度進行一次,取得明顯成效。而此次“12條”意見則規(guī)定“在校院(系)兩級全面實行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制度”。這意味著加強黨建工作要一級傳導一級,尤其是在基層微觀層面“不留下任何薄弱死角”。
“12條”意見還規(guī)定“建立高校黨委及班子成員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黨建報表制度”,“全面開展基層黨組織星級評定,探索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堡壘指數(shù)管理體系。建立整頓軟弱落后基層黨組織常態(tài)化機制,每年倒排一批相對薄弱的高校基層黨組織。”呂金海認為,這是高校黨建工作重心下移的戰(zhàn)略安排。據(jù)了解,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正在學院層面嘗試設置紀委,這也是推動工作重心下移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