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亮,張 艷,張亞奎,張星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北京101149)
?
骨科臨床見習教學方法探索
劉亮,張艷,張亞奎,張星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北京101149)
摘要:目的探討PBL與C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骨科見習教學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選擇在我院學習的臨床醫學遠郊定向五年制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小組為單位隨機分為采用PBL結合CBL教學法的實驗組和采用傳統教學法的對照組,根據學生滿意度調查表、學生自我評定和理論考試成績來評價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在對見習課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處理問題能力、查閱文獻能力、知識的完整性、診斷水平及對教學的滿意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病例分析成績和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5);但是在基礎知識成績和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PBL與C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教學中應用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廣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CBL教學法;PBL教學法;骨科;見習教學
骨科學是外科學的一個分支,其專業性強,同時又與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力學等多種基礎學科聯系緊密。目前,涉及多器官系統疾病的患者較以往明顯增加,但是骨科的理論課時有限,很多知識需要在臨床見習階段學習,因此骨科臨床見習階段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而以往在臨床見習階段多采用以教師講解、示范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灌輸的傳統教學方法,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無法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
PBL教學法和CBL教學法是近年來在我國醫學教育改革中正在嘗試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1-5]。為了提高骨科的教學質量,我們將PBL教學法與CBL教學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應用于骨科的臨床見習教學中,以尋求一種更適應現代化骨科學教育要求的教學方法,現介紹如下。
1.1研究對象
將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臨床見習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40名作為實驗組,將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臨床見習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39名作為對照組。
1.2研究方法
1.2.1實驗組(1)編寫病例:教研室組織4~5名經過系統PBL教學法和CBL教學法培訓的教師,按照實習大綱選取相關內容的典型病例來編寫授課病例。病例資料包括病史體征、輔助檢查及治療方案3個部分,且每一部分均附預設問題。
(2)自主探究:在授課前2周將病例資料及預設的問題提供給學生,并提供部分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并圍繞病例和問題查閱資料進行自學及組內討論。
(3)見習討論: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教師可穿插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理論知識來解決臨床問題。帶教結束時,指導教師提出問題,并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和辯論,最后由學生根據病例資料分析整理的結果來闡述自己對該疾病的理解和對課前預設問題的看法。
(4)教師解惑:指導教師認真總結疾病的特點,包括發病機制、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和最新的進展,并以PPT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講解。針對一些共性問題和爭議較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最后總結歸納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1.2.2對照組教師按照實習大綱選取典型病例,但不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見習課時,主要由教師結合病例對基本知識點進行講解和示范。
1.3教學評價
學習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并進行理論考試。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能力、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分析處理問題能力、學習興趣及教學滿意度等8個方面,有“無”、“一般”、“明顯”3個選項,分別計0分、1分、2分。理論考試包括基礎知識(60分)和病例分析(40分)。
1.4統計學分析
2.1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P人數40 39-基礎知識成績50.81±4.47 49.58±5.63 >0.05病例分析成績33.46±3.25 29.74±3.19 <0.05總成績84.59±6.41 79.35±2.88 <0.05
理論考試結果統計,總成績及病例分析成績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但是基礎知識成績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兩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見表2)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對見習課的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處理問題能力、查閱文獻能力、知識的完整性、診斷水平及對教學的滿意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但是在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上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兩組問卷調查結果(±s,分)
表2 兩組問卷調查結果(±s,分)
項目對見習課的興趣自主學習能力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分析處理問題能力查閱文獻能力知識的完整性診斷水平對教學的滿意度實驗組1.96±0.27 1.91±0.21 1.88±0.34 1.86±0.15 1.90±0.28 1.84±0.57 1.93±0.16 1.90±0.32對照組1.42±0.65 1.35±0.27 1.89±0.16 1.30±0.46 1.25±0.31 1.83±0.39 1.57±0.59 1.81±0.5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簡稱,即基于問題的學習[6],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1969年首次提出的,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核心是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討論為主體的一種自主探究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學生主要通過分析整理資料、相互討論、查閱文獻等形式解決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的相關知識點融會貫通,從而提高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對臨床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這種教學模式不但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授課方法,更實現了向能力中心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案例教學法即Cased-Based Learning,簡稱CBL。案例教學法起源于美國哈佛大學,在經濟學、法學和管理學中應用廣泛[7]。案例教學法也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法,它倡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為學生提供接近真實的學習情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醫學教育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對臨床實踐活動進行真實模擬,以實例的形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際緊密聯系起來,為實現醫學生向醫生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兩種教學模式都改變了以往灌輸式的講授教學,是以培養實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本研究將這兩種教學模式進行了有機結合,整合了兩者“以問題為中心”和“以典型實例為引導”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進入臨床實際、病例情境中去主動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和查閱文獻獲得的新知識去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研究結果表明,在骨科臨床見習期間,采用PBL和C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在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明顯優于傳統方式的教學效果,這與國內多數研究結果一致[8-11]。但是在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基礎知識考試成績方面,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可能是因為我國在醫學教育上長期采用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解基礎理論知識時系統性較強,并且結構清晰、比較全面,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接受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適應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以能夠牢固掌握這些基礎知識。而在開放的PBL教學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資料搜集歸納能力,并且在課堂上積極參與[12-13]。另外,PBL教師也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技巧,通過不斷學習更多的多學科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水平[14],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在傳統模式下教授的知識都只停留在機械記憶層面,在臨床實踐中會有明顯的脫節[15]。
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醫學教育需要理論聯系實踐,培養出具有較強臨床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既需要死記硬背基礎知識,明確基本概念,更需要進行思考和分析,密切聯系實際。本研究在提高骨科臨床見習教學質量方面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為今后的教育教學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于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使之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高等醫藥教育改革與發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2]夏文穎,顧兵,黃珮珺,等.案例式教學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進展[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5):923-925.
[3]黃紅霞,胡平.基于PBL教學法應用的幾點思考[J].綠色科技,2013 (9):271-272.
[4]顏新躍,朱偉,仉慧卿.關于PBL概述[J].知識經濟,2013(22):166-167.[5]孫麗杰,何榕,劉書旺,等.病例為中心教學法在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1):28-30.
[6]Neville A J.Proble-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 on: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J].Med Prine Pract,2009(18):1-9.
[7]王青梅,趙革.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2009,31 (3):7-11.
[8]陳繼紅,羅和生,董衛國,等.案例教學法在與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法相結合在內科學消化系統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0,30(2):250-252.
[9]張冬,朱晗玉,耿文佳,等.案例教學法結合PBL在腎臟內科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4):343-344.
[10]Dolmans D H,De Grave W,Wolfhagen I H,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J].Med Educ,2005,39(7):732-741.
[11]周飛國,孫亞林,邢茂迎,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肝膽外科學教學中的實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8):825-827.
[12]鐘照華,張鳳民,趙文然,等.影響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成效的關鍵因素[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1):16-19.
[13]師保國,申繼亮,許晶晶.論問題式學習中的“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2005(7):55-58.
[14]李剛,王志農,崔雅菲,等.轉變師生角色適應PBL教學模式[J].醫學教育探索,2008,7(2):128-129.
[15]艾文兵,胡兆華,簡道林.TBL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和在中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意義[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4):88-90.■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