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奕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使用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
陸靜奕
目的:探討并觀察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治療中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時間為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研究開始后采用順序編碼、不透光信封密封的完全隱藏方式,由臨床醫生招募符合條件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確認患者符合相關標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領取密封信封,打開信封后按照提示對患者實施護理。本研究共納入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08例,根據其護理方式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患者予以西醫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予以中西醫結合護理,臨床治療結束后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并對護理實施前后患者疼痛及心理焦慮情況進行比較,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并于護理實施前與隨訪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效果優良率為94.44%,對照組患者護理效果優良率為74.07%,組間差異比較(p<0.01);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其疼痛與心理焦慮評分無顯著差異,護理后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比較(p<0.01);通過對患者三個月的隨訪,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與隨訪后生活質量,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比較(p<0.01)。結論: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使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應用效果明顯,通過中醫情志及膳食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得到患者認可,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冠心病;心絞痛;護理;中西醫結合;效果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急劇暫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臨床特點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癥狀[2]。冠心病心絞痛在國醫中屬“心痛”“胸痹”范疇,以胸背徹痛為主癥,以喘息、夜不得臥為次癥,中醫辨證將其分為八型[3]。目前,對于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與護理,多以西醫為主,常規的西醫護理在心絞痛患者護理中雖有一定效果,但已無法滿足患者臨床護理需求,對臨床治療效果的協同作用也較為局限,尋求更為適合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辨證護理,對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近年來,中西醫結合護理逐漸應用于臨床,為進一步探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效果,筆者對108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臨床研究探討,現將研究內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研究開始后采用順序編碼、不透光信封密封的完全隱藏方式,由臨床醫生招募符合條件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確認患者符合相關標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領取密封信封,打開信封后按照提示對患者實施護理。本研究共納入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08例,根據其護理方式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2:1,年齡47~72歲,平均(58.62±5.15)歲,病程5~10年,平均(7.16±1.06)年,穩定型心絞痛患者4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9例;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11:7,年齡45~75歲,平均(60.15±5.82)歲,病程4~10年,平均(7.38±1.20)年,穩定型心絞痛患者43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及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4]
(1)勞累性心絞痛:運動及增加心肌需氧量后誘發,表現為短暫胸骨后疼痛,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緩解,臨床分為初發型、穩定型、惡化型三種。(2)自發性心絞痛:心絞痛發作與心肌需氧量無關,表現為長時間、嚴重性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的一類疼痛,心電圖示短暫性的S-T段降低或抬高且有T波改變。
1.3 中醫辨證標準[5]
符合胸痛、胸悶主癥之一,且符合以下2項及舌脈支持者即可診斷:(1)心血瘀阻證:胸部刺痛或絞痛,位置固定,胸悶,心悸不寧。唇舌紫暗,脈細澀;(2)氣虛血瘀證: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神倦乏力,面色紫暗,舌淡紫,脈弱而澀;(3)氣滯血瘀證:胸痛胸悶,胸脅脹滿,心悸,唇舌紫暗,脈澀;(4)痰阻心脈證: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短喘促,體胖多痰,舌苔濁膩或滑,脈滑;(5)陰寒凝滯證:胸痛徹背,感寒痛甚,胸悶氣短、心悸,畏寒,舌苔白,脈沉遲或沉緊;(6)氣陰兩虛證:胸悶隱痛,心悸氣短,倦怠,頭暈,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弱而細數。(7)心腎陰虛證:胸痛胸悶,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紅少津,脈沉細數;(8)陽氣虛衰證:胸悶氣短,胸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下肢浮腫,腰酸無力,面色蒼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脈沉細。
1.4 納入標準[6]
(1)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西醫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辨證標準;(3)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相關內容均知曉,同意參與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4)所有患者臨床治療均以為保守治療;(5)所有患者心絞痛程度分級在Ⅲ以內;(6)所有患者運動平板實驗陽性;(7)所有患者1周內均有心絞痛發作;(8)所有患者精神狀態正常,研究順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西醫診斷及中醫辨證標準者;②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③合并嚴重并發癥者;④中途退出未完成研究者;⑤同期參與其他研究者。
1.5 護理方法所有患者在臨床治療的基礎上均給予冠心病心絞痛西醫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
(1)入院教育:主要針對疾病及病情向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健康指導,對入院后的臨床治療方案及預后作出詳細的說明。(2)用藥指導:住院期間對患者治療日常用藥進行正確指導,詳細對患者說明用藥種類、劑量、作用、副作用及用法。(3)飲食護理:患者入院后對患者日常飲食進行指導糾正,杜絕家屬根據患者喜好予以進食,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飲食指導。(4)基礎監護:對患者入院后血壓、心率、脈搏及呼吸等進行密切監護,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師。(5)心絞痛發作時護理:患者發病時指導患者采取正確體位,并及時根據醫囑予以用藥,用藥后觀察患者情況并記錄心絞痛發作時間。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輔以中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入院后評估: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癥狀與體征,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了解患者身體狀態,并根據中醫辨證標準對患者進行分型,以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②針對性護理方案的制定:根據患者中醫證型制定合理的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例如:氣陰兩虛患者胸悶隱痛,心悸氣短,倦怠,頭暈,失眠多夢,護理方案制定則以活血通絡、益氣養陰為原則,對患者手心、腳心進行定期按摩,并制定合理的作息計劃,保證患者充足睡眠,必要時配合以中藥湯劑;氣滯血瘀患者胸痛胸悶,胸脅脹滿,心悸,護理方案制定則以疏調氣機為主;痰阻心脈患者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短喘促,體胖多痰,護理方案制定則以調理作息及飲食,糾正日常行為為主。③膳食護理:根據患者辨證結果,對患者日常飲食進行糾正,并予以正確的膳食,例如:氣陰兩虛患者膳食應以預防耗氣傷精,養陰益氣為主,可選黃芪、黨參;氣滯血瘀患者膳食應以通經止痛、活血行氣為主,可選山楂、桃仁、當歸;痰阻心脈患者說膳食應以豁痰開結、通陽泄濁為主,可選橘皮、萊菔子、枇杷葉;飲食宜清淡、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少食多餐,禁食生冷、辛辣等食物。④情志護理:中醫認為冠心病屬“胸痹”“胸痛”,從人體七情而論,冠心病屬郁怒憂思而導致脾、肝所傷,脾傷而生痰,肝傷則氣滯。中醫認為喜能解憂亦能勝優,改變患者心性,對患者調理氣血具有重要意義,臨床通過患者喜好,予以播放音樂、戲曲或書籍等方式來緩解患者心理負擔,解除患者由于長期病痛帶來的心理焦慮等不良情緒。
1.6 觀察指標
(1)治療結束后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服務質量調查表》對兩組護理干預效果進行評價,調查表內容包括護理技術、服務質量、服務態度、護理內容四項,由患者親自進行評定打分,并綜合評定為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優良率=(優+良)/單組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實施前后疼痛及心理焦慮情況,疼痛采用視覺模擬法(VAS)[7]測定,在紙上畫一條長10cm的直線,0表示無痛,10表示疼痛不可忍受,由患者根據疼痛程度在線上標下疼痛的位置,該處刻度即為患者疼痛評分。焦慮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8]測定,量表包括20條目,每個條目對應4個相應答案與分值,正向計分題A、B、C、D按1、2、3、4分計;反向計分題按4、3、2、1計分,滿分80分,總分乘以1.25即得標準分,大于50分表示有焦慮情況,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情況越嚴重;③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并于護理實施前與隨訪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采用生存質量量表(SF-36QOL)[9]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定,內容包括生理功能(PF)、社會功能(S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精神健康(MH)、情感職能(RE)、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GH)、精力功能(VT),共36個問題,每個問題中包含幾個不同選項,并分別對應不同分值,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的方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均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2.2 護理實施前后疼痛及心理焦慮情況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實施前后疼痛及心理焦慮情況比較
2.3 護理實施前與隨訪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實施前與隨訪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冠心病心絞痛由于發病位置位于心臟,所以發病較急且癥狀嚴重。心絞痛是冠心病常見的發病類型,并且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引起的急性短暫性缺血缺氧而引發的胸骨后疼痛,病情較易反復[10]。長期的病痛折磨對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影響,臨床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同時給予優質的護理服務,對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及臨床效果均具有積極的作用。西醫常規護理在臨床中應用廣泛,一般疾病中護理效果尚可,但是在改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癥狀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中應用效果局限。隨著近年來祖國醫學不斷被重視,中西醫護理逐漸應用于心絞痛患者臨床護理中。本文通過對54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護理進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并且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疼痛以及院外生活質量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1)。
綜上所述,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使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應用效果明顯,通過中醫情志及膳食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得到患者認可,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作者單位:上海市靜安區中醫醫院)
[1]何曉全,劉梅林.中國冠心病防治策略[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2):239-240.
[2]張運俠.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中醫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4):352-353.
[3]陸再英,鐘南山主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74-276.
[4]鄭莜萸主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2.
[5]黃宇紅.冠心病心絞痛病人的中西醫治療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29):473-475.
[6]吳海導.VAS評分應用于變應性鼻炎診斷治療中的效果及價值[J].黑龍江醫學,2016,40(09):835-835,836.
[7]王宇.中醫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4,26(12):1303-1304.
[8]楊媚茹,王紅,徐冉.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辨證施護[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2,26(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