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娟 張松
肝硬化腹水伴低鈉血癥臨床分析
董亞娟 張松
目的:探討不同血清鈉水平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及預后的差異。方法:選擇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3例為研究對象,其中伴有低鈉血癥患者為46例,根據血清鈉水平的不同,將其分為輕(21例)、中(15例)、重(10例)三組。比較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的發生及病死情況。結果:輕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最佳,且腹水量、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及病死的發生情況均少于中組和重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鈉水平可作為判斷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觀察指標,其水平的高低與患者的病程發展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肝硬化腹水;低鈉血癥;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
肝硬化腹水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為低鈉血癥,腹水形成是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標志,研究指出[1],肝硬化并發癥的發生率與血清鈉水平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本文對我院收治的46例肝硬化腹水伴低鈉血癥患者的血鈉水平與預后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3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的診斷標準,其中伴有低鈉血癥患者為4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齡在22-65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46.12±1.13歲。根據血清鈉水平的不用,將其分為輕(21例)、中(15例)、重(10例)三組。其中輕組患者的血清鈉水平為131-134mmol/L,中組患者血清鈉水平為126-130mmol/L,重組患者的血清鈉水平低于125mmol/L。三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均給予三組患者保肝、抗病毒治療,并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根據患者的居停情況,適當選擇白蛋白及血漿支持治療。輕組患者補充合適的生理鹽水并去除誘因即可。中組和重組患者在補鈉鹽的同時,進行利尿治療。腹水治療選擇利尿劑,以螺內酯為主,用量少于400mg/d。補鈉過程中,適當給予患者20%的甘露醇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各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腹水程度、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及病死情況。
1.4 療效評價[3]
治療效果的評價指標:重組患者的血清鈉水平恢復至正常范圍,或達到輕、中度,表示為有效,無變化則為無效;中組患者血清水平恢復至正常范圍,或達到輕度,表示為有效,反之為無效;輕組患者血鈉水平恢復正常表示為有效,反之為無效。腹水嚴重程度的評價:僅在超聲下可檢測到,為少量;中度對稱性腹部膨隆表示為中量;出現明顯的腹部膨隆,表示為大量腹水。
1.5 統計學方法
將所獲得的數據集中歸類,錄入數據庫。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鈉水平與腹水程度的關系
患者血清鈉水平與腹水的嚴重程度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其中隨著血清鈉水平的下降,患者的腹水程度逐漸加重,三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血清鈉水平與腹水程度的關系比較(n,%)
2.2 各組治療效果及預后的比較
患者治療效果隨著血鈉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并發癥及死亡的發生率隨著血鈉水平的降而逐漸增加,重組患者的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及病死的發生率均顯著高于中組和輕組,治療效果低于其他兩組,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并發癥及死亡情況的比較(n,%)
低鈉血癥是肝硬化腹水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為了更好的研究血清鈉水平與患者預后之間的關系。本文對不同水平的低鈉血癥患者的預后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血清鈉水平的高低與肝硬化患者腹水程度有密切的聯系,并且影響著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的發生。
本研究發現,血清鈉水平的下降不僅增加了患者的腹水程度,也導致肝性腦病、肝腎綜合癥及死亡的發生率增加,三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腹水患者會發生低鈉血癥,鈉離子缺乏會導致利尿劑作用減弱,而低鈉又反過來影響腹水治療效果,因此,血清鈉水平監測可作為肝硬化腹水患者肝性腦病及肝腎綜合征的預測指標[4]。同時,血清鈉水平越低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死亡率越高,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及時糾正患者的低鈉血癥。
綜上所述,血清鈉水平可作為判斷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觀察指標,其水平的高低與患者的病程發展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這對判斷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
(作者單位:河北省紅十字基金會石家莊中西醫結合醫院)
[1]李大軍,郭曉林.老年和中年肝硬化腹水患者低鈉血癥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2):4447-4448.
[2]吳萍.肝硬化腹水誘發低鈉血癥的臨床分析及護理對策研究[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272-274.
[3]陸兆炯.肝硬化腹水合并不同程度低鈉血癥患者的并發癥與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5):115-116.
[4]翟厚峰,趙煥東,何清等.肝硬化腹水并發低鈉血癥45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