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濤
經鼻內鏡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動力系統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觀察
陳正濤
目的:分析探討經鼻內鏡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動力系統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進行本次研究,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施以常規治療,而研究組患者施以經鼻內鏡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動力系統治療,然后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8.0%,比對照組的80.0%明顯偏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經鼻內鏡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動力系統對于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創傷小,出血少以及視野較為清晰,因而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價值。
鼻內鏡;耳鼻咽喉動力系統;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慢性鼻竇炎屬于臨床上耳鼻咽喉科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鼻塞、膿性鼻涕、頭暈頭痛以及嗅覺減退等,慢性鼻竇炎患者如果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發展為鼻息肉[1]。為分析探討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治療效果,此次研究中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分別施以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治療和臨床常規治療,然后分析探討二者臨床治療效果,現將整個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間所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齡分布在21-68歲,平均年齡為(46.52±11.74)歲;患者病程為2-21年,平均病程為(8.14±2.32)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齡為22-67歲,平均年齡為(46.48±12.15)歲;患者病程為2-22年,平均病程為(8.23±2.2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等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以臨床常規治療:對患者實施局部全麻,然后用0.9%的生理鹽水并輔助以腎上腺素棉片對患者術側鼻腔進行浸潤,借助鼻內鏡對患者的鼻腔內部情況進行觀察,然后用鉤突刀將患者的鼻內鉤突切除,并依次對患者鼻內的前后組篩竇、上頜竇的自然口、蝶竇以及額竇進行觀察,運用專用咬切鉗對鼻內發生病變的相應粘膜組織以及鼻息肉進行切除,在患者鼻腔徹底止血以后,用膨脹性止血海綿堵塞患者的鼻腔。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施以經鼻內鏡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治療:選用美敦力型耳鼻咽喉動力系統對患者實施治療,對患者實施局部全麻,然后用生理鹽水并輔助以腎上腺素棉片對患者術側鼻腔進行浸潤,同時借助系統自帶Wolf鼻內鏡對患者的鼻腔內部結構進行觀察,運用鉗子和切吸器,將患者鼻內的鉤突進行切除,然后打開系統中的前后篩和蝶篩,對患者鼻腔內的鼻息肉實施切除,糾正患者鼻中隔出現的偏移,將鼻甲尾端切除,最后將鼻腔竇內出現的病變徹底清除。患者在術后運用膨脹性止血海綿將術腔堵塞填充,然后示意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感染治療。
1.3 評價指標
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患者鼻塞及膿性鼻涕等癥狀均徹底消除,經鼻內鏡檢查后發現鼻竇口的開放恢復良好。顯效:患者鼻塞及膿性鼻涕癥狀有顯著改善,經鼻內鏡檢查后仍發現有少量的肉芽組織存在。有效:患者鼻塞及膿性鼻涕等癥狀比之于以前有所改善,當經鼻內鏡檢查后發現有部分的肉芽組織存在。無效:患者鼻竇炎鼻息肉癥狀與之前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加重現象,經鼻內鏡檢查后發現竇口比較狹窄。
經相應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8.0%,比之于對照組的80.0%明顯偏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慢性鼻竇炎主要是由于長時間遷延不愈的癥狀表現,容易引起患者體重下降,導致胃腸道出現并發癥,如惡心以及嘔吐等[2]。慢性鼻竇炎在臨床上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流膿性鼻涕、頭痛、頭暈、鼻塞以及全身乏力等,隨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經常會伴有鼻息肉,最終將影響患者炎性組織的正常吸收,對患者疾病的康復產生不利的影響[3]。患者如果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患者引發中耳炎以及機體免疫力下降。因而,探討一種對于治療鼻竇炎鼻息肉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8.0%,比之于對照組的80.0%明顯偏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證實耳鼻咽喉動力系統對于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顯著,與傳統的常規治療方法相比,其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出血少以及視野比較清晰的優點,因而能夠對患者鼻腔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和準確治療。耳鼻咽喉動力系統并輔助以鼻內鏡對于進行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治療,能夠對患者的鼻腔粘膜施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充分開放處于堵塞的鼻腔竇口,進而切除患者鼻內發生病變的相應組織,以減少鼻內各種分泌物的持續產生,從而有效實現治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進行治療的目的。該治療方法具有顯著的推廣應用價值。
(作者單位:渠縣人民醫院)
[1]張海華.經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效果觀察[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3,11(6):501-502.
[2]孫東東,杜鵑,彭云飛,等.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復發性鼻竇炎和鼻息肉70例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2):89-91.
[3]顧兆偉,曹志偉,王韞秀.TLR2和TLR4在慢性鼻竇炎鼻息肉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耳鼻喉顱底外科雜志,2013,19(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