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宮外孕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趙娜
目的:研究宮外孕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自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宮外孕患者87例,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護理組(n=44)和對照組(n=43),護理組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心理焦慮自量評分(SAS)、心理抑郁自量評分(SDS)進行比較。結果: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5.45%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79.07%相比,兩組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SAS和SDS比較,護理組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宮外孕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有效減輕了患者的心理焦慮情況和抑郁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宮外孕;人文關懷護理;臨床效果
宮外孕是一種由于受精卵在運行過程中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在宮腔以外的部位進行著床發育,因此使患者發生異位妊娠的情況。宮外孕一旦到嚴重時,會導致患者胎盤破裂或流產,導致胎兒死亡,而患者也可能因此會出現大出血的情況,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在對宮外孕實行手術后給予有效的臨床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本文就此展開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宮外孕患者87例,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護理組(n=44)和對照組(n=43),觀察組患者年齡18-32歲,平均年齡(24.3±1.7)歲,孕周2-12周,平均孕周(6.5±0.5)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6.5±1.5)歲,孕周3-16周,平均孕周(7.5±2.5)周。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顯示,兩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后,首先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與患者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病情進展,在術后給予患者一定的飲食指導和藥物指導,囑咐患者按時服藥,遵守醫院規定,按時休息。
護理組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護理:①在患者入院后,首先選擇合適的病房,調節好溫濕度,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談,對患者基本的情況進行了解,然后評估患者的指標,進行手術,術后根據患者的狀況進行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②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對醫院環境陌生,會產生焦慮感和不安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耐心、真誠的對待每一位患者,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患者的言行了解患者的內心,從而更好地幫助患者解決問題,鼓勵患者多與其他患者進行交流,從而獲得了解相應知識,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1]。③心理護理:由于宮外孕的影響,引產后由于疼痛,并將胎兒引產,患者心中的失落和家人的影響,往往導致患者心中會出現焦慮、抑郁等情況。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患者宮外孕引產后的有利之處,耐心安慰患者,囑咐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鼓勵,使患者放松心情,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促進產程的正常進行[2]。④給予強大的支持:要與患者家屬及時進行溝通,告知患者家屬家人鼓勵和安慰的重要性,要求家屬及時給予患者鼓勵[3]。⑤給予飲食指導: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有營養的食物,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促進患者身體的健康,減少其他疾病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心理焦慮自量評分(SAS)、心理抑郁自量評分(SDS)進行比較。非常滿意:患者的完全康復,無心理焦慮和抑郁情況的發生,無任何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滿意:患者完全康復,SAS和SDS評分較高,且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較少;不滿意:患者逐漸恢復,心理焦慮和抑郁情況較嚴重,出現了出血等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全文的統計采用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計算,以“%”表示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SAS和SDS評分為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統計后兩組患者的比較差異較明顯(P<0.05),則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n(%)]
2.2 對兩組患者的SAS、SDS進行對比,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SAS和SDS(±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SAS和SDS(±s)
注:與對照組相比差異較明顯P<0.05
近年來,由于各種激素藥物的濫用和人們生活習慣的逐漸改變,宮外孕的發病情況也在逐漸增多,其中輸卵管妊娠是最宮外孕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據調查顯示發病率約為95%。造成宮外孕的原因比較多,主要為性生活不規律、生育年齡的推遲、流產等,由于這些因素影響,導致受精卵的運行發生改變,導致患者易發生宮外孕。陰道出血、腹痛、肛門墜脹感等是宮外孕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當患者出現宮外孕時應及早進行治療,一旦出現宮外孕大出血則會對孕婦的生命具有較大的威脅,因此應及時治療,但在治療后給予有效的護理也可以幫助患者加快恢復速度,減少患者的心理問題。
人文關懷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通過對患者的心理進行指導,通過護理人員的語言、行為等對患者進行影響,使宮外孕術后患者能夠減少心理不良反應的發生,減輕患者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促進患者的康復;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給予患者有營養的食物,以促進患者的康復;在宮外孕后幫助患者制定屬于患者的自身的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和恢復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可以有效幫助患者加快恢復速度,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同時,對于護理人員而言,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鍛煉護理人員的對工作的責任心,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有效促進護患關系的發展。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對宮外孕患者具有較好的影響,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心理疾病。本文中選取87例患者進行研究,從文中的表1可以看出,良好的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發展,從表2可以看出,良好的護理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單位:德州市人民醫院婦產科)
[1]熊彩云.對宮外孕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9):156-158.
[2]錢愛萍.探討宮外孕患者應用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有效性[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21(01):216.
[3]李家玟.人文關懷應用于宮外孕患者的意義及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05):89-90.
趙娜(1984~),女,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婦產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