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美
中醫情志護理在急診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董和美
目的:探討中醫情志護理在急診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6例,常規組給予常規心理護理,在此基礎上,中醫組給予中醫情志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中醫組的SAS、SDS評分,平均住院時間均優于常規組,差異顯著。中醫組的護理滿意率、診治依從率、心理障礙發生率均優于常規組,差異顯著。結論:在急診患者心理護理中應用中醫情志護理,改善了患者身心狀況,滿足了其護理需求,促使其早日康復,值得推廣。
中醫;情志護理;急診患者;心理護理
急診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為急危重癥患者,因病情復雜、發展迅速,導致患者及其家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擔憂、恐懼、焦慮、緊張等,而負面情緒直接影響著診治與護理效果[1]。在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指導下,心理疏導得到了臨床工作者高度關注,但常規心理護理缺少針對性與有效性,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經對照分析,證實了中醫情志護理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了92例急診患者,其中男52例,女40例,最小21歲、最大64歲,平均(45.3±3.5)歲;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32例、初中24例、高中與中專14例、大學及以上22例。疾病類型:急性胃出血14例、急性腸炎15例、急性心力衰竭18例、急性腹痛13例、急性腦出血22例、急性腎衰竭10例。隨分分組,常規組與中醫組,各46例,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比較,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入院后,給予急救與常規護理,包括病情評估、保持呼吸道通暢、常規宣教等,同時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況,及時溝通,盡可能地消除其不良情緒,使其了解遵醫囑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利用成功病例,提高其治愈信心,保證了配合度與依從性。
1.2.2 中醫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行中醫情志護理,措施如下:(1)易怒情緒,急診患者因起病迅猛、病情危重,致使其短時間內難以接受,常表現為暴怒。中醫學認為,惱怒傷肝,而肝氣郁結、氣滯血瘀,則會加重病情,影響轉歸,而喜悅情緒,不僅可調節氣機,還可恢復臟腑功能、減輕身心疼痛,從而利于阻止病情進展。因此,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及時的交流,為其提供健康指導,并給予鼓勵與支持,通過宣教,使其明確不良情緒對病情的危害,盡可能保持平和與穩定的心態。(2)擔憂情緒,患者受疾病、治療、經濟條件等影響,常會表現出悲觀、憂慮等,而過度擔憂會使機體內肺氣聚集,影響氣體交換,隨之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護理人員要利用多樣化的宣教方式,使其了解疾病有關知識,包括發病機制、治療手段、預后等,通過閑談,開導患者,增強其治愈信心,消除其顧慮,安定其心神,并密切關注患者身心狀況變化,防止不良事件發生。(3)焦慮與抑郁情緒,急診患者常伴有復雜的情緒,包括緊張、恐懼、焦慮與抑郁等,臨床表現以沉默寡言、氣機不暢、消化不良、頭暈目眩、心悸怔忡等為主,護理人員應加強釋疑、靜神護理,穩定患者波動的情緒,使其主動克服不良情緒,聯合運用情節調理法、語言開導法、注意力轉移法及暗示法等,從而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狀態。
1.3 觀察指標
觀察SAS、SDS評分,平均住院時間,護理滿意率、診治依從率、心理障礙發生率等。
1.4 效果判定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焦慮自評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50分為輕度,≥60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2]。
1.5 統計學處理
2.1 SAS、SDS評分,平均住院時間
中醫組的SAS、SDS評分,平均住院時間均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中醫組和常規組SAS、SDS評分,平均住院時間對比(±s)

表1 中醫組和常規組SAS、SDS評分,平均住院時間對比(±s)
注:與常規組相比,*P<0.05。
2.2 護理滿意率、診治依從率、心理障礙發生率
中醫組的護理滿意率、診治依從率、心理障礙發生率均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中醫組和常規組護理滿意率、診治依從率、心理障礙發生率對比[n(%)]
經調查發現,急診患者均伴有焦躁、暴怒、憂慮及抑郁等情緒,負面心理使患者處于高度應激狀態,增強了其交感神經興奮性,影響了其各項體征的穩定,同時降低了其依從性,制約了救治與護理工作有序與高效開展。
本文以9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結果為中醫組的心理障礙評分及平均住院時間均低于常規組,其護理滿意率及診治依從率均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與國內學者報道一致。
中醫學[3]認為人作為有機整體,其情志過激可能造成氣機紊亂,陰陽失調等問題。人的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均影響著疾病發生與發展,關系著患者預后。因此,本研究采用了中醫情志護理,結合患者心理狀態,消除了其不良情緒,提高了其配合度。
綜上所述,中醫情志護理應用于急診患者,保證了心理護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利于其早日康復,值得推廣。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中醫院急診科)
[1]鄧小春,何燕.中醫情志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及價值[J].河北中醫,2016,12(04):624-626.
[2]陳緒瓊,陳秋萍.中醫情志護理對急診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7(05):155-156.
[3]賴碧瑩,梁雅玲.中醫情志護理應用在急診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應用價值[N].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0(02):15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