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麗 鄧艷 王志瓊
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塞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周玲麗 鄧艷 王志瓊
目的: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塞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將72例急性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選取的患者均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36例患者。B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A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結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對比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分析兩種護理方案的差異。結果: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比較,得出的數據無顯著差異(P>0.05),在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有了顯著的改善,且A組患者的評分明顯低于B組,二者之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結合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態的面對病情,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提升護理的效果,具有較高的醫學價值,可以在臨床推廣應用。
心理護理干預;急性腦梗塞;心理狀態
急性腦梗塞的護理工作一直是臨床研究中的重點內容,急性腦梗塞起病較為突然,常于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1】。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的護理,出現急性腦梗塞的患者大多會表現出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出現昏迷不醒的情況【2】,要及時將患者的頭部放平并進行治療。從護理的角度分析,急性腦梗塞患者除了要接受基本的護理外,還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讓患者能夠改變心態,積極治療。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2例急性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對比實驗來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塞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此次實驗探究將72例急性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選取的患者均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36例患者。A組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最小的52歲,年齡最大的68歲,平均年齡(61±2.6)歲。B組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齡最小的53歲,年齡最大的70歲,平均年齡(62±2.9)歲。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實驗分析。本次實驗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護理方法
B組:給予常規護理。在患者送院時,及時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等,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在后期的護理中,為患者準備每日必須的的藥物等等,并持病房的干凈衛生,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A組:A組在B組基礎上結合使用心理護理干預。首先: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的了解,分析患者患病的原因并安排好相關的心理護理方案;隨后,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護理。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護理人員要多陪伴患者,并適當讓患者放松心情,盡量與患者進行互動,讓患者能夠將注意力從病痛上轉移到其他方面。在開展心理護理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對患者的重視,讓患者意識到生命的價值,以人文關懷、人文精神的融入,讓患者從精神認知和心理護理中感受到關懷。并鼓勵患者分析自身的狀況,了解患者的認知,若患者表現出明顯的消極情緒,及時對其進行引導,多陪伴患者,減少患者的孤獨感。在技術方面,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基本的急救護理措施,比如幫助患者吸入氧氣等,若患者出現了突然昏迷的情況,要迅速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通暢,并為患者建立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一定要保證病房的舒適整潔,日常重要減少噪音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建立一個安靜的修養環境。
1.3 觀察指標
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3】和抑郁自評量表SDS【4】來對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分別取各組的平均值來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各項觀察內容均以數據的形式來進行統計,然后對應使用(%)來表示計數資料資料,使用(±s)來表示計量資料。統計完成后,將其輸入SPSS20.0軟件中去,再分別對兩組的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對計量資料則進行T值檢驗,分析對比的結果。若P>0.05,無統計學意義;若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比較,得出的數據無顯著差異(P>0.05),在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有了顯著的改善,且A組患者的評分明顯低于B組,二者之間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
隨著經濟科技發展,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人們對于護理工作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急性腦梗塞等突發性疾病的護理,需要有更加有效的護理干預來提升治療的效果【5】。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心態能夠幫助患者更加積極配合治療。有效的護理干預還能夠降低患者出現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腦血管病后抑郁癥、褥瘡等并發癥的幾率。在本次研究中,將72例急性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對比實驗來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塞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根據實驗觀察的結果,結合使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有了顯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到了很好的調理。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結合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態的面對病情,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提升護理的效果,具有較高的醫學價值,可以在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成都市新津縣人民醫院外二科)
[1]陳慧.急性腦梗塞患者心理狀況調查及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3,27(06):126-127.
[2]薛衛紅.心理護理干預對40例急性腦梗塞病人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7):3865-3865.
[3]李明,徐曉峰,孫敬華等.個性化整體護理輔助急性腦梗塞溶栓治療的護理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4,09(10):217-218.
[4]尚玉鳳.心理干預對急性腦梗塞患者抑郁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4,13(z2):134-134,135.
[5]葉慶.心理干預對急性腦梗塞患者抑郁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06):8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