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娜 王珍香
對老年肺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王利娜 王珍香
目的:探討分析對老年肺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簡單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對照組42例。對照組老年肺炎患者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老年肺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進行干預。護理后,對比2組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分壓Pa02值以及護理滿意度。 結果:觀察組老年肺炎患者在護理后患者心率、呼吸頻率、Pa02值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7.62%,明顯高于對照組(80.95%),P<0.05。結論:對于老年肺炎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顯著,可推廣使用。
綜合護理;老年肺炎;常規護理
在臨床研究中,老年肺炎屬于呼吸系統中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主要指由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導致的終末氣道、肺泡腔和肺間質導致的炎癥[1]。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衰弱,對疾病的抵抗力不斷下降,使老年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且治療困難,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次研究中,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部分老年肺炎患者使用了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可觀,具體報道見下。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肺炎患者(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作為研究對象,將其簡單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對照組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肺炎醫學診斷標準,且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納入觀察。
在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2、20例;年齡在61歲~81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為(70.26±5.45)歲;基礎疾病類型:糖尿病10例,冠心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11例。
在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23、19例;年齡在60歲~81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為(70.11±5.21)歲;基礎疾病類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12例。
兩組老年肺炎患者的基線資料當中的性別對比、年齡對比、基礎疾病類型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案,首先對患者實施細菌培養以及藥敏試驗,根據試驗的結果以及患者的具體病情,給予患者合適的抗生素治療。同時給予患者吸氧、止咳化痰以及營養支持,對其機體的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等癥狀進行糾正。適當情況下可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期間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其中護理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重癥、飲食護理等方面的護理對策。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老年肺炎患者護理前后心率、呼吸頻率、Pa02值的變化情況,并且記錄分析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患者度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三種情況,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0.0軟件核對兩組老年肺炎患者護理后的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患者護理前后心率、呼吸頻率、Pa02數據,并用t值檢驗,用“%”表示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數據,并用卡方值檢驗。若兩組患者的各指標數據存在差異,則用P<0.05表示。
護理后,兩組老年肺炎患者護理前后心率、呼吸頻率、Pa02值存在顯著差異,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率、呼吸頻率、Pa02值
對比兩組老年肺炎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發現,觀察組老年肺炎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97.62%,對照組老年肺炎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為80.9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對比老年肺炎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
臨床上,肺炎的誘發因素主要有病毒、真菌、寄生蟲以及細菌等,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衰弱[2],是該病的主要發作群體,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具有嚴重的影響。
研究發現,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相應的護理措施至關重要。常規護理是常用的護理方式,但護理方式單一[3],護理人員僅遵醫囑工作,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本次研究中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良好。
(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講解肺炎的相關知識以及護理措施,語言應淺顯易懂,態度應保持親切、友善,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同時可通過發放健康手冊、多媒體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4],使患者對肺炎知識的認知加深,積極配合治療。可組織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鼓勵患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心理護理:臨床中,大多數老年肺炎患者均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始疾病,長期受病痛的折磨影響,患者易出現抑郁、消極、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與其進行溝通、交流,態度應時刻保持親切、和藹,使患者感覺到關心和關注,有效地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5],緩解或者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
(3)重癥、飲食護理:對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全程進行看護,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出現突發狀況及時通知相關醫生。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食高纖維、高蛋白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告知其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觀察組老年肺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后,其心率、呼吸頻率、Pa02值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老年肺炎患者使用綜合護理后,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以及Pa02值,臨床效果可觀;且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97.62%,明顯高于對照組(80.95%),P<0.05。由此結果可知,觀察組使用綜合護理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
總而言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老年肺炎患者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后,可有效促進老年患者的恢復,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市解放軍一六九醫院干部病房)
[1]魏玉珊.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老年骨折術后患者墜積性肺炎中的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11):163-164.
[2]許久平.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9):246-247.
[3]楊帆.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5):715-717.
[4]馬明明.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7(4):505-506.
[5]龐淑琴.老年肺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探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