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燦貞 張海靜
臨床用藥安全的影響因素與風險防范
●董燦貞 張海靜
目的:對特殊人群的用藥安全影響因素以及藥師干預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的特殊人群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平均分成干預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分析住院期間可能所需藥物的藥品說明書,登記其注意事項中對特殊人群用藥的標注說明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并分析,分析影響特殊人群用藥安全的主要因素。干預組給予藥劑師干預用藥,對照組未采取任何干預措施,比較兩組住院時間、住院總醫藥費、抗菌藥物費用。結果: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抗菌藥物費用明顯降低,患者住院費用明顯減少(P<0.05)。結論:特殊人群用藥的安全影響因素較多,采用臨床藥師系統干預能明顯提高特殊人群用藥安全水平,值得臨床推廣。
特殊人群;用藥安全;藥師
用藥安全日益受到重視,藥師的主要職責是保障臨床藥品供應,要重視提供藥學技術服務,提升藥物治療水平,從而提高醫療質量。本研究為探討特殊人群的用藥安全影響因素以及藥師干預作用 ,對近年來醫院特殊人群常規藥品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旨在為特殊人群合理用藥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調查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特殊人群常用的185種藥品,包括口服藥品、外用藥品、中成藥物、化學藥物;按藥物劑型分類,有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等。并選取就診并住院的特殊人群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老年人,所有入組患者征得患者本人或其監護人知情同意,同時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對各類藥品說明書進行分析,并對兒童、老年患者以及孕婦開展問卷調查,分析其對用藥安全認識及對其用藥安全的相關影響因素。其主要內容包括對藥品說明書的了解、用量是否恰當、是否遵醫囑等。
(2)干預組接受藥師干預,主要包括藥物配伍、適應癥合理性、劑量的高低、用藥方法的正確與否、不良反應、依從性、給藥時辰、給藥間隔以及藥物濫用;對照組則無相關干預。干預至出院結束后,分別觀察兩組住院時間、抗菌藥物費用、不良反應數和服藥過程有無感覺不適,評價藥師干預效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多因素相關分析采用Logistic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 觀察指標
分析得出特殊人群對用藥安全認識及對其用藥安全的相關影響因素,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抗菌藥物費用等情況。
2.1 一般資料和藥品說明書調查情況
兩組都有 40 例患者(男/女:22/18 和 21/19),平均年齡、文化程度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2 185種藥品說明書分析
如表1所示,所有藥品中對孕期婦女的禁忌最多,藥品用法3類人群差不多,在服用劑量上兒童和老年患者需要改變的比較多,各個人群在服藥時都有注意事項。

表1 藥品說明書調查情況
2.3 受試患者問卷情況
經問卷調查分析后發現用藥正確情況和監護人態度、對藥品說明書的認識、醫囑執行情況三個因素密切相關。此外,可以發現社會普遍人群用藥安全意識相對薄弱,需要正確的用藥指導。
2.4 藥師干預作用評價
干預作用情況如表 2所示,與對照組比較,干預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不良反應發生數明顯下降,抗菌藥物費用得到降低,感覺不適人數也有所降低(P<0.05或P<0.01)。

表2 藥師干預作用評價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資料表明,很多患者死于用藥不當,這表明目前用藥安全是全球性的共同難題,尤其是對特殊人群而言,用藥安全問題更需引起重視。根據本研究的數據顯示 , 常用的臨床藥物對于特殊人群用藥的注意事項標注較少,特殊人群對用藥安全的認識及相關用藥安全的影響因素了解較少。特殊人群監護人態度、家庭因素、患者文化水平等影響藥品說明書的認識、醫囑執行情況以及用藥安全。對患者用藥中的監護,臨床藥師應協助臨床解決用藥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如藥物配伍、適應癥合理性、劑量的高低、用藥方法的正確與否、不良反應、依從性、給藥時辰、給藥間隔以及藥物濫用等,他們在保證患者臨床用藥安全性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各類醫師無法替代的作用。研究通過藥師干預后發現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不良反應數明顯下降,抗菌藥物費用得到降低,感覺不適人數有所降低。
(作者單位:兗州中醫院)
[1]梁赤波,鐘署娥,王芝桃.東莞市某鎮居民家庭安全用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3,03:28-31.
[2]岳高杰.住院患者參與靜脈輸液用藥安全的現況調查[D].鄭州大學,2014.
[3]馬慶,歐陽海燕,司淼.特殊人群用藥安全影響因素及藥師的干預作用研究[J].中國藥業,2015,0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