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曉芳 席紅琳 羅偉 詹玲
非雙原核胚胎利用價值的探討
●易曉芳 席紅琳 羅偉 詹玲
目的:分析來源非雙原核胚胎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利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接受常規體外授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2698個新鮮周期,比較來源雙原核胚胎(2PN-E)與無原核胚胎(0PN-E)及單元核胚胎(1PN-E)的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妊娠率,并隨訪其妊娠結局。結果:1、2PN胚胎與0PN、1PN胚胎卵裂率為97.8%VS28.3%VS92.1%(p值<0.0001), 0PN胚胎卵裂率遠遠低于正常2PN胚胎及1PN胚胎;2、2PN胚胎與0PN、1PN胚胎卵裂胚胎的胚胎利用率為64.9%VS23.4%VS25.7%(p值<0.0001), 0PN、1PN胚胎利用率也低于正常2PN胚胎;3、新鮮移植2PN胚胎與0PN、1PN胚胎妊娠率為35. 7%VS13.6%VS 0%,(p值<0.05), 0PN胚胎妊娠率低于正常2PN胚胎,但具有一定的妊娠率,而且移植周期中部分包含0PN胚胎患者移植妊娠率妊娠率為37.9%,比正常純2PN胚胎移植患者稍高(p值>0.05),無統計學差異性;1PN胚胎妊娠率為0,而且移植周期中部分包含1PN胚胎患者移植妊娠率妊娠率為23.8%,比正常純2PN胚胎移植患者低(p值<0.05),有統計學差異性;4、其中3例純0PN-E移植妊娠患者均成功分娩健康嬰兒。結論:在 IVF-ET 治療周期中,對于 2PN-E 極少或無 2PN-E 的周期,0PN-E 可考慮進行胚胎移植,1PN胚胎相對利用價值低。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未見原核胚胎(0PN-E);妊娠率;胚胎發育潛能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術迄今已發展近40年,如今,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如何提高不孕不育癥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胚胎利用率,為其提供更多的妊娠機會,是輔助生殖技術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卵母細胞在授精 16-20h 后觀察有無2 個原核(pronucleus,PN ),是判定胚胎是否正常受精的重要依據,但有些周期中含有非雙原核胚胎,即未見原核來源的胚胎(0PN-E )及單元核胚胎(1PN-E),即授精16-20h未觀察到原核或單元核,但胚胎第二天發生分裂,有文獻報道[1],在IV F-ET 周期中,約有 30~ 40% 的卵子在鏡下觀察表現為未見原核,這部分胚胎能否用于移植、如何選擇尚存爭議。國外已有來源非雙原核的胚胎移植獲得妊娠的文獻報道[2],國內也有相關報道。本文通過比較來源2原核胚胎(2PN-E)組與0PN-E組、1PN-E組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妊娠率,以期評價非雙原核卵裂期胚胎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行 IVF周期患者2698例,其中新鮮周期移植全部為2PN-E 周期1921例,部分0PN-E周期65例,全部0PN-E周期22例,部分1PN-E周期42例,全部1PN-E周期5例。
1.2 方法
①控制性超促排卵及取卵
采用本生殖中心常規超促排卵方案,當主導卵泡中有以下情況之一時: 1 個直徑達 18 mm; 2 個直徑達 17 mm; 3 個直徑達 16 mm,肌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 )5 000~ 10 000U,36 h 后在陰道 B 超引導下行穿刺取卵術。
②精液處理、受精、卵裂及胚胎觀察
常規體外受精:患者丈夫于取卵當日手淫取出精子,密度梯度離心法+上游法處理后,調精子密度約至2-3萬條精子/卵。一般于取卵后2~5 h,常規方法體外受精,受精后 17~ 19 h 觀察受精情況。第 2 天或第 3 天觀察胚胎時記錄卵裂球的數目、有無碎片及形態是否對稱。
③移植胚胎的選擇
第三天胚胎評分標準為 :Ⅰ級 :卵裂球數 6~ 10 個,卵裂球等大均勻,碎片 <10% ;Ⅱ級 :卵裂球數 7~ 9 個,卵裂球等大均勻,碎片10%~ 25% ;Ⅲ級 :卵裂球大小不均勻,碎片 25%~ 50% ;Ⅳ級 :卵裂球大小均勻或不均勻,碎片>50% ;其中Ⅰ~Ⅲ級為可利用胚胎予以移植。
④臨床妊娠的確認
選擇胚胎進行宮腔內移植,移植 28-35d 后在 B 超下進行監測,見到孕囊者為臨床妊娠,移植后予以黃體酮或地屈孕酮支持黃體功能。
2.1 實驗室結果
常規IVF周期2698周期,獲卵總數24497枚,其中2PN為16000個,0PN為5285個,1PN為763個。2PN胚胎卵裂率為97.8%,胚胎利用率64.9%,0PN胚胎卵裂率為28.3%,胚胎利用率23.4%,1PN胚胎卵裂率為92.1%,胚胎利用率25.7%(表1)。
2.2 妊娠結局
新鮮周期移植全部為2PN-E 周期1921例,部分0PN-E周期65例,全部0PN-E周期22例,部分1PN-E周期42例,全部1PN-E周期5例。新鮮移植2PN胚胎與0PN、1PN胚胎妊娠率為35. 7%VS13.6%VS 0% (p值<0.05),移植胚胎部分包含0PN-E妊娠率46.2%,移植胚胎部分包含1PN-E妊娠率23.8%(表2),其中3例純0PN-E移植妊娠患者均成功分娩健康嬰兒(表3)。

表1 2PN胚胎與0PN胚胎卵裂率、胚胎利用率的比較

表2 2PN胚胎移植與0PN胚胎移植組妊娠結局的比較

表3 移植全部0PN胚胎妊娠患者結局隨訪
3.1 0PN-E 的可能形成機制及利用價值
一般情況下,0PN 的可能形成機制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未受精,2、已受精,但若原核形成延遲,原核在授精后20 h尚未出現或是由于原核提前融合而16小時早消失,則在原核觀察時間(授精后 16~ 20 h )觀察為0PN,3、沒有在合適的時間(授精后 16~ 20 h)去觀察胚胎。因此來源 0PN 的卵裂期胚胎在這些情況均可能出現:①未受精 :雖然未受精,但因為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導致卵母細胞孤雌激活,恢復并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發生卵裂從而形成胚胎[3];或者雙雌胚胎,表現為未見原核及單個極體(1PB),其形成機制可能是未分裂出來的第二極體參與到核遺傳物質的形成,Munne S 等通過 FISH和多態標志分析發現 4個 O PN l個極體(PB)胚胎中 2 個為二倍體雙雌胚胎[4]。②正常受精 :受精卵為正常受精,但由于原核消失早或觀察時間晚未觀察到原核,但有些正常受精胚胎存在非整倍體異常 :國內有文獻報道[5],采用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microarray-CG H )染色體分析對 4 個 0PN 胚胎進行檢測,均呈非整倍性變異。③各種異常受精 :如多精受精、精子染色體解聚異常、雌性原核形成異常等,由于原核消失早或觀察時間晚未觀察到原核。
從0PN-E 的可能形成機制中,可以看到部分0PN-E來源正常受精胚胎,理論上這類胚胎是可以利用的。本研究中0PN胚胎卵裂率為28.3%,胚胎利用率23.4%,全部0PN-E周期新鮮移植妊娠率13.6%,移植胚胎部分包含0PN-E妊娠率46.2%,說明全部或部分移植 0PN-E 不影響妊娠結局,而且,對于只有0PN-E的患者,可以提供妊娠機會。馬水英,陳子江等[6]研究了3938個IVF 周期中,2PN 來源胚胎的囊胚形成率與 0PN比較,無顯著差異(P>0. 05),2 種受精卵來源的優質囊胚在凍融周期的臨床妊娠率無顯著差異2PN,55. 6 %, OPN55. 1% (P>0. 05)。
全部移植 0PN-E 或部分移植 0PN-E 的周期中,均有健康嬰兒出生,充分說明 0PN-E 可以在宮腔內種植并且發育成健康胎兒。由此,在無2PN-E 或 2PN-E 極少的情況下,優質 0PN-E 可以作為備選胚胎進行移植。這一結論與國外報道的結論相一致[2][7][8]。
國內鄒林兵,戴志俊等人[9]研究了IVF-ET治療中,21個完全來源0PN的卵裂期胚胎新鮮移植周期,臨床妊娠6例(9胎),其中3例活產(3男2女),2例流產(3胎),1例異位妊娠.此外,李明 , 喬杰 等[10]研究了101 例新鮮移植完全來源于0PN 胚胎中, 99 例移植分裂期 胚 胎,臨床妊娠率為:9.09%(9/99),著床率:7.09%(9/127);妊娠結局:1例胎停育,2例繼續, 6個健康嬰兒出生。移植囊胚2 例,沒有妊娠。這些研究都表明在無其它可選胚胎的特殊情況下,0PN-E移植具有一定的移植價值。
3.2 1PN-E 的可能形成機制及利用價值
卵子的孤雌激活、雌原核或雄原核形成異常及融合、雌雄原核發育不同步是產生1PN-E的可能原因。在IVF中,卵子的成熟度并不相同,非成熟的卵子在與精子結合后,即使精子進入卵子,但是精子核不能發生解聚,形成不了雄原核,隨著卵子的體外繼續培養并成熟,卵子經過激活后已經發生了皮質反應,雌原核形成,卻不能形成雄原核,即孤雌激活,從而形成單元核胚胎,即1PN-E 。若 1PN-E是由觀察前發生了原核融合,那么這類胚胎經過卵裂后還是具有正常核型的,理論上是具有利用價值的。
3.3 非雙原核來源胚胎安全性
雖然研究結果表明0PN來源胚胎具有一定利用價值,但是畢竟從發生機制上來看,0PN-E可能來自孤雌激活或異常受精胚胎,若此類胚胎植入,將會導致嚴重后果。國外Soeda S等[11]研究發現,0PN來源胚胎中,18、X、Y 染色體核型異常率較高,且性染色體單體及三體的情況比較普遍若此類胎兒誕生,極有可能出現畸形等嚴重后果。
國內一些研究,如石潔 等[12]利用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t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術對未見到原核的 MII 卵發育來的胚胎和低形態評分的 2PN 胚胎進行性染色體及 18 號染色體非整倍體分析,結果前者染色體異常率為 47. 5%,后者染色體異常率為 48. 5%,二者胚胎染色體異常率相近,甚至0PN-E稍低于低形態評分的 2PN 胚胎。進一步證明在胚胎數少的情況下,相比低形態評分的2PN 胚胎,優質 0PN-E 可以作為備選移植胚胎。章師平,曹云霞等[13]通過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檢測體外受精周期中非二原核來源胚胎的性染色體倍性,移植周期中 0PN-E的單倍體率、二倍體率、多倍體率以及嵌合體率分別為7.1 4 %、5 3.5 7%、2 5%和 1 4.2 9%,1PN-E的單倍體率、二倍體率、多倍體率以及嵌合體率分別為 50%、40%、0和 10 %。也就是說,在非雙原核胚胎中,正常二倍體胚胎還是占多數,移植相對安全度上升。也有研究顯示[14]IVF-1PN來源的胚胎中50% 左右為二倍體,一半合子中有Y染色體。
針對孤雌激活胚胎,國內有針對小鼠進行研究[15],利用不同電脈沖參數和激活液對小鼠卵母細胞進行活化,結果發現電激活孤雌胚體外發育時序比正常胚胎慢,但囊胚細胞數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它們經胚胎移植后,其中的一部分能夠著床,但著床率僅為3.6% ,極顯著低于對照組(67%,P<0. 01),也就是說如果0PN-E來源于孤雌激活胚胎,則絕大部分會著床失敗。本研究中0PN-E胚胎具有一定妊娠率,并分娩正常胎兒,但1PN-E胚胎結局差,部分含1PN-E并不能提高妊娠率,純1PN-E移植組無一妊娠,提示1PN-E利用價值可能較低,但由于本研究中,純1PN-E移植組僅5人,例數少,無統計學差異。
對于非雙原核胚胎,經過體外囊胚培養,一旦形成囊胚,其正常核型的比例非常高[16],再結合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從中篩選出正常的胚胎進行移植,進一步從技術上提供安全保證。
綜上可見,在無 2PN-E 或 2PN-E 數極少的 IVF 周期中,移植優質0PN-E 在理論上是可行的,能夠增加IVF 周期的利用率,減輕患者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本中心已有患者全部移植 0PN-E 并分娩外觀正常嬰兒,說明在無 2PN-E 或 2PN-E 極少的情況下,0PN-E 可作為備選移植胚胎。雖然部分或全部移植 0PN-E 可獲正常妊娠,但其移植的倫理性、安全性仍需要深度探討,如何能從0PN-E中挑選出正常受精胚胎將值得進一步研究。針對1PN-E,由于本中心例數所限,結果提示妊娠結局差,需要更大數據進一步分析。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大學仁和醫院)
[1]韋多,張翠蓮,宋小兵,等 .IVF-ET 周期中 1PN 及 0PN 胚胎的非整倍體研究進展 [J].河南醫學研究,2013,21(3):375-377.
[2]RO Burney,Y Shu . Normal pregnancy resulting from a nonpronuclear oocyte at the time of examination for fertilization [J]. Clin Exp Obstet Gynecol ,2008,35(3):170-173.
[3] Feenan K ,Herbert M .Can abnormally fertilized zygotes give rise to viable embryos[J].H um Fertil ,2006,9(3):157-169.
[4] Munne.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orh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embryos[J].Reprod Biomed Online,2006,12(2):234-253.
[5]張守信,劉曉妍,孫成銘等.未見原核晚期卵裂胚胎染色體的微陣列 - 比較基因組雜交分析 [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3,9(6):764-767.
[6]馬水英,陳子江等.體外受精周期中不同原核數發育囊胚使用價值的探討[J]. 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23(6):452-454
[7]Manor D, et al. Undocumented embryos: Do not trash them , fish them[J]. Hum Reprod,1996,11:2502-2506
[8]Lixin D, et al. Aneuploidy analysis of non-pronuclear embryos from IVF with use of array CGH: a case report[J].Mol Histol, 2014,45:269-274.
[9] 鄒林兵,戴志俊等. 來源未見原核(0PN)卵裂期胚胎移植的臨床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5, 23( 6): 104-105.
[10] 李明,喬杰等. 101例IVF - ET新鮮周期移植未見原核來源胚胎臨床結局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13,14(5): 427-429.
[11]Soeda S, et al.Inactiv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s neither necessary nor sufficient for the onset of pronuclear formation in mouse oocytes [J].Genes Cells,2013,18:850-858.
[12]石潔,楊清秀,羅海寧等. 晚裂胚胎性染色體及18 號染色體非整倍體分析[J].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2,31(4):265 -7.
[13] 章師平,曹云霞等.體外受精周期中非二原核來源胚胎的性染色體分析[J].第七次全國婦科內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13,1(1):33.
[14]Yan J, Li Y, Feng HL, et al .Assessment of sex chromosomes of human embryos from monopronucleus zygotes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inr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cycles of Chinese women[J]. Gynecol Obstet Invest,2010,69:20-23.
[15]劉京威,李賀娟等.小鼠電激活孤雌胚胎早期體內外發育能力的比較[J]. 中國實驗動物學報, 2011,19(6):484-488
[16]趙杰,陳秀娟.非二原核胚胎形成的原因及其利用價值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6,17(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