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桐李明
微創口保膽取石治療膽結石32例的臨床效果分析
●羅亞桐1李明2
目的:探討微創口保膽取石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手術效果及生活質量影響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探尋一種最理想的膽結石治療方法。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間筆者單位收治的64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資料;按患者采取術式進行分組;微創組:32例,行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腹腔鏡組:32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觀察兩組手術情況及預后。結果:微創組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總發生率均明顯優于腹腔鏡組(P<0.05);但兩組術時、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觀察指標尚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微創口保膽取石術治療膽結石的優勢明顯高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式,在保留患者膽囊的基礎之上,微創口術式術中出血量更少,并發癥發生率也更低;故,微創口保膽取石治療結石更具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腹腔鏡;開腹;膽囊切除術;膽結石;臨床效果
膽結石屬外科常見、多發的膽道系統疾病;臨床多以膽囊切除術治療[1]。但患者膽囊一經切除,則會嚴重損傷其生理功能,且于術后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在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給其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本文就2014年6月~2016年7月間筆者單位收治的64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資料,對微創口保膽取石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手術效果及生活質量影響進行分析。
(1)資料。選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間筆者單位收治的64例膽結石患者為研究資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齡28~61歲,平均年齡(48.4±4.5)歲;且64例患者均符合手術適應證。按患者采取術式進行分組,微創組: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齡28~61歲,平均年齡(48.1±4.4)歲;腹腔鏡組:32例,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齡29~60歲,平均年齡(48.5±4.6)歲。組間資料經統計學分析(P>0.05),具可比性。
(2)納入標準。排除傳染病、免疫缺陷、癌癥等患者;無右上腹手術史;不伴肝內、外膽管結石;結石直徑<1cm;不伴膽囊穿孔;心肺腎等重要臟器無嚴重器質性病變;不伴有腹膜炎;且凝血功能正常[2]。上述研究資料均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3)治療方法。①微創組。32例患者,術前均口服膽囊造影X線檢查及B超檢查,明確膽囊病變位置,行全麻或連續性硬膜外麻醉;行切口于右腹,長為2~3cm;通過切口進行膽囊探查,如大小、形態、有無萎縮等;于右肋處切口向兩端擴大2cm;待腹腔放氣完畢后,將膽囊底從切口處提至腹壁,并固定;用紗布有效保護膽囊附近組織結構后,于中間位置行1cm切口,放置纖維膽道鏡;膽道鏡下通過吸引器將結石取出;若患者結石體積較大時,可利用活檢鉗將其咬碎后再將其取出。取石完畢后,及時清理膽囊壁附著殘渣,通過膽道鏡觀察有無殘留結石;確認去殘留后,再取4-0可吸收線縫合切口后,將其放入腹腔并充氣;若無異常,關閉腹腔。②腹腔鏡組。腹腔鏡組:32例患者,均予以常規氣管插管全麻,取仰臥位,常規消毒。①取臍部上切口(10mm),氣腹針穿刺、建立氣腹(壓力維持12mmHg);置入10mmTrocar行腹腔內探查;觀察膽囊及周圍臟器,辨析各組織結構關系。②若腹腔有粘連,須先分享粘連;若為高張力膽囊,須先進行減壓處理。③對膽囊三角區進行解剖,明確膽囊與肝外膽管結合結構關系。④將膽囊頸、膽囊管、膽囊動脈緩解予以分享;利用鈦夾鉗夾閉膽囊管、動脈后,采取順、逆結合法將膽囊切除。⑤創面止血,結合手術實際情況放置引流管。
(5)統計學。文中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軟件,計量數據()為t檢驗;計數數據為X2檢驗;若P<0.05,具統計學意義。
微創組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總發生率均明顯優于腹腔鏡組(P<0.05);但兩組術時、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觀察指標尚無明顯差異(P> 0.05);見表1、2。

表1 手術各項指標比較分析

表2 術后并發癥比較分析
膽結石屬外科常見、多發的膽道系統疾病;臨床多以膽囊切除術治療。但患者膽囊一經切除,則會嚴重損傷其生理功能,且于術后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在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會給其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隨著腹腔鏡技術發展的不斷完善、操作醫生的技術不斷成熟,該手術方式也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膽囊切除。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則是新幾年逐漸被臨床應用的膽囊結石治療術;且與腹腔鏡術式一樣,也具痛苦小、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3-4]。
本研究結果提示:微創組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總發生率均明顯優于腹腔鏡組(P<0.05);但兩組術時、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觀察指標尚無明顯差異(P>0.05);這也說明,微創保膽取治療膽結石,其手術用時、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觀察指標均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近,但術時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則明顯優于腹腔鏡組。筆者認為,行微創口保膽取石術適應證以具備以下幾方面:一是患者膽囊功能較好;二是膽囊未發生萎縮;三是結石數較少、直徑較小(直徑<1cm);且膽囊壁小于3mm;膽囊黏膜較光滑者。
綜上所述,微創口保膽取石術治療膽結石的優勢明顯高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式,在保留患者膽囊的基礎之上,微創口術式術中出血量更少,并發癥發生率也更低;故,微創口保膽取石治療結石更具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作者單位 :1湖南師范大學醫學院;2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1]葛長青,李全福,劉建輝.腹腔鏡輔助膽道鏡保膽取石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2):199-202.
[2]趙芝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20(01):102-103
[3]閉朝寬,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的療效對比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3,35(04):473
[4]顏偉筆,徐小豐,周龍飛.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52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14(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