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肺康復護理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分析
●何艷
目的:探討肺康復護理對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收集近幾年我院COPD穩定期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常規COPD護理相同,研究組采取肺康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及肺功能情況。結果:(1)護理前兩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FEV1、FEV1/FV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FEV1、FEV1/FV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肺康復護理可以改善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肺康復護理;COPD;肺功能;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特點是氣道的慢性炎癥及逐漸加重的氣道阻塞,病情發展到后期會累積全身其他臟器,如肺心病、心衰等,嚴重造成喪失勞動能力[1]。保護COPD肺功能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大部分COPD患者屬于老年患者,對基本認識程度差,有學者提出通過肺康復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減少COPD急性期的發展頻率[2]。本文擬收集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COPD穩定期患者,分析肺康復護理的價值。
1.1 病例選擇
收集近幾年我院COPD穩定期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常規COPD護理相同,研究組采取肺康復護理。研究組和對照組平均年齡、性別分別為(54.2±12.8歲、男性44例,女性56例)、(55.1±11.9歲、男性45例、女性55例),兩組性別,年齡無差異。
1.2 肺康復護理
(1)健康教育研究組入院后,由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及家屬安裝本科室設計的COPD肺康復APP組手,COPD肺康復APP組手入院流程、住院指導及注意事項、注意提醒(重要時間節點提醒、易遺忘的重要事件提醒、會產生嚴重后果的提醒、普遍癥狀提醒等)、健康貼士、出院前準備及出院流程、康復指導、問答隨訪等。
(2)營養COPD患者臥床時間久,活動量小,時間久易造成呼吸肌萎縮,膈肌力量變小,耐力下降。造成肺部二氧化碳潴留,消化道粘膜水腫。護士與營養師患者共同制定營養方案,科學膳食[2]。有學者建議COPD體質量和每日活動強度,計算不同熱量需求。食物組成中蛋白質15%~20%,脂肪20%~25%,碳水化物50%~60%。
(3)氧療氧療可以擴張萎陷的肺泡,使肺泡氧氣交換能力提高,增加重要組織的氧氣供應,降低肺動脈高壓。護士要告知患者入院后加強鼻導管吸氧,每天堅持4~6小時,對于吸氧存在錯誤認識的患者,護士要分析患者吸氧依從性差的原因,是否是經濟原因或存在觀念誤區,一一進行勸導。吸氧的參數一般控制在氧流量1-2L/min。
(4)呼吸肌鍛煉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緩慢呼吸等。
(5)排痰技巧COPD患者痰液粘稠,水分攝入不足,痰液不易咳出。護士向患者傳授排痰技巧,站位前傾,用力按壓腹部,深吸氣后張口呈爆發式連咳,再緩慢深吸氣,重復以上動作。
(6)環境護理患者在住院期間院期間,抵抗力低,而且病房患者病種多,造成空氣質量下降,患者接觸的病原菌增多,病房空氣細菌濃度增高,容易發生交叉感染,還有學者指出目前醫院病房基本都是多人間,2人或3人間,增加病原菌交叉感染的危險性。護士在護理中要定期為房間進行通風、消毒、每日鼓勵患者外出活動,增強抵抗力。安排日照充足、安靜、遠離樓梯的病房,有條件時可以選擇單人病房,給患者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病房中使用空氣加濕器,保持患兒喉嚨濕潤。
(7)體位護理采取半臥位、坐位等,頭頸肩在同一平面上。對于年齡大,基礎疾病差的患者,要不斷更換患者體位,主動被動按摩患者腹部,對于胃脹氣患者可以采取口服胃腸動力藥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及肺功能
1.4 統計學
采用SPSS19軟件,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護理前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護理前兩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
(2)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比較兩組護理前FEV1、FEV1/FV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FEV1、FEV1/FV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我們本次研究中對研究組采取肺康復護理,護士通過健康教育、營養、氧療、呼吸肌鍛煉、排痰技巧、環境、體位護理出發,幫助患者從多方面提高肺功能,從而改善患者的舒適度,對改善病情有重要的意義[3-5]。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護理后兩組SF-36生活質量評分及肺功能比較有差異。因此我們認為肺康復護理可以改善COPD穩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作者單位:四川廣安市武勝縣人民醫院)
[1]劉繼紅,閻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療依從性影響因素及護理現狀[J].現代臨床護理,2010,9(2):64-65.
[2]韋海燕,王衛紅,唐蘭蔓.肺康復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BODE指數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8):2025-2026.
[3]周甲東,趙芝煥,萬崇華,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質量、客觀指標及其關系的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0):3362-3364.
[4]林娜,王曉芬.呼吸訓練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082-1084
[5]王亞勤,鄭彩娥.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