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純玉
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助產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吳純玉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助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產婦4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觀察組給予人性化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產前、產后抑郁焦慮、新生兒喂養知識掌握情況和住院期間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在人性化護理下產前、產后焦慮抑郁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同時對于新生兒喂養知識掌握情況和住院期間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人性化護理應用于產婦護理,有利于緩解產婦產前、產后不良情緒,同時有利于提高產婦住院期間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
人性化護理;助產;臨床效果
隨著護理學的不斷發展,護理質量也在不斷地提高。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方式不斷的應用到臨床護理當中。人性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給予護理[1-2]。我院通過將人性化護理運用到產婦護理中,能夠明顯改善產婦產前、產后不良情緒,同時可以提高護理質量,贏得患者的滿意。選取我院收治的產婦400例,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產婦4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0例。年齡20~36歲,平均28歲;孕周37~41周;其中初產婦有200例,經產婦200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人性化護理,護理方法:患者入院后積極接待患者,介紹醫院相關環境和規章制度,消除患者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感。介紹分娩相關知識和如何配合助產護士完成生產的相關注意事項。住院期間密切觀察產婦心理情況,發現不良情緒及時給予護理干預。在產婦生產全程中,給予有效指導,幫助產婦減輕疼痛和順利完成生產。分娩后,給予健康教育,教會產婦如何進行產后康復和新生兒喂養知識,幫助產婦樹立信心。密切觀察病情,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及時通知醫生給予處理。在護理的過程中要做到態度溫和、熱情大方,及時解答產婦及家屬的疑問。
1.2.2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產前、產后抑郁焦慮、新生兒喂養知識掌握情況和住院期間的滿意度。
1.4 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產婦產前、產后均給予抑郁和焦慮評分采取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分值越低表明狀態越好,以SDS和SAS標準分≥50分表示為抑郁和焦慮陽性。同時在患者出院前給新生兒喂養知識掌握情況和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兩組產婦新生兒喂養知識掌握情況和滿意度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前、產后心理狀況評估
觀察組的心理狀況評估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心理狀況評估情況(±s)
2.2 兩組產婦新生兒喂養知識掌握情況
觀察組對于新生兒喂養知識情況的掌握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新生兒喂養知識掌握情況[n(%)]
2.3 兩組產婦住院期間滿意度調查情況
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住院期間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n(%)]
產婦是一種特殊的人群,雖然她們本身沒有什么疾病,但是她們卻需要更多的照顧。分娩對一個女性來講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孕育下一代傳承新的生命和希望。但是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理是十分復雜的。有著等待新生命到來的喜悅,同時也有著對分娩時疼痛的恐懼焦慮和初為人母擔心自己不能夠勝任母親的角色[3]。產前在各種不良的心理反應刺激下,都有可能導致產婦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影響兒茶酚胺與皮質醇的分泌,導致產婦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影響產婦分娩[4]。
人性化護理是將患者視為一個整體,根據患者的需求從各個方面給予個體化、全方位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5]。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患者,幫助患者減輕疾病的痛苦和恢復健康。同時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避免差錯和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本文通過將人性化護理運用到產婦的護理當中,發現觀察組產婦產前、產后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產婦對新生兒喂養知識的掌握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在助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作者單位: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
[1] 李瓊. 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中的療效觀察[J]. 中外醫療,2011,30(7):63-65.
[2]楊蕊瑚,朱錦容, 楊炎.人性化護理在分娩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2, 10(21): 469-470.
[3]高麗霞.產房助產士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01:380-381.
[4] 張玲玲,張桂榮,高德紅,等. 孕婦學校規范化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23 ( 8) :1105.
[5]曹玉香.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分娩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6): 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