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婷
脊柱側凸患者術后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及對策
●魏婷婷
目的:探討脊柱側凸患者術后護理風險事件及對策。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自2015年5月起開展護理風險防范活動,比較活動實施前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與護理滿意率。結果:實施后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實施前,護理滿意率高于實施前,差異顯著。結論:脊柱側凸患者術后經護理風險防范,提高了護理質量,滿足了患者護理需求,值得推廣。
脊柱側凸;護理風險事件;防范對策
脊柱側凸屬于臨床常見三維骨畸形疾病,多發于青少年,據統計,此疾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其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成長與生活[1]。目前,臨床主要以矯治、手術治療為主,但手術操作復雜、時間較長、出血較多、風險較高,因此,對臨床護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護理風險主要是指護理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事件,為了提高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應主動識別、評估、預防風險,以此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經對照分析顯示,護理風險防范,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了112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50例,最小10歲、最大56歲,平均(27.3±2.6)歲。手術類型:脊柱側凸前路矯形手術37例、后路矯形手術56例、聯合矯形手術19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脊柱側凸診斷標準;②均符合手術指征;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均無嚴重器質性疾病。自2015年5月起采取護理風險防護,實施前后各56例,患者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2015年5月前,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用藥指導、康復訓練及出院指導等,而2015年后,開展了護理風險防范,具體內容如下:
1.2.1 神經血管系統并發癥
脊柱側凸患者術后常見神經損害,其主要是因引流不暢造成的,多見硬膜外血腫壓迫、脊髓挫傷、肌力下降、截癱等。護理人員經主動參與培訓、學習與交流后,樹立了護理風險意識,實踐中結合醫囑,術前給予了促紅細胞生成素,術后固定引流管,并關注引流液顏色、性質與數量以及切口滲血情況等。如果出現滲血或引流量少等問題,則檢查引流管,確保其通暢。待患者清醒后,詢問其雙下肢感覺,觀察其運動、大小便情況等,通常情況下,24h內,測評間隔時間1h,此后逐漸延長至4h與8h,一旦患者出現感覺減退或活動障礙,則及時告知醫師,以便于有效處理。
1.2.2 胃腸道并發癥
患者受胸腰段彎曲、手術牽拉、全麻等因素影響,極易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反應。為了降低胃腸道反應發生幾率,術后應取頭低足高位,護理時,利用負壓吸引裝置,及時清除嘔吐物,同時指導患者頭偏向一側,行深呼吸,結合醫囑服用止吐藥物,并且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待臨床癥狀好轉、胃腸蠕動恢復后,再進食。
1.2.3 肺部并發癥
患者因手術疼痛、氣管壓迫、氣管插管刺激等,隨之引起了肺部感染,常見的有肺不張、肺部感染等。圍手術期,護理人員結合患者年齡、病情等信息,評估肺部并發癥發生幾率,術前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如:散步、慢跑等,并指導其深呼吸、有效咳嗽與排痰,術后行霧化吸入,部分患者因畏懼疼痛,而排斥咳嗽,護理人員應幫助與鼓勵患者咳嗽,并加強鍛煉、注重體位引流。
1.2.4 其他并發癥
患者因手術牽拉、皮膚受壓與缺血,導致皮膚受損,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壞死,護理人員通過定時巡視,指導患者軸線翻身,翻身時,注重背部傷口,并將蕎麥皮枕頭防止在凹側。
患者跌倒主要是因矯形失衡造成的,護理人員通過及時的宣教,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術后注意事項,叮囑患者在床邊活動,首次站立應控制在5min內,此后逐漸延長站立時間及行走距離。
1.3 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與護理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以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與(%)表示,組間用÷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后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實施前,護理滿意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護理風險防范活動實施前后護理效果比較[n(%)]
脊柱側凸作為臨床常見與多發疾病,高危群體為青少年,如果未能給予及時治療,則會造成呼吸、神經功能障礙,嚴重者也會出現截癱。臨床上經矯治保守治療,效果欠佳,患者常需手術治療,但因操作繁瑣、創傷較大、出血量較多,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2]。術后護理風險事件不僅影響著患者康復,也激化了醫護患矛盾,為了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護理風險防范后,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施后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與護理滿意率均優于實施前,差異顯著,此結果表明,脊柱側凸患者術后護理中應用風險防范措施,避免了術后并發癥的出現,滿足了患者護理需求,構建了和諧的醫護患關系,值得推廣。
國內學者[3]以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圍手術期間分析、評估了護理風險,并制定了相應的防范方案,其結果為,與常規護理組相比,風險防范組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均相對較高,同時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差異顯著,與本研究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脊柱側凸患者術后經護理風險防范,保證了治療與護理效果,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作者單位:綿陽市中心醫院脊柱科)
[1]徐莉杰,張義玲,海涌.脊柱側凸患者術后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及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2,15(06):539-541.
[2]戴燕平.脊柱側凸患者術后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及對策[J].現代養生,2016,14(02):295.
[3]鐘春花,王晉賢,詹雪.脊柱側凸手冊在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2(05):58-59.